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患者豈能漠不關「心」

原創: 王建華 中國社區醫師雜誌 今天

臨床實例

張司機是我的一位老病號。三年前,剛從廠裡辦了內退的他被查出有糖尿病,從那以後,每隔上十天半月,他都要去門診複查血糖、順便開點葯。

我曾多次跟他講,糖尿病不光是血糖高,往往合併其它代謝紊亂,並可導致心、腦、腎、眼、神經等全身性損害,建議他全面查查,每次他都以沒覺哪兒不舒服、經濟條件有限為由推脫了。

他曾對我講,從前自己身體很好,自從查出糖尿病以後,也很注意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每天早晨都堅持爬山,自我感覺良好。

一個多月前,他在一次上山途中突然發生休克,幸虧被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院方診斷為大面積急性心梗,經過積極搶救,才得以轉危為安。事後,張司機打電話問我,為什麼他發生急性心梗時沒有胸痛感覺,而且,在發病之前,也無任何心絞痛的先兆?

大家知道,單純血糖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種併發症。在2型糖尿病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當中,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當屬心血管併發症。

「中國心臟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大約四分之三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合併心血管疾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併發症。

以往,人們習慣於把糖尿病和冠心病作為兩個獨立的事件,如今這種觀點已經動搖。

目前認為,這兩種病皆與胰島素抵抗有關,是結在一根藤上的兩個苦果。糖尿病患者不光是血糖升高,往往還同時存在高血壓、脂代謝紊亂、高血黏度、高血凝狀態、高胰島素血症、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因而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大量醫學證據表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簡稱「糖心病」)具有發病早、進展快、病情重、預後差的特點,而且其臨床癥狀也往往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視或漏診。

那麼,糖尿病心臟病有哪些癥狀特點呢?

特點一:由臥到立,「壓差」驟變

許多糖尿病患者起床後,常常感覺一陣頭暈、眼花、心慌、出汗、眼前發黑,嚴重者甚至出現暈厥。

測血壓時發現:患者由臥位到站立時收縮壓下降大於20mmHg或舒張壓下降大於10mmHg,這種情況臨床稱之為「體位性低血壓」。

正常人在體位變化時,機體可通過提高血管緊張度和心排出量使血壓基本維持正常,但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高血糖使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經(特別是交感神經)發生病變,致使血管不能及時收縮,從而導致一過性血壓下降。

「體位性低血壓」是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特徵之一。

特點二:休息不(活)動,心率照快

正常人在運動時心率增快,休息時心率減慢。但有些糖尿病患者靜息狀態下心率也快,每分鐘心率多在90次以上,同時伴有心悸、心慌、胸悶、頭暈等癥狀,這是由於長期糖毒性導致迷走神經功能受損的緣故。

此外,還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表現為「固定心率」,即心率不隨著活動或休息而增快或減慢,這是由於患者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同時受罹,心臟完全失去了植物神經支配的緣故。

特點三:發生心梗,常無胸痛

普通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缺氧時,組織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刺激心臟的感覺神經,產生疼痛(即心絞痛)。

但糖尿病患者即便心臟發生了嚴重的缺血、缺氧,也往往沒有心絞痛癥狀,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等危重情況時仍毫無知覺,這種無痛性心肌梗死極易被漏診或誤診,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感覺神經普遍遲鈍乃至功能喪失,使得疼痛癥狀變得輕微和不典型。

特點四:年紀輕輕,照得「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發生率不僅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而且其發病年齡也比非糖尿病患者提前5~10年,許多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

這是由於糖尿病患者往往是集多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於一身,因而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增加,年齡提前,而且病情更加嚴重。

由於「糖心病」癥狀常常不典型,因此,對於病程長,年齡大或具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臨床上無心血管病癥狀,仍應給予高度重視,需要定期(每年至少一次)檢查各項代謝指標及心電圖,必要時應做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無創性心臟檢查,以便於及早發現、早期乾預。

大量的循證醫學實驗證實,單純控制血糖儘管可以顯著減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等微血管病變的發生率,並卻不能顯著降低糖尿病的心血管併發症。

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為減少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併發症,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嚴格控制好血糖以外,還要積極控制並存的其它多種危險因素,包括降壓、調脂(降低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降黏、抗凝、減肥(因肥胖可導致胰島素抵抗)、戒煙(因吸煙可導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的發生、發展)等等。

換言之,應當徹底改變以控制血糖為中心的治療觀念,代之以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並要求治必達標,這就是當今糖尿病治療的最新理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