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借品牌輸出走出河南,胡葆森開啟追趕之旅

面對同行的軍備競賽,胡葆森終於坐不住了。

22日,建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00832.HK)(以下簡稱“建業”)宣布,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河南弘道商務信息谘詢有限公司,以16.5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民生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中民投”)旗下天津中民築友科技的全部股權,收購事項已於2019年7月10日完成。交易完成前,天津中民築友科技間接擁有中民築友智造科技公司已發行股份63.5%。

收購標的資產包括天津中民築友及其全部子公司的所有股東權益,涵蓋了中民築友科技旗下的設計、裝備、製造、建設等板塊的全產業鏈業務。

資料顯示,中民築友科技產業有限公司(00726.HK)(以下簡稱“中民築友”)是一家專業提供智慧建築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商,同時也是從事智慧建築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總部位於湖南長沙。

胡葆森表示,他看中的是中民築友在裝配式建築領域的成就,“目前我國住宅產業化率不到20%,而在20年前,歐美、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已經達到60-70%。”裝配式建築最顯著的三個優勢是,保證質量、節約工期、節省成本。

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穩定壓倒一切。脫離了野蠻式增長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走精細化道路,即便是安居河南一隅的胡葆森也終於坐不住了。

“裝配式建築”野心

中民築友的核心技術是“裝配式建築”,這也是中民投繼董家渡項目、陽光城資產包後,再度出售資產。年初,中民投總裁呂本獻曾公開表示,中民投正從“投資+控股+經營”向“投資”戰略轉型,在流動性趨緊的大勢下,中民投出售資產的舉措不會停止。

資料顯示,中民築友是一家專業提供智慧建築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商,同時從事智慧建築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擁有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等科研平台,目前已經在全國22個省、48個市布局智能化數字工廠。

中民投急欲擺脫的裝配式建築,正是胡葆森一直想深入的領域。胡葆森表示,建業在2008年就制定了住宅集團住宅產業化發展規劃,而之所以進展緩慢,是因為多年來河南房價較低,但是住宅產業化會增加產品成本,這一矛盾始終存在。

此次收購,建業的意圖非常清晰,借助中民築友在裝配式建築領域的研究,與集團的住宅、辦公大樓、商業等產生協同效應。而在胡葆森的計劃中,建業的住宅產業化要分三步走。首先是系列化、細分產品線;二是在系列化的基礎上標準化,針對不同系列做不同標準設定;三是完成住宅產業化發展。胡葆森表示,“未來計劃在河南全省120個縣市中,在東西南北中選取三到五個縣市先做試點。”

此次裝配式建築的發展也同樣符合建業近幾年來的戰略。2015年6月,建業發布新藍海戰略,標誌著建業開始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了“建業+地產、+文旅、+物業、+科技、+金融”等生態系統。收購中民築友後,建業在+科技方面再走出一步。

收購完成後,中民築友將更名為“築友智造”,專注於裝配式建築全產業鏈研究和運營,致力於建築速度增快以及材料節約降低成本。同時,建業表示不會對中民築友目前管理層進行大調整和改動。

然而無論對於建業亦或是其他企業,裝配式建築的發展仍然不算完善,目前全國住宅產業化比例僅為20%,且技術尚不算領先,而歐美、日本等國家這一比例在20年前就已經達到60-70%。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乾意見》中明確要求,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我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住宅產業化明顯處於起步階段。

走出河南看契機

裝配式建築固然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同時也是建業走出河南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但是對於建業來說,如果不能真正實現走出河南,其在規模上的發展始終受到掣肘,相比於全國化的房企來講,胡葆森顯得慢了一些。

資料顯示,建業住宅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創辦於1992年5月,於2008年6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上市,公司定位於做中原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推動者,扎根河南27年。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進入河南省的18個地級城市和84個縣級城市。

克爾瑞公布的2019年1-6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操盤榜TOP200顯示,2019年上半年建業地產銷售額為380.3億元,排名全國第36位,是典型的區域性公司,屬中等規模房企。

胡葆森曾在2018年業績會上對媒體公開表示,建業將會有條件地走出河南,這個條件是指“半徑要求、輕資產模式與中原文化小鎮的產品形態。”此次在收購中民築友的採訪環節中,胡葆森仍表示,從目前來看,走出河南仍然處在探索期。

他再次強調,首先管理半徑要控制在500公里左右,主要會在河南周圍六個省輸出品牌;而在輸出模式方面,胡葆森表示,建業地產不會走出河南,其意圖讓中原建業走出河南,這屬於典型的輕資產模式,以管理和品牌為主;第三,輸出的產品必須是中原文化小鎮類型。

事實上,建業從2016年已經開始輸出輕資產服務,當年度完成超過30億元銷售,2017年將近70億,2018年則為187億元。

目前胡葆森對於走出河南的口徑依然是“謹慎走出”,然而面對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全國性房企在河南的攻城略地,建業似乎力有不逮。早在2009年,正商和升龍就開始輪流坐莊鄭州,這讓建業感受到了一絲危機,此後建業開始不斷下沉三四線城市和縣級市,將市場佔有率從2017年的4.3%提升到了2018年9%,但是根據克而瑞數據,建業在鄭州的權益銷售額排名從2016年的第2名下降到了2018年的第4名。

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建業在其中的表現只是一個縮影,面對越來越多正在“進犯”的房企,胡葆森只有繼續開拓賽道,才能保證在大本營的穩固地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