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興證策略:反彈視窗持續 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

  【興證策略—大勢研判】春耕反彈火仍旺,大創新舞正酣 ——A股市場策略周報

  王德倫,張啟堯 

  來自微信公號:XYSTRATEGY

  投資要點

  ★展望:春耕反彈視窗持續,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

  ——春耕反彈視窗仍將持續2月初市場一度調整至3100點以下,在市場情緒最悲觀時,我們在報告《靜待反彈,擁抱大創新》(20180211)中率先看好反彈,並指明了“擁抱大創新”的正確方向。當前,我們判斷春耕反彈視窗仍將延續,3月市場大概率繼續向上,具體理由如下:1、近期銀行間資金充裕,短端利率快速下行,債券市場反彈,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緩解;2、銀監會調低銀行撥備覆蓋率,市場對此解讀也偏正面;3、兩會正在召開,市場維穩預期增強。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兩會期間大盤表現通常較好,有70%的概率取得正收益,兩會後15個交易日內,大盤上漲的概率更高達83%,平均漲幅3.94%。

  ——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自年度策略《大創新時代》起,我們即率先看好政策面轉暖疊加估值去泡沫後大創新板塊的投資機會。上周出爐的政 府 工 作 報 告延續了十九大報告對創新驅動的強調:財政政策方面,將創新驅動作為財政支出的首個傾斜領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將“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放在最前;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放在政府工作建議第二位,大創新的戰略地位再次提升。近期,關於“獨角獸”上市、快速IPO、中概股發行CDR的討論或傳言連續不斷,均體現了政策轉暖下資本市場對大創新的支持力度正快速提升。因此,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我們的二季度策略《大創新與核心資產的交誼舞》也繼續看好業績驅動的大創新龍頭。

  投資策略:持續推薦大創新

  ——大創新大創新配置中需精選具備基本面的龍頭個股,配置大創新≠創業板≠風格切換。隨著監管層對於創新板塊政策的回暖,大創新板塊上周漲幅居前。具備行業創新磐石的五大硬科技產業(電子、通信、機械、醫藥、電車等)將加速發展,其中基本面過硬的個股長期前景光明。

  ——航空、保險航空供給側改革疊加票價改革提速,打開票價彈性;保險龍頭受益於競爭格局改善。

  ——核心資產中:銀行、地產、券商三板塊的龍頭仍具估值性價比。銀行受益於“金融供給側改革”;券商主要受益於估值修複,疊加券商去通道業務的監管落地,正逐步回歸主動管理的本源,當前金融監管對券商的影響已反應的較為充分;地產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業績確定性強,估值相對國外龍頭更低。

  ★主題投資:“新時代”開局之年,關注鄉村振興資訊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等“興”動能。

  風險提示:流動性超預期收緊、監管政策超預期變化

  報告正文

  回顧:《平衡木上的舞蹈》《金融監管成為下個階段主要矛盾》《大創新時代》《正是春耕時》《靜待反彈,擁抱大創新》

  ——2017年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20161201):節奏上年初要當心、需要立足防守反擊。貨幣環境邊際轉緊是主要製約因素,需要警惕通脹預期、匯率、海外利率、金融去杠杆四重製約。上半年對經濟複蘇的樂觀預期將逐步消退。之後伴隨“十九大”效應增強、寬鬆預期再起,市場有望重新迎來機會。

  ——20170416《金融監管成為下個階段主要矛盾》: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中,我們即認為金融去杠杆是影響今年巨集觀流動性及股市的重要因素。後續金融去杠杆的影響將繼續發酵,在當前金融監管已成為市場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我們對股市保持謹慎。

  ——2018年年度策略《大創新時代》(20171127我們正處在新一輪創新周期的起點,各項條件已然具備。與上一輪小公司的模式創新不同,這一輪創新主要以大公司引領的技術創新為特徵。六個方面的因素正在催化這個“大創新時代”。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多個細分製造業龍頭,正快速地進入“量”到“質”的更新發展中!關注五大創新硬科技行業推薦:電子、通信、大機械(含軍工)、醫藥、電車。

  ——20180101《正是春耕時》:積極信號已現,正是春耕時。經濟運行平穩,經濟增長仍有支撐,海外經濟向好,或對我國出口形成拉動。央行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有助於穩定金融機構及投資者的流動性預期,緩解市場對出現突發性流動性缺口或資金價格波動的擔憂。年底機構考核期過去,機構倉位博弈及絕對收益投資者年底減倉這兩大擾動因素消失,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在11月以來經歷連續調整、市場此前積聚的風險充分釋放後,我們認為春季行情即將開啟。

  ——20180211《靜待反彈,擁抱大創新》:等市場擔憂情緒逐漸消化、美股陰霾逐漸散去後,市場將逐漸企穩、回歸常態,開啟反彈行情。大創新此前調整相對充分,估值水準和倉位結構顯著改善,如市場調整結束進入反彈視窗,大創新板塊將更具彈性。中長期,十九大報告對創新的地位強調增強,具備行業創新磐石的五大硬科技產業(電子、通信、機械、醫藥、電車等)將加速發展,其中基本面過硬的個股長期前景光明。

