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脾胃濕熱致嘔吐, 黃連竹茹降燥濕

《症因脈治》卷二:「濕熱嘔吐之證,內熱煩躁,口臭身熱,面目黃腫,滿悶噁心,聞谷氣即嘔。」可以借黃連、除濕熱止煩嘔功效,除去濕熱止嘔吐。

有過嘔吐的人,對這種感覺的記憶都會很不舒服。今年夏天,老魏可謂「受老罪」了。因為忙孩子的婚事,在梅雨季節,因一次意外淋雨之後,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都在和噁心嘔吐作鬥爭。並且為此,孩子的婚禮還延期舉行了。

老魏去醫院時,已經瘦得一把骨頭了。醫師給他診斷,問他發病經過、癥狀之後,再看舌象和脈診,發現患者脈沉數,舌苔黃膩,舌質紅絳。最後確定為濕熱嘔吐。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病人,多是由於胃腸積熱,又復感濕熱之邪而致嘔吐。多有內熱、滿悶噁心等兼症。問過老魏的情況,是因為平素身體就是濕熱體質,好睏倦、好腹脹,大便不成形,有口氣等,再加上暑天又淋雨,又因孩子婚事辦事應酬多,多食辛辣燥熱之品,所以折騰了幾個月,人就病倒了。

這是很典型的脾胃虛弱、濕熱所致的嘔吐症。《症因脈治》卷二中說:「濕熱嘔吐之症,內熱煩躁,口臭身熱,面目黃腫,滿悶噁心,聞谷氣即嘔。」醫師建議他,如果想保健,想防治濕熱引起的嘔吐,可以服用「黃連茶」。

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用於濕熱內蘊、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等症。在《本草綱目》中講「黃連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濕,中病即當止」,這說明了黃連對於治療脾胃濕熱的重要意義。臨床中醫師應用黃連多採用它的治熱燥濕、瀉火解毒作用來防治多種疾病,如配黃芩、大黃等,能治濕熱內蘊之症。

對濕熱留戀腸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黃芩、葛根等以治瀉痢。此外,黃連還可用於胃火熾盛的中消症,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但黃連不宜多用,每次用量,最好控制在2~ 5克。

竹茹,性微寒,味甘,是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的重要藥材。臨床對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胃熱嘔吐等很有用。《千金要方》 中明確講了竹茹的清熱止嘔作用:「用於濕熱嘔吐,可與黃連、半夏、陳皮同用,於胃虛熱所致的嘔吐或噦逆,可與橘皮、黨參、甘草、生薑、大棗同用。所以在「黃連茶」中我們選擇竹茹和黃連配伍,可以共奏祛濕、祛熱之內外邪的作用,並且調理肝、脾、胃等,共同防治脾胃濕熱導致的嘔吐。

囉霸哥溫馨提示:

夏季防治脾胃濕熱,或是平常生活中,防治脾胃濕熱引導起的嘔吐,不妨試試這款「黃連茶」,不過,脾胃虛寒的人則不宜選用。因為這道茶飲中兩味葯都過於苦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胃虛嘔惡,脾虛泄瀉,五更腎瀉,均應慎服。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