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添加輔食初期,牢記「六不要」,會傷害寶寶稚嫩的腸胃!

很多媽媽反映,六個月之後寶寶就變得「難帶」了,經常發脾氣不說,還三天兩頭的生病,感冒、咳嗽成了家常便飯,睡覺也不好,盜汗還容易驚醒。其實,這些都是因為輔食添加不當導致的。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一定要牢記「七不要」

1、不要提前加輔食。有的媽媽覺得孩子越早「吃飯」,長得越快,不到6個月就開始給孩子加輔食,甚至以孩子早早能吃飯為榮。但是根據中國孩子脾胃和消化水準的發育,六個月之後添加輔食最合適,早產或者體質弱的寶貝還要更晚一點。

2、不要吃難消化的輔食。寶寶剛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從流質向半流質過渡,很多媽媽認為肉湯、骨頭湯有營養,一開始就給孩子喝肉湯,卻沒有考慮到是不是容易消化?孩子的脾胃發育不成熟,輔食不好消化很容易就傷到脾胃,出現腹瀉不止、便秘等癥狀。

3、不要多種輔食一起加。孩子從喝奶到接受食物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加輔食的時候,種類要簡單一點,注意觀察孩子加了輔食之後的反應:睡眠、排便和精神狀況,如果出現異常,就要適當的調整輔食的種類和量,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吃了輔食之後消化就不好好,可能就是輔食量太多。

4、不要喂太多奶。添加輔食之後,孩子的餵奶量就要相應減少,讓脾胃慢慢適應新食物,如果添加輔食的同時餵奶量不變,給腸胃的壓力就會更大,超負荷的運作,就會使得脾胃失調。

5、不要晚餐加輔食。剛開始給孩子加輔食的時候,建議晚餐不要加。晚上睡覺的時候,脾胃也需要休息。「胃不和則臥不寧」,晚餐加輔食,孩子的腸胃適應不了,容易睡不踏實,翻來覆去睡不著,半睜眼睡或者容易驚醒。

6、盲目補營養。準備輔食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不能盲目追求高營養。有的媽媽聽說什麼有營養就給孩子吃什麼,覺得只要食物是碎的就容易消化,這是非常錯誤的,像骨頭湯、海鮮粥,再有營養但是不好吸收,反而容易損傷孩子嬌嫩的腸胃。


怎麼給孩子添加輔食才合適?記住下面兩點!

1、五穀為養,細軟為主

由流質向半流質再向固體過度,前期以麵湯、稀粥為主,可以吃點應季的蔬菜碎。輔食量也要從一兩口開始增加,不要著急一開始就吃人太多。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孩子,建議吃溫熱、燉煮的輔食,容易消化對腸胃還好。

2、補充雙糖,調理腸胃

添加輔食時寶寶常常出現便秘、腹瀉等腸胃問題,可以喝點多桿雙糖調理。多桿雙糖可以平衡腸道內的微生物環境並提高消化酶活力,減輕腸胃分解消化食物的負擔,還能增強腸胃自身動力,提高寶寶的消化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