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科學保護視力預防近視?

近視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眼病,很多人並不知道,近視是遠視力減退的最主要原因,近視度數大於600度的高度近視由於存在嚴重併發症,如脈絡膜新生血管、黃斑變性、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白內障,是造成失明與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國近視患病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明顯提前。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數據顯示,小學生為44%,中學生為72%,高中生為82%,大學生鋼彈90%。

那麼患有近視的人群在進行視力矯正的時候有哪些要注意的呢?視力正常的人群又該如何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呢?


矯正近視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手術可以矯正近視但不能防盲

近視患者要矯正視力,除了配戴眼鏡,雷射手術近年來備受「眼鏡一族」青睞。對此,專家強調,手術僅能對近視進行光學矯正,不能減少近視併發症的發生,不能達到防盲目的。唯一可能起到防盲作用的後鞏膜加固手術,目前在俄羅斯很流行,我國也有開展,但其效果和安全性還需要更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2、藥物治療存在副作用風險

部分藥物也被嘗試用於近視治療。我國上海、台灣地區與新加坡的長期對照觀察證實,每晚用阿托品滴眼可有效減慢或中止中低度近視的進展及眼軸延長,但存在副作用。新的藥物還有待深入研發。

3、按摩針灸並不能逆轉近視

發現孩子近視後,近八成家長不願意讓孩子一直戴眼鏡,擔心一旦戴上了就拿不掉,於是熱衷於尋求諸如按摩、中醫針灸、治療儀訓練、眼保健操、保健藥物等方法。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真正逆轉或控制兒童近視的發生和發展。由於近視的發生、發展有遺傳因素和大量後天環境因素,因此兒童、青少年戴近視鏡後依然會呈現加深趨勢,這並非是戴鏡引起的。

4、過早乾預會出現殘存度數

對於處在發育階段孩子來說,眼球大小還在不斷地變化,在度數沒穩定之前太早乾預,會出現殘餘的度數,比如今年近視是200度,明年可能是250度;如果為遠視眼,今年是300度,明年可能變成250度。在度數沒穩定之前,宜戴框架眼鏡,不適宜做雷射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預防近視的科學方法

1、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近年來,許多專家都會建議家長為孩子建立一份屈光發育檔案。具體方法是從孩子3歲開始,每隔半年去醫院進行眼部檢查,把驗光度數、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半徑、眼壓等數值記錄下來。

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的好處在於:

  • 能及早發現眼屈光異常,如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和弱視等;

  • 能及早發現孩子是否有眼疾;

  • 能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篩出近視眼「坯子」。比如,8歲兒童多數存在125-150度以下的遠視,視力可以是1.0。若檢查發現一名8歲兒童的屈光狀態是75度遠視或正視眼,說明這名兒童今後變成近視眼的概率較大,應及時採取乾預措施,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2、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研究表明,每日在戶外活動累計3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僅0.8%;戶外活動1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則為3%;每日戶外活動僅半小時的孩子近視率為24%。

還有研究證明,青少年只要每天有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就能抵消父母近視的遺傳因素影響。

戶外活動時,孩子的眼睛和身體接觸陽光可促使人體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效地抑製眼球的增長,從而抑製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其次,戶外運動時光照強度高,使瞳孔縮小,景深加深,從而增加視物清晰度,延緩近視發展。此外,戶外活動時會更多地眺望遠方,使眼球得到放鬆,這恰恰也是保護兒童視力最好的方法。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預防近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玩手機遊戲;

  • 用眼時要保證足夠亮度的照明;

  •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不偏食;

  • 看書、寫作業不連續超過一小時,應注意間隔休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