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癌腦轉移存活5年以上,醫生總結的經驗反思……

河南淅川縣56歲的患者鄧女士,因頭暈不適5個月於鄭州一附院腫瘤科就診,經檢查確診為腺癌腦轉移。鄭大五附院將腦轉移灶伽馬刀切除後開始化療,經過3個月的順鉑和多西他賽聯合化療,鄧女士的肺部腫瘤縮小至1/2。化療結束,使用易瑞沙治療,效果良好,服用兩月後,患者因經濟情況決定停葯。此次治療效果維持了3年6個月,直到患者又一次出現頭痛,經醫院檢查,鄧女士腦部腫瘤增大,不得不再一次使用伽馬刀治療。此次治療後,患者癥狀明顯緩解,四個月後醫院隨診,鄧女士除記憶力出現輕微下降外,其它無任何不適癥狀……

鄧女士的主治醫生-鄭大一附院腫瘤科主任李醒亞發文稱:IV期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然而鄧女士在未接受充分治療的情況下,生存期已超5年,這其中的治療經驗很值得患者借鑒。


肺癌腦轉移預後好的原因有哪些?

1、對於肺癌預後,目前公認的優勢原因有:組織學類型(肺癌病理分型)、性別與年齡、是否抽煙、合併症、體能狀態等。

案例中鄧女士,第一個預後優勢是肺腺癌,目前針對肺腺癌治療有非常多的靶向藥物,這是其他類型的肺癌無可比擬的治療優勢;其次,女性,不抽煙也是預後優勢之二。

2、是否能完全切除,是影響肺癌腦轉移預後的重要因素。

案例中鄧女士發現腦轉移和肺癌是同步的,理論來說,相比肺癌和腦轉移差時出現的患者預後更差。但由於確診時,鄧女士僅有右腦一個腦轉移灶,可經手術完全切除。這也是鄧女士預後好的原因之三。

3、靶向藥物精準治療,相比過去的輔助化療預後更好。

近些年,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物越來越多,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案例中鄧女士使用的輔助治療藥物易瑞沙(吉非替尼)是第一代EGFR突變藥物,是肺癌較早期的靶向藥物之一。我國頂尖腫瘤專家,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吳一龍在一項國際合作的研究中證實:第三代靶向藥物奧西替尼(AZD9291)對腦轉移的控制率達到93%,約50%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顯著延長至11.7個月。

目前國際針對肺癌腦轉移的治療共識為:先靶向治療,不能獲得靶向治療時才考慮放療。吳一龍教授更是呼籲肺癌腦轉移患者:即使出現腦轉移也不要放棄,有葯可用了,它能幫你再好好生存些日子。

腫瘤出現腦轉移是醫生最害怕面對的問題,死亡率很高,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而肺癌,到了晚期階段,約50%的患者會在存活1~2年內出現腦轉移。事實上,腦轉移是晚期肺癌死亡的一大主因。肺癌腦轉移1年存活率為10%~20%,而像鄧女士這樣存活長達5年以上的則不到1%。雖然肺癌治療有一定的個體優勢,然而從鄧女士的治療經歷中,我們也能吸取一些經驗。

1、不吸煙。抽煙是肺癌的一大危險因素,對於治療及預後則更是如此。

2、出現不適及時治療。腫瘤腦轉移灶越少治療效果越好。有不適及時就診,35歲以上定期體檢,是身體健康的最大保障。

3、不放棄,堅持治療。目前針對腫瘤的藥物越來越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治療,每個人都能最大可能獲得新生。

4、體能狀態是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後的一大因素。平時養成鍛煉的習慣,保證一個良好的身體基礎。不但能減少生病,即使生病,治療效果也能顯著增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