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王」春分時節養生法

「二月腎氣微,肝當正旺。飲食上應減酸增辛,助腎補肝,宜靜膈去痰水,小泄皮膚微汗,以散玄冬蘊伏之氣。」 ——摘自孫思邈《攝養論》

解讀:孫思邈是我國唐代的醫藥學家和養生家,被後世稱為「藥王」。本段節選自孫思邈所著《攝養論》,書中按照一年十二月氣候變化和人體臟器盛衰,提出了飲食調理、起居宜忌、防治疾病的養生理論和方法,被後世醫家奉為養生專著。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約為3月20日至21日期間,即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前後,稱為仲春之月。中醫認為,春季應肝,此月肝氣正當旺時。春分時節,肝氣旺盛而影響脾胃,所以春天脾胃易虛弱,此時再多吃酸就會「火上燒油」。飲食上應盡量避免酸性食物,應多食香椿、蒜苗等。此外,應多吃辛辣。因為辛主散而酸主收,肝喜辛散,辛味補肝。

此月還應保持咽喉清爽,避免痰水阻滯氣機,以防出現呼吸系統的疾患,如流感、肺炎等。二月還要微微出點汗,散掉冬天潛伏在身體裡的病邪之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隨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文/焦山楂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