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歲多的寶寶有地圖舌,該怎麼辦?

我是黃圓媛醫生,專註於兒童營養和兒童保健領域。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分享相關知識。 想要了解兒童呼吸道/過敏/腺樣體扁桃體肥大的專業資訊,關注我的頭條號:黃圓媛醫師育兒

地圖舌是一種常見淺表性良性舌部炎症, 它的主要表現為絲狀乳頭剝脫紅斑區伴周圍黃收據帶狀微凸邊緣, 為非特異性炎症病理表現, 多數患者無癥狀,通常情況下可自愈, 但是會經常複發, 一般不需藥物治療。但是這種疾病,它的病因尚且不明確, 兒童比較多發, 一般是與免疫因素、遺傳因素、過敏體質、精神壓力、內分泌因素以及缺鋅等有關。

有研究顯示兒童地圖舌的發生, 與食物不耐受性有關, 蛋和奶是重要和常見的食物不耐受源, 且二者常同時呈不耐受性。相對於IgE介導過敏性疾病, 食物不耐受由IgG介導, 多由平時常吃的食物引起, 通常呈隱匿、緩慢發生, 不易意識到其存在, 難以發現與某些癥狀的相關性、難以及時診斷和乾預。

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家長們去學習寫飲食日記,非常關鍵,對於孩子的類似這種情況發生的問題,我們通常都是根據孩子的飲食情況、大小便、日常生活作息等多方面進行觀察,才會最終確定孩子發病的根源,進而加以避免這種情況的再度發生。

因此, 通過有無地圖舌體征, 來推測食物不耐受性可能存在, 儘早進行食物不耐受特異性IgG抗體檢測, 根據食物不耐受特異性抗體檢測結果, 及早發現日常飲食中存在的不適宜食物, 給予忌食、輪替等法調整飲食, 從源頭上乾預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對其防治有指導意義。同時, 口腔舌黏膜與咽、食道、胃黏膜在結構及功能方面有相似性, 司外揣內, 舌黏膜改變也可視為其毗鄰黏膜改變的徵兆, 食物不耐受或許與消化系統黏膜病變及其相關癥狀有關;迴避攝取不耐受的食物, 或將有助於防止消化系統黏膜異常改變、改善消化系統的有關癥狀。

所以有時候會建議家長們有時間去做一個過敏原的檢測,或者是食物不耐受檢測,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傳統醫學對地圖舌的認識和臨床治療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 為脾之外候, 苔為胃氣所上。《傷寒論本旨·辨舌苔》:「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可見舌苔是胃氣盛衰的體現, 凡是可以損傷胃氣的因素皆可導致舌苔剝脫。大多醫家認為地圖舌與脾胃氣虛、脾胃陰虛、氣血不足、胃火熾盛、氣滯血瘀等相關。

小兒臟腑嬌嫩, 具有「肝常有餘, 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 小兒生長髮育迅速, 對水谷精微的要求較多, 但小兒胃氣相對不足, 飲食稍增則易影響脾胃運化。加之小兒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 內傷積滯易煎灼津液而為地圖舌。

飲食的偏嗜同樣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過食辛辣乾燥之品致胃火熾盛, 煎灼胃中津液, 耗傷胃陰, 胃氣不能熏蒸於上則出現地圖舌。

感受外邪或內傷積滯易損傷脾胃氣機, 或肝氣鬱結, 橫逆犯胃, 而致氣機阻滯, 氣為血之帥, 氣隨血行, 故氣滯日久, 導致瘀血痹阻於胃絡, 損傷胃絡, 耗傷胃陰。可見舌質淡或紫暗, 舌下有瘀點, 舌苔剝脫。情志不遂, 肝鬱日久化火, 耗傷陰血, 陰血虧虛, 陰液不能上承, 故見口燥咽乾, 舌紅少津, 舌苔剝落。

勞累日久可見心血不足, 心失所養, 脾氣虛弱, 運化失調, 統攝失常。氣血虧虛日久, 則津液不得輸布, 陰液虧耗, 可致舌質淡嫩, 舌苔漸少, 甚至脫落。先天稟賦不足, 或年老體衰, 而致腎精虧虛, 陰津虧虛, 虛火上浮, 則口燥咽乾, 舌質紅, 舌苔剝落。

