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腦癱應重視體軸核心肌群訓練


人體的核心肌群是指負責維持脊椎穩定的肌群。有學者將其分為整體性穩定肌群與局部性穩定肌群。①整體性穩定肌群:為較表層的肌群,維持脊椎大範圍的屈伸等活動,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前部、豎棘肌(由骶骨延伸至頭顱的一群肌肉,主要功能是伸張軀乾)、大腿及臀部肌群等。②局部性穩定肌群:為較深層的肌群,維持脊椎局部性的穩定,微調脊椎的姿勢。包括多裂肌(起自橫突,止於上二節椎骨棘突,穩定腰椎等)、腹橫肌(在腹橫肌中間有一條胸腰筋膜,當腹橫肌收縮時,透過拉緊胸腰筋膜,腹內壓上升,增加脊椎穩定)、腰大肌、腰方肌(位於脊椎的兩側連接髂骨,能在行走時將骨盆維持在正中位,避免不正常的骨盆傾斜)、腹內斜肌後部、橫突間肌(腰椎的橫突之間)、棘間肌(腰椎到第二頸椎的棘突之間)和迴旋肌(起自胸椎的橫突,止於上一節棘突)、橫隔及骨盆底肌(包含提肛肌與尾骨肌。收縮時,使鄰近的內臟筋膜和胸腰筋膜產生張力,提升腹內壓)等。

有學者對核心肌群的定義除脊椎外,還特彆強調還包括與骨盆、髖關節穩定相關的肌群;也有學者稱之為體軸肌群或體軸核心肌群,強調其穩定重心、協調各種活動的核心作用。

為了使小兒腦癱能夠達到姿勢較好地獨坐、獨站、獨走及其他協調運動,必須加強體軸核心肌群的訓練。

小兒腦癱的點穴按摩運動療法(蕾波法)非常重視自嬰兒期開始的體軸核心肌群訓練,主要方法有:

1 抱位或扶立腰背肌訓練

孩子糾正五個月後,可抱住孩子骨盆直立位面朝前,用玩具、語言引導孩子彎腰及抬起動作,訓練腰背等體軸肌群。能扶持站立的孩子,可扶髖進行彎腰及抬起運動。

2 立板立位矯正固定腰背肌訓練

8-9個月的孩子,站於立板,用綁帶固定骨盆與下肢,有尖足、足內翻、足外翻的用小楔形板矯正,有膝內弓、膝後弓的用小墊矯正,用玩具引導孩子彎腰取物-立起站直,反覆進行。

3 體軸扭轉牽拉

孩子騎跨於軟滾上,或側臥於充氣大球上,一手扶持肩部,另手扶持對側骨盆向脊柱方向牽拉

4 長坐彎腰牽拉操

對伸腿長坐不穩或長坐向後倒的腦癱孩子,可進行長坐彎腰牽拉操。患兒分腿伸直長坐,施者坐其後或跪其後,兩助手分別壓膝、扶持足背屈,施者按節拍彎腰逐次加大,助手扶持足背屈、分腿逐漸加大。每次4-6節,每節8-16拍,每節結束時彎腰保持10秒,然後休息5秒進行下一節。

5 體軸不穩或異常時用點穴等促其調整

按照發育規律孩子5-6個月訓練獨坐時,扶持孩子雙腿分開、前伸腿坐位,輕輕放開扶持,如孩子獨坐弓背較顯或不穩欲倒時,用拇、食指輕點壓雙腰部凹陷處的腰眼穴,促孩子挺直背或自己調整坐穩。反覆進行就可增強體軸核心肌群,較快學會獨坐。孩子坐穩後還可輕推孩子前倒及左右倒,引導坐位不平衡時的保護性反應。

孩子10-11個月訓練獨站時,扶持孩子髖部,兩拇指放在孩子臀部外上四分之一的環跳穴,其餘四指向前扶持,然後輕輕撒手,如果孩子不能站穩欲倒時,用拇指輕點壓環跳穴,激發孩子自動調整站穩,反覆多次體軸核心肌群就能加強,孩子較快學會獨站。

6 「搭橋 「燕飛」等其他體軸核心肌群訓練

2-3歲以上孩子還可進行仰臥弓背向上的「搭橋」,俯臥頭頸、四肢向上的「燕飛」及與脊柱、骨盆、髖關節相關肌群的其他訓練。

7 脊椎節段性按摩

對脊椎兩側肌群點壓按摩可增加脊椎小肌群肌力。沿脊柱兩側從骶部到頸部於椎間隙旁、椎體間點壓、叩擊等。

上述項目選擇、每日次數、每次時間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安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