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帶著“非主流”光伏故事,前“亞洲首富”李河君割向A股

注:本文僅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提到亞洲首富,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李嘉誠,而不是漢能薄膜發電(HK:00566)的李河君。

前者像太陽,他的光是熾熱的,長久的,持續的;而後者像流星,不過是稍瞬即逝的閃耀,其活動無規律,其方向亦不固定。

作為前亞洲首富,李河君曾把漢能拉扯到最高3800億港元市值,在港股著實閃耀了一次。然後就是被做空,陷入長達三年的沉寂。現在李河君又要再次閃耀,港股的韭菜割不了,那咱乾脆私有化回A股。

問題來了:前亞洲首富的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生意,值得A股投資者高看一眼嗎?

前亞洲首富

李河君靠水電站起家,光旗下金安橋水電站就年收入20億元。這個“水上印鈔機”資產,按老巴十年期國債利率折現的思路,大抵能值四五百億。但水電畢竟是水電,爆發力還是太弱了,尤其是與光伏這種新能源革命物種相比。

從2009開始,李河君開始推銷薄膜太陽能電池計劃,終極目標做到1000萬千瓦,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龍頭。另外,秉持“由漢能沒霧霾”的理念,李河君著實有夢想有情懷。

漢能業務方面倒是沒那麽複雜:

漢能和地方,以及地方銀行或財務公司,成立項目公司,大興土木建設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生產基地;

2013年,2014年多了一項新業務,以建造太陽能電站或屋頂電站的形式,往外銷售生產出來的組件。

由於“TO G”業務做得好,漢能與十幾個地方,建立了號稱2000億元投資規模的合作關係。

2011-2014年,漢能收入分別為25.7億元,27.6億元,32.7億元,96.2億元,年複合增速55%;淨利潤分別為7.2億元,13.2億元,20.7億元,33.1億元,年複合增速66%。

故事講到這裡,差不多可以說市值了——來看看亞洲首富是怎麽煉成的:

2013年-2014年8月,漢能股價一直在1.3港元左右;

2014年8月-2015年1月17日,漢能股價從1.3港元衝到2.72港元。胡潤百富榜統計到這裡,發布了榜單表示“李河君以260億美元的財富,戰勝馬雲和王健林成為16年來第12位中國首富”;

2015年3月5日,成為中國首富一個月後,漢能股價最高衝到9.07港元(又漲了2.3倍),市值鋼彈3800億港元。持股80%左右的李河君,身價旋即超過當年320億美元的李嘉誠。

一日跌落神壇

不過可惜的是,股價雖然漲了,但高位發股份或者賣股套現的關鍵動作並沒有完成,漢能就停牌了。

原因是:漢能被辯證資本(Dialectic Capital)和伍德資本(Lakewood Capital)做空。在2015年“5.20”這個浪漫的日子,漢能單日股價暴跌47%。

而且你還別說,人家做空的理由很是充分:

從基本面考慮,漢能在全球太陽能面板行業上的地位以及目前的業績,與鋼彈400多億美元的市值不符,漢能的市值居然超過了整個太陽能面板製造行業的價值;

另外,漢能內部人士把公司股票用作無追索權貸款的抵押物,而現在多家銀行可能已經收回了這些作為抵押物的股份並急於套現。

停牌簡單,但複牌就難了,都三年多了還沒看到希望,到2019年還不能複牌就要被港交所強製摘牌了。也許是因為這樣,漢能一不做二不休,準備私有化回A股了。

漢能不是好生意

2018年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發布公告,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投資者發出私有化要約。價格不低於5港元/股,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完成548.7億港元規模的私有化,然後去A股上市。

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11月1日公告,確認了本次私有化。漢能要回A股碰碰運氣,最後就算真的上了,會有投資者買單嗎?

感覺很懸。之所以這麽說,是建立在光伏這一業態自身的發展規律之上的,我將之拆解為5點:

光伏是重資產行業,產能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應對海量競爭導致不斷下滑的產品價格),目前擴張的天花板還很高,2018光伏發電量823.9億度(kWh),佔總發電量32291億度的2.55%;

更低的成本能維持較高開工率(這是生產製造企業的生命線),獲得持續現金流入儲備;

現金能應付層出不窮的新技術,以改造生產線;更需要應對下遊產業政策(補貼)和經濟周期波動導致的需求波動,力保活下來(光伏行業的資金運用是一門藝術);

當然,想要活下來還需要借錢,因為自己產生的現金流是不足以應付擴張的,看看A股單晶龍頭隆基股份(SH:601012)的自由現金流就知道了;

想方設法搞到錢,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看到光伏成本下降到工業用電、乃至居民用電“平價上網”還有利可圖的一天,那才算熬出頭,也基本上是剩者為王了。

光伏行業的商業模式非常差,海量競爭,技術不斷革新,需要很多錢,產業政策,巨集觀影響,需求大幅波動。

再看漢能就更差了,因為技術路線的原因,都跟不上行業的節奏。你知道漢能處在哪個階段嗎?漢能處在第(1)階段,只有生產“沒有”銷售、或者說沒有應用的階段。

2018年上半年,漢能收入204.1億港元,其中:

建設合約收入194.4億港元,包含製造合約收入190.6億港元,下遊合約收入3.87億港元;

銷售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收入4.2億港元;

銷售屋頂太陽能系統5.2億港元;

銷售光伏應用產品0.22億港元;

銷售電力0.13億港元。

可以看到,93.4%的收入都來自上遊製造合約收入——也就是此前提到與地方及地方金融機構合作的“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生產基地”,收入結構歷來如此。銷售?還是算了吧,漢能的薄膜技術路線是業界非主流中的非主流。

根據美國聯合市場研究機構(AlliedMarketResearch)發布的《2017年—2023年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

全球光伏市場90%是晶矽路線(代表企業隆基股份,市值511億人民幣),再補一刀,晶矽2009年份額只有78%,規模越大製造成本越低越受歡迎;

薄膜路線中又分幾種:碲化鎘(CdTe)佔4%,代表企業第一太陽能(NASDAQ:FSLR),美股市值44億美元;CIGS(銅銦镓硒)佔3%;其他佔3%,主要是漢能的矽基薄膜。

薄膜路線容易死守概念,認為理論的光電轉化效率高,未來一定牛逼。最終都會被晶矽規模效應的現實,揍得娘都不認識。看看漢能,下遊銷售的分部收入是13.3億元,分部業績虧損10.3億元——換個說法是說就是:白給你23.6億元來買我13.3億元的產品。

整個光伏行業,陷在無盡版的重資產投入模式裡,還要跟補貼退坡這把“達摩克利斯”生死競速,稍不留神融資資金鏈就出問題,90%市值灰飛煙滅;而等到成本下降到平價上網,還能有不錯IRR(內部收益率)的那一天,才僅僅是值得考慮的時候。

一句話,急於回A的漢能不值得被“聚光燈”照耀。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阿爾法工場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