辨證論治:

1. 健脾益氣, 補益脾氣

脾胃損傷引起脾氣虛弱, 氣不布津,胃中津液缺乏不能熏蒸於上。症見患者舌質紅, 舌苔剝脫片大小不等, 如地圖狀, 剝脫面發紅, 伴有不欲食、四肢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口渴喜冷飲、大便溏薄、動則氣喘自汗、脈濡, 治療宜健脾益氣、養陰生津。方選參苓白朮散合四君子東加減。藥用太子參、生黃芪、炒白朮、茯苓、白扁豆、生山藥等健脾益氣, 沙參、麥冬、五味子養陰益胃生津, 不欲食者加雞內金、焦三仙以消食和胃;自汗、盜汗嚴重者加龍骨、牡蠣以收澀斂汗。諸葯合用補脾氣而養胃陰, 胃中津液充足, 胃氣熏蒸於上, 舌苔自生。

2. 酸甘化陰, 濡養胃陰

熱傷胃津, 陰津匱乏, 引起胃陰不足, 故口燥咽乾, 舌體瘦, 舌紅少津, 舌苔剝落, 胃中嘈雜似飢, 飢不欲食, 腹中脹滿, 大便乾燥, 脈細數。根據葉天士提出的「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陰」的理論, 提出了酸甘養陰的治療方法。酸具有收斂、固澀和生津的作用, 可收斂肝陰;而甘能益脾胃滋陰的功效。故酸甘配伍, 一斂一潤, 則可兩濟其陰, 促進脾胃生化陰液, 即酸得甘助而生陰。以芍藥甘草東加減化裁。藥用烏梅、五味子、白芍等斂陰益胃生津, 沙參、麥冬、石斛、玉竹養陰潤燥, 益胃生津;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等甘味藥物, 補脾益氣生津液。伴有腹脹、不欲食者, 可加半夏、石菖蒲、枳實、厚樸、藿香、佩蘭等消痞散結, 化濕和胃, 諸葯合用, 滋胃陰而不滋膩, 酸甘合用, 酸不礙脾, 甘不助陽, 酸甘相合, 則陰液自生。胃中津液充足, 使胃氣得以恢復, 熏蒸於上, 舌苔得生。

3.清熱瀉火, 通降胃火

因飲食積滯或過食辛辣乾燥之品, 引起胃火熾盛。症見患者舌質紅, 舌苔呈不規則剝落, 形如地圖。口燥咽乾, 渴喜冷飲, 消谷善飢, 口臭不爽, 口舌生瘡, 小便黃, 大便乾燥, 脈數。治療宜清熱瀉火、健脾養陰。方用瀉心湯合益胃東加減, 藥用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天花粉、石斛、蘆根、玉竹清熱除煩, 沙參、麥冬滋生津液, 茯苓、澤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泄熱。胃痛劇烈者, 可加元胡、鬱金、川楝子以理氣止痛, 諸葯合用, 清熱瀉火通下, 健脾益胃生津。胃火得降, 津液得復, 則舌苔可生。

4.養陰柔肝, 滋養肝血

情志不遂, 肝鬱日久化火, 耗傷陰血, 肝血虧虛, 內生虛熱, 耗傷津液, 故口燥咽乾, 舌紅少津, 舌苔少, 甚至剝脫;陰血少則難以濡養肝絡, 可見脅肋隱痛, 悠悠不休, 勞累後加重, 脈弦細數。治宜養陰柔肝, 滋生津液, 方選一貫煎加減, 方中生地黃養血滋陰, 補益肝腎;川楝子疏肝理氣, 沙參、麥冬、當歸、枸杞益陰養血柔肝, 加入石斛、玉竹以養陰生津。諸葯合用, 使肝體得養, 肝氣條暢, 緩解脅痛;養血滋陰生津液, 津液充足, 則舌苔得生。

下面是我即將出版的新書《誰動了我的小鼻子》,在我的微博有最新的眾籌消息,希望能幫到家長們。

《誰動了我的小鼻子》書籍首頁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微博「黃圓媛醫師」並閱讀相關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