  展望:春耕反彈視窗持續,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

  1. 春耕反彈視窗仍將持續2月初市場一度調整至3100點以下,在市場情緒最悲觀時,我們在報告《靜待反彈,擁抱大創新》(20180211)中率先看好反彈,並指明了“擁抱大創新”的正確方向。當前,我們判斷春耕反彈視窗仍將延續,3月市場大概率繼續向上,具體理由如下:1、近期銀行間資金充裕,短端利率快速下行,債券市場反彈,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緩解;2、銀監會調低銀行撥備覆蓋率,市場對此解讀也偏正面;3、兩會正在召開,市場維穩預期增強。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兩會期間大盤表現通常較好,有70%的概率取得正收益,兩會後15個交易日內,大盤上漲的概率更高達83%,平均漲幅3.94%。

  2. 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自年度策略《大創新時代》起,我們即率先看好政策面轉暖疊加估值去泡沫後大創新板塊的投資機會。上周出爐的政 府 工 作 報告延續了十九大報告對創新驅動的強調:財政政策方面,將創新驅動作為財政支出的首個傾斜領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將“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放在最前;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放在政府工作建議第二位,大創新的戰略地位再次提升。近期,關於“獨角獸”上市、快速IPO、中概股發行CDR的討論或傳言連續不斷,均體現了政策轉暖下資本市場對大創新的支持力度正快速提升。因此,大創新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確,我們的二季度策略《大創新與核心資產的交誼舞》也繼續看好業績驅動的大創新龍頭。

  風險提示:流動性超預期收緊、監管政策超預期變化

  投資策略:持續推薦大創新

  大創新配置精選具備基本面的龍頭個股配置大創新≠創業板≠風格切換

  隨著監管層對於創新板塊政策的回暖,大創新板塊本周漲幅居前,不僅印證了我們在年度策略中提到的政策環境大概率在2018年將回暖的判斷,相應表現也印證了此波超跌反彈中此類個股的彈性——大創新此前調整相對充分,估值水準和倉位結構顯著改善,如市場調整結束進入反彈視窗,大創新板塊將更具彈性。

  在當前時點,建議投資者對於大創新配置需精選估值具備安全邊際的個股監管層在推動引入“獨角獸”等創新公司上市的同時,對退市制度也在進行改革征詢意見,雙向增加市場活力,從結構來說,對缺乏基本面、估值過高的個股是有壓製的。

  成長龍頭≠創業板,創業板整體業績增速仍在下行。根據目前中小創公司披露的業績預測,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後同比下降38.58%,即使再剔除樂視網,增速仍然是負的,同比下降3.68%。此外,商譽減值、並購業績承諾不達預期等風險也需關注。

  成長龍頭受益≠風格切換,行業內的分化未來也可能仍將繼續。分化是2017年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大小盤風格的分化不僅僅發生在行業之間,還發生在行業之內。在2017年,一級行業龍頭指數不僅遠遠跑贏滬深300,也跑贏了二級行業龍頭指數。這意味著即便是在細分行業之間,龍頭的表現也是有區別的。不能簡單地用投資指數或投資大小盤標的來代替投資決策。

  中長期,十九大報告對創新的地位強調增強,具備行業創新磐石的大硬科技產業(電子、通信、機械軍工、醫藥、電車等)將加速發展,其中基本面過硬的個股長期前景光明。

  l 電子(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產業鏈):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的全球份額不斷提升,印度等地區市場將成為智能手機增長新動力。半導體產業鏈長期受益於國家大基金全產業鏈投入,疊加行業進入補庫存周期。

  l 通信(5G):華為、中興等國內龍頭在5G測試階段國際領先,為大創新戰略提供基礎設施。

  l 軍工:十九大報告確定近中遠三個建設規劃階段。裝備批產加速、裝備補償式採購將分別拉動主戰裝備承製企業、非主戰裝備承製部門企業釋放業績彈性。

  l 機械(細分子行業的核心龍頭企業):機械行業企業數量增長大幅放緩,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龍頭優勢愈發凸顯,進入做大做強階段。看好軌交(高鐵&城軌)、海運裝備、工程機械、液壓、工業機器人等方向的龍頭。

  l 政策變革推動創新藥從“中國新”逐步變為“全球新”。《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高了創新藥的標準和行業準入門檻,對行業起到類似於供給側改革的優勝劣汰的作用。

  l 消費更新驅動下,電動汽車產業將從政策驅動向內生驅動過渡。國內市場競爭格局重構將為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消費紅利。電新組預計,2018年-2020年電動乘用車產銷將分別達到75萬輛、110萬輛、160萬輛,持續維持高增長。

  當前中國正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型中,“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十九大報告)是中長期經濟體發展的良好趨勢。

  消費更新+供給側改革共振:關注航空、保險

  航空供給側改革疊加票價改革提速,打開票價彈性:提升準點率是民航局目前階段工作最高優先級,17年冬春航季時刻總量增速明顯下降,且結構更加合理。1月5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有望進一步打開票價彈性。

