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胃炎更容易發展為胃潰瘍?發展成胃癌的機率大嗎?

在臨床上,慢性胃炎比胃潰瘍更為常見多發。它們的發病原因相同,如反覆長期膽汁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酗酒嗜煙、飲食不節、精神壓抑等,既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也是胃潰瘍的發病原因。

其臨床表現上也有相似之處,如均有上腹隱痛、腹脹等。在臨床診治過程中發現,大約有70%~80%的胃潰瘍病人,同時伴有慢性胃炎。

所以,從病因、臨床表現及診治過程中的發現看,慢性胃炎與胃潰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發展聯繫。深入的臨床研究認為,「在慢性胃炎的基礎上更容易發展為胃潰瘍」的觀點,已為人們所接受。

慢性胃炎時,胃粘膜的組織學變化為:粘膜水腫、出血、糜爛或萎縮,有的伴有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性改變。

此時,胃粘膜的屏障功能降低,如果胃酸、胃蛋白酶、幽門螺桿菌等再持續作用,胃粘膜就有可能發生破潰缺損而致潰瘍形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慢性胃炎也可視為胃潰瘍的發病原因之一。

自從纖維胃鏡及氣鋇雙重造影在我國推廣應用後,有技術條件對胃潰瘍的癌變率作深入的研究和統計。

我國胃潰瘍癌變專題組,經過對全國各地3441例良惡性胃潰瘍患者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癌變率為196%。

由於我國胃潰瘍為一常見多發病,即使是196%的癌變率,也是一個應引起注意的不小數目。胃潰瘍癌變的機理,並不是潰瘍本身癌變,而是因為潰瘍周圍的黏膜因炎症反覆刺激而慢慢發生癌變。

現在認為,胃潰瘍癌變是在胃潰瘍的基礎上,由於潰瘍反覆發作,炎症等因素長期反覆地刺激潰瘍邊緣的粘膜上皮,致使粘膜上皮多次被破壞和修復,黏膜細胞出現萎縮,腸上皮化生以及異型增生,逐漸發展而癌變。

筆者微信:hnlh2017,有問有答。本文圖片摘自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