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信用債擴張8000億半途遇冷:300隻債券取消發行

  信用債擴張8000億半途遇冷: 300隻債券取消發行

  21世紀經濟報導 李維 北京報導

  截至5月22日,今年以來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市共有300隻信用債取消發行,涉及資金規模達1835億元。信用債批量發行失敗的背後,是新發信用債規模的快速擴容,分流了資金。

  債市遇冷

  5月22日,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徘徊在3.677%附近。與央行宣布降準後的時點相比,一個月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了20個BP,債市走弱。近期,一些債券的違約也傳導到發行市場上,比如多隻債券取消發行計劃。同時,評級下調的次數也比往年驟增。某種程度上來說,債券的違約有助於打破剛兌,建立相對應的收益率曲線。但對於現階段的市場來說,如何完善風險管理、避免因違約而“一刀切”也是市場機構需要面對的課題。(楊志錦)

  債券市場的風險情緒正在向一級市場傳遞。5月21日,東方園林(002310.SZ)15億元的發行計劃最終僅完成0.5億元募集。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Wind統計發現,截至5月22日,今年以來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市共有300隻信用債取消發行,涉及資金規模達1835億元。

  信用債批量發行遇挫的背後,是新發信用債規模的快速擴容,分流了資金。記者統計發現,年初至5月22日,銀行間及交易所信用債合計發行規模已達2.35兆,較去年同期增長接近80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資管新政、套利核查等監管事件正在促使企業融資需求從過去的非標模式向債券端轉移,但相應的信用風險也在向債券市場平移。另據記者獲悉,伴隨信用風險事件的增多,不少機構人士在債券承銷、投資時也更加謹慎。

  信用債新發規模擴張

  信用債市場正在面臨考驗,Wind數據統計顯示,年初至5月22日,共有19隻債券先後觸發違約。

  “緊信用的大環境下,實體融資問題加劇,風險對於信用債的影響持續凸顯。”5月21日,興業證券固收分析師羅婷指出,“從巨集觀層面來看,社融增速放緩而實體的融資成本有所上升,實體經濟整體面臨的融資難度可能會繼續提升。”

  接連不斷的違約事件,恰好發生在信用債新發規模的擴張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年初至5月22日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信用債新發規模達2.35兆元,較2017年的1.55兆多增近800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資管新政、套利核查等因素對非標業務的收緊,讓部分融資需求向債市轉移。

  “資管新規醞釀以及監管層對影子銀行套利活動的核查,加速了銀行表外資產的回表,同樣融資類資管規模也在受到遏製,債券成為替代融資方式,信用債新發規模也在這種狀況下擴容。”匯金系一家券商固收分析師表示。

  但在其看來,信用債的擴張有可能會導致更多信用違約事件發生。

  “按照信用債這樣的擴張速度,未來數年內還會有風險事件發生,因為目前出現違約事件的債券發行時間點大多在2017年之前。”前述固收分析師表示,“今年增長的信用債不少可能是非標管道流入的,這部分發行人未來的償債能力也值得關注。”

  事實上,此輪信用債違約恰與2016年的信用債擴張有關。

  統計顯示,2016年全年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共有7.88兆新發信用債,較2015年增長33.11%,為有史以來年度發行額峰值;而在年內違約的19隻債券中,有8只為2016年新發。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非標融資向發債端的轉移有利於系統性風險的防範化解。

  “非標轉成債券其實也是間接融資變成直接融資的過程,這個方向是監管層所鼓勵的。”東北地區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國有大行人士坦言,“雖然我們看到的是債市違約接連發生,但這種風險暴露遠比銀行體系內因剛性兌付而積聚系統性風險要健康。”

  機構慎待

  5月21日,東方園林15億元債券發行計劃最終僅實現0.5億元發行,成為了機構人士記錄當下信用債市場困境的腳注。

  在賣方人士看來,當下信用債主體仍然面臨著較大壓力。

  “信用債發債主體所面臨的壓力是在上升的。另一方面,近期信用風險事件頻出,市場對於持有信用債,尤其是偏低等級的信用債整體持謹慎態度,情緒的持續發酵加大了信用風險溢價上行程度和持續時間。”羅婷認為。

  市場對信用債的看衰,進一步導致一、二級市場從業者的審慎。

  “現在無論是承攬項目,還是買方配置信用債都十分小心。”一家中字頭券商債券承銷經理表示。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不少公私募機構正在對旗下所投資的信用債風險隱患進行自查,並對發現的潛在風險進行記錄、報告。

  “我司(投資)的債券目前沒有出現問題,但目前市場整體信用環境不佳,所以也在加強與發行人的溝通,一旦發現風險及時做好預案。”5月22日,北京一家私募機構投資經理表示。

  “目前違約債券中民營企業比較多,這種現象提高了機構對民企發行人的警惕性。”前述債承經理表示,“問題在於這種擔心程度越高,反而會使民營企業信用環境更加惡化。”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年初至今的19隻違約債券中,除15川煤炭PPN001發行人為地方國企外,其余債券發行人或實控人均為民營企業。

  而前述私募投資經理也表示,在該機構自查信用債階段,將暫停對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債的配置。

  “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暫停了對民營企業的債券交投,準備等自查結束後更新一個投資篩選標準再進行投資。”前述投資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信用債違約背景下,會導致流入國有企業債或城投債的資金增多,而國企、民企的發行利率則有可能進一步分化。”前述匯金系券商固收分析師坦言。(作者微信:lw8346860,編輯:楊志錦,如有意見或建議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