  保險龍頭受益於競爭格局改善:在2017年金融供給側改革環境下,原保費仍有較快增長。萬能險和投連險大幅規範,依靠傳統業務的龍頭企業份額更加集中,前五大保險公司的原保費收入集中度從49.3%提升至52.5%。

核心資產中仍具估值性價比:銀行、地產、券商三板塊的龍頭

  核心資產中仍具估值性價比:銀行、地產、券商三板塊的龍頭

  年初的大幅上漲後,短期內雖然金融遭遇調整,但長期來看大資管新規的統一監管將促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持續利好負債端穩定的龍頭。持續推薦大金融龍頭,中長期看銀行不良率和淨息差逐步向好;保險上市公司受益於消費更新,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券商受益於市場情緒轉向樂觀、風險偏好提升帶來的補漲。

  興證策略2017年5月起持續推薦銀行和保險,5月底在大金融板塊增加券商並持續推薦。從行業比較角度,大金融在市場尋找估值窪地的過程中,疊加良好的基本面預期,逐步被市場關注並帶領指數。

  當前從估值性價比來看,券商優勢更加突出。A股目前銀行PE水準略高於2010年以來的均值,保險PB水準在2010年以來的均值上方區間,而券商板塊PB水準在2010年以來的均值的1倍標準差下界附近。隨著我國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將倒逼我國支持大券商龍頭,以形成和海外投行媲美的競爭優勢。且從業務深度看,大券商龍頭的專業優勢正逐步體現,舉例場外期權業務2017年快速發展,業務集中度有效提升,龍頭公司——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在專業上取勝,逐步開始兌現利潤。

  ——銀行:受益於“金融供給側改革”。淨息差和不良率在企穩,當前對於大銀行龍頭的邊際改善更加強,且大銀行資產端更為安全。

  ——券商:主要受益於估值修複。疊加券商去通道業務的監管落地,券商正逐步回歸主動管理的本源,回顧本輪金融去杠杆過程中,券商監管是最早進行,也是幾近最嚴厲的,當前已大幅收縮。

  ——地產: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業績確定性強,估值相對國外龍頭更低。

主題投資:新起點,“興”動能

  主題投資:新起點,“興”動能

  新一年政 府 工 作 報告在本周正式頒布。作為十九大之後的“新時代”開局之年,我們可以通過工作報告對未來重點發展領域“管中窺豹”。對比歷屆工作報告,今年首次提及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以及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領域並做了具體工作部署,建議關注後續細分政策落地;歷次報告中涉及的國企改革和人工智能等在此次會議中地位出現明顯提升,期待未來超預期表現。

  經濟:由量變質變,鄉村振興迎來新契機

  鄉村振興開局之年,中央凸顯堅定態度。去年12月,十九大提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鄉村振興為主題,提出了實施戰略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2018年2月4日,中央一號檔案正式發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從“量變”到“質變”,鄉村振興有望成為巨集觀經濟新動能。現今的政策對在鄉村經濟、生態、文化、治理、生活品質等方面的要求有了更多關注,2018政 府 工 作 報 告提出今年要改善供水、供電、資訊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鄉村振興或將成為“棚改”後又一拉動巨集觀經濟的新變量。重點關注:具有規模化、專業化及高品質生產能力的農企龍頭;具有大規模農業生產能力,利好土地流轉相關的企業;具有服務於農產的電商零售;打造特色旅遊小鎮及修複生態環境能力的園林及生態企業龍頭。

  國力:資訊安全亟須捍衛“數據主權”

  數據安全地位凸顯。“數字主權”已成為繼邊防、海防、空防之後另一個大國博弈的太空。我國首部針對網絡安全領域的法律《網絡安全法》已於17年6月起正式實施;網絡安全巨頭360借殼上市作為中概股回歸A股的首個案例,也體現了數據安全在監管層中的關注之重。

  軍工資訊化深入,倒逼產業剛需發展。“裡程碑”會議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人民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受軍改進度和政府長官班子換屆影響,網安招標和採購在過去兩年有所放緩。目前軍改已進入尾聲,政府新長官班子也已確定,預計2018年起軍隊“十三五”採購有望恢復。重點關注:具備完整網絡安全產品線,同時市場佔比領先的網絡資訊安全龍頭,如綠盟科技啟明星辰等。

  未來:人工智能三步走,科技蛻變新起點

  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新科技有望實現彎道超車。2017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 府 工 作 報告;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標誌人工智能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10 月 ,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 2018 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的通知》,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將獲國家資金直接支持。

  模式創新向技術創新蛻變的新起點。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標誌著以阿里為代表的,從過去依賴模式創新進行流量變現的互聯網巨頭蛻變為以技術創新為未來發展根基的科技公司。此外,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我國人工智能市場將以近25%的年均複合率增長,2018年預計規模約361億元,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硬體龍頭(長電科技等)、軟體龍頭企業(千方科技浪潮資訊等)。

  興業研究每周重點推薦股票池

本周A股市場回顧本周A股市場回顧
A股資金面跟蹤A股資金面跟蹤
A股盈利和估值A股盈利和估值
海外市場跟蹤海外市場跟蹤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