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阿阿膠一年廣告費13億佔淨利67%

  長江商報消息 股價跌停市值一天蒸發近40億元, 2017年淨利增速10.35%為2006年來最低

  □本報記者魏度 實習生 萬少清

  老牌龍頭中藥企業東阿阿膠(000423.SZ)迎來了嚴峻挑戰。東阿阿膠股價昨日跌停,市值一日蒸發近40億。

  股價暴跌的背後是公司經營業績遠不及預期。

  五一前夕,公司披露的季報顯示,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6億元,淨利潤6.09億元,二者增幅均不到2%。這也是公司2010年以來經營業績首次微增。

  其實,2017年東阿阿膠實現淨利潤20.44億元,雖然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但同比增速僅為10.35%,這一增速是2006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資料顯示,2011年以來,公司的產品不斷提價。如果剔除產品漲價因素,其利潤非常微薄。

  值得關注的是,東阿阿膠的費用不斷攀升。2017年,雖然研發支出增長了35.33%達到2.26億元,但廣告費猛增2.30億元達到5.14億元,增長了80.99%。再加上市場推廣費,廣告宣傳推廣費合計達到13.74億元,約佔公司淨利潤的七成。

  昨晚,一券商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2017年以來,受水煮驢皮、阿膠糕造假等行業事件影響,東阿阿膠的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上升較為正常。在其看來,受製於原材料短缺等因素,東阿阿膠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待考,其試圖通過打造全產業鏈營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前景仍不明朗。

  市值3個月蒸發百億

  緊隨老闆電器格力電器等老牌傳統企業,東阿阿膠也加入了股價大幅下跌陣營。

  二級市場顯示,昨日早盤,東阿阿膠大幅低開,不到5分鐘觸及跌停,一度拉起小幅回升後,又迅速下探,上午一直低位徘徊。下午開盤6分鐘封死跌停,此後安靜地躺在跌停板。股價從節前的58.91元跌至53.02元,公司總股本為6.54億元,以此計算,一天之內,公司市值蒸發了近40億元。

  作為一家盈利能力曾經較為穩定的老牌企業,東阿阿膠的股東中機構扎堆,證金、安邦資管、匯金、太平洋人壽、美林及富達基金等多家機構旗下產品躋身公司前十大股東。

  然而,在昨日不乏機構倉皇出逃。

  昨日,東阿阿膠全天成交14.70萬手,成交量為7.85億元,這是繼今年1月22日以來,第二個成交量最高的交易日。

  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金額排名前五的營業部中,有兩家機構專用席位。而在賣出金額排名前五的營業部中,深股通專用席位賣出1.69億元,買入988.05萬元。另外,有3家機構專用席位賣出。以此計算,昨日機構拋售了2.33億元。

  其實,今年1月底以來,在二級市場上,東阿阿膠的股價表現一直不算好。1月23日,公司股價達到年內歷史頂點後,一路震蕩向下。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已經跌去了15.46元,跌幅為22.58%。至此,公司的市值蒸發了101億元。

  對此,一圈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牛股突然大跌,可能與公司的基本面發生較大幅度改變密切相關。在其看來,東阿阿膠還存在下跌之勢。

  2018年一季度淨利微增0.8%

  股價暴跌與經營業績急刹車密切相關,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增速已經跌入谷底。

  2018年一季度報數據顯示,東阿阿膠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6.96億元,同比增長1.17%,淨利潤6.09億元,同比僅增長0.80%,堪稱微增。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07年以來,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幅低於1%的僅在2009年出現過,那一次公司的淨利增幅為-0.09%,而在其他年度,增速均超過10%。

  一季度業績增速下滑或是延續2017年放緩的走勢。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72億元,同比增長16.70%,淨利潤為20.44億元,同比增長10.36%。

  縱覽2006年以來的經營業績,主要分為兩個階段,2006年至2012年,淨利潤的增速均超過20%,最高出現在2010年、2011年,同比增速接近50%。2013年至2016年,淨利增速在15%左右徘徊,2015年最高,達到19%。

  上述數據顯示,2017年是公司12年來淨利增速最慢的一年。

  對應銷售毛利率、淨利率,東阿阿膠的銷售淨利率也在下滑。

  2011年至2017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 66.17%、73.65%、63.48%、65.54%、64.61%、66.95%、65.05%,毛利率波動並不十分明顯。但同期淨利率有較大幅度波動。同期,公司的淨利率依次為31.54%、34.47%、30.37%、34.23%、30.05%、29.37%、27.73%,2017年較高峰年度相差近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以來,東阿阿膠的產品頻頻開啟漲價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東阿阿膠天貓旗艦店”掛出通知,從2018年3月20日起,240g阿膠片零售價調至1439元,每盒上漲141元。一同上漲的還有阿膠速溶粉。2011年阿膠塊價格一次性漲價60%。2012年累計漲價50%,2013年兩次漲價30%以上,2014年漲價70%,2016年11月漲價14%。

  2017年11月20日,東阿阿膠公告稱,將重點產品東阿阿膠、複方阿膠漿出廠價分別上調10%、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

  對於產品不斷漲價,東阿阿膠相關人士曾公開表示,阿膠不是漲價,而是價值回歸。依照金銀比價,阿膠價格應該在每斤5000—6000元。

  由此看來,阿膠還存在漲價太空。雖然產品不斷提價,但公司的淨利潤持續放緩,這足以說明漲價策略難以持續奏效。實際上,隨著公司產品不斷漲價,部分市場已被福牌阿膠、巨集濟堂等搶走。

  廣告費是研發支出2.27倍

  漲價模式下經營業績增幅不斷放緩,或緣於東阿阿膠成本激增。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東阿阿膠的廣告費達5.14億元,較2016年的2.84億元猛增2.30億元,增長80.99%,5.14億元的廣告費佔公司全年淨利潤的25.15%。

  2017年公司在產品提價公告中,產品漲價是為了增加研發支出。誠如其所言,去年的研發支出達2.26億元,較2016年的1.67億元增長了0.59億元,增長35.33%。

  對比發現,廣告費的增速遠高於研發支出的增速,同期廣告費是研發支出的2.27倍。

  其實,東阿阿膠用於產品推廣的費用遠不止這些。2017年公司的銷售費用中,還有一筆市場推廣費,與廣告費合計達到13.74億元,廣告宣傳推廣費佔淨利潤的67.22%。

  公開資訊顯示,春節期間,國家衛計委“全國衛生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發布一則標題為“過年不值得買之阿膠”的微博,將阿膠稱為“水煮驢皮”。由此,引發市場對水煮驢皮及阿膠無用論的質疑。

  此外,曾有報導稱,“阿膠之鄉”的山東省東阿縣的假阿膠生產產業鏈已成規模,並有多家知名企業被卷入造假風波。東阿阿膠也因此陷入輿論漩渦。

  2018年4月5日,東阿阿膠對此發表聲明稱,東阿縣阿膠造假與東阿阿膠無任何關係,並表示將追究相關機構的法律責任。

  上述券商人士稱,對於這些輿論事件,雖然屬於行業性事件,但身處該行業的東阿阿膠也難免會受到衝擊,其廣告推廣費偏高也就理所當然了。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