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平洋證券踩雷股權質押虧12億 又陷失聯私募基金糾紛

禍不單行。還未從股權質押回購泥潭中脫身,太平洋證券(601099.SH)又陷入一起私募基金糾紛。日前,有投資者向媒體爆料稱,太平洋證券被投資者訴至法院,原因是太平洋證券無託管資質卻為失聯私募“保管”基金。

對此,新京報記者聯繫到太平洋證券,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具備該私募基金產品的託管資格,不存在為規避責任使用保管人字樣的情況,已依法為該私募基金設立專門账戶。目前該案件尚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公司已提交相關證據材料,最終以法院判決為準。

尚未披露2018年完整財報的太平洋證券,已公布預計去年淨利潤為負,虧損超12億,為近十年來首次。拖累淨利潤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9家交易對手違約,公司為此計提了逾9億元資產減值準備,這一數額已超過該公司2016、2017年淨利潤總和。

太平洋證券本是顯赫的資本系族出身,最初由“明天系”實際控制,成立不到四年便成功上市。不過後來頗有些“高開低走”,上市10余年間業績起伏不定,僅有4個年度營業收入同比為正增長,且11年營收總和不及頭部公司一年收入,業內預測,2018年其大概率仍為上市券商“虧損王”。

3月27日晚間,太平洋證券發布最新公告稱,對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累計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本金20.78億元。

踩雷股權質押後再陷失聯私募基金糾紛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太平洋證券未取得基金託管資格,卻充當一隻私募基金——中乾融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保管人”。目前,該基金管理人歇業,融資方“經營異常”,投資者將南京中乾融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洋證券告上法庭,稱被告存在欺詐,要求被告支付基金本金及收益。

這並非太平洋證券近半年首次陷入糾紛漩渦。去年8月,因天夏智慧、勝利精密等上市公司股價暴跌,股權質押融入方出現狀況,太平洋證券合計逾15億元的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半年過去,部分“風險”變成了實打實計提資產減值的業績黑天鵝。據太平洋證券1月11日公告,經公司對2018年12月31日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資產減值測試後,單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9.72億元,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9.47億元,涉及的質押股票分別為商贏環球、勝利精密、當代東方、盛運環保、眾應互聯、天神娛樂、美都能源、美麗生態和*ST廈華。

這筆逾9億元的資產減值準備,已超過太平洋證券2016、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加總的7.84億元。1月26日,太平洋證券在公告中進一步表示,受到交易對手違約等影響,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億元到-14億元,與上年相比,將減少13.16億元到15.16億元。

截至目前,共有11家券商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16家券商發了業績預告,綜合數據顯示,太平洋證券虧損額最高,業內也預計,太平洋證券2018年大概率仍是上市券商“虧損王”。

仍有未計提的踩雷項目

記者注意到,2018年底,公司還有一起關於鵬起科技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的訴訟,並未在2018年計提相應資產減值準備。據裁判文書網顯示,被告張朋起作為融入方,在2016年10月以其持有的近4000萬股鵬起科技限售股股票,分兩筆出質給太平洋證券,融入資金共1.29億元,購回利率為6.9%,每自然季的第三個月的第20個自然日付息,購回交易日分別為2019年10月10日和2018年11月21日。

而後雙方又兩次簽訂補充協議,將回購利率修改至8.5%。2018年5月,張朋起用於質押的股票跌破130%的最低履約保障比例標準;6月,張朋起未如約付息,構成違約。太平洋證券要求張朋起返還初始交易本金及利息、違約金等逾1.3億元。

對於該筆回購交易進展如何,以及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公司後期業績,太平洋證券表示,目前該案件的《民事判決書》已生效,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已作出執行裁定,指定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本案正在執行過程中。因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引起的證券回購合約糾紛案,被告持有的標的證券已質押給公司,公司已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鑒於該案件尚未執行完畢,對公司期後利潤的影響暫無法預計。

一位中部地區的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股權質押一般分兩種情況,一是券商以自有資金融出,若風控到位可以控制風險;二是券商作為通道,資金方另有其人,這種情況在資管新規頒布前比較常見,券商受到的損失會更小些。

3月27日晚間,太平洋證券發布最新公告稱,對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累計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本金20.78億元,其中包括張朋起案等9起訴訟;因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引起的證券回購合約糾紛案,鑒於案件尚未審結,訴訟或仲裁事項對公司期後利潤的影響暫無法預計。

“明天系”曾實際控制太平洋證券

太平洋證券於2004年1月設立,最初是帶著化解雲南證券風險的使命。綜合其上市公告書及公開報導,2004年前後,雲南證券被爆出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2.1億元,且已資不抵債。經證監會批準,太平洋證券於昆明成立,彌補了雲南證券1.65億元保證金缺口,並全面接收雲南證券的客戶資產和員工。

太平洋證券出身於中國最大資本族系之一的“明天系”,曾通過控股太平洋證券的發起股東泰山祥盛、世紀華嶸等企業,實際控制了太平洋證券60%以上的權益。

成立僅三年多後,太平洋證券便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2007年12月,太平洋證券登陸A股,成為國內第7家上市的券商。

不過彼時經過幾番股權轉讓,股東排序也悄然生變。發起股東中排第五的泰山華信投資,遷址更名為北京華信六合後,在太平洋證券上市前夕,與對外經濟貿易信託等另外五家股東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合計持股49.87%,接棒“明天系”成為太平洋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2010年,因證券行業“一參一控”限制,“明天系”持股太平洋證券股數減少為0。而在2018年7月再度更名為嘉裕投資的華信六合,同年10月又對太平洋證券進行了增持,持有公司總股本的12.91%,坐穩第一大股東交椅。

大股東一邊增持一邊高比例質押,增持未達承諾下限

嘉裕投資去年在對太平洋證券增持的同時,還同步加碼質押出手中的股票。

據太平洋證券去年7月10日公告,嘉裕投資計劃未來半年內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增持價格不高於3.50元/股,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1%,不高於總股本的5%。截至10月10日,嘉裕投資僅累計增持了0.0341%,增持金額共計514.72萬元。

而與此同時,嘉裕投資分別於10月11日、10月12日將其持有的無限售流通股100萬股、230萬股與招商證券進行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早在2016年時,嘉裕投資就曾質押了部分持有的太平洋無限售流通股,且在部分質押購回交易日到期後,又進行了延期。

截至最新公告,嘉裕投資累計質押股份佔其所持太平洋證券股份的99.98%,佔公司總股本的12.91%。

今年1月,太平洋證券再度發布公告,稱因證券市場及宏觀環境變化,嘉裕投資資金安排等因素,未能完成增持計劃下限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1%的增持目標,將增持計劃履行期延長6個月至2019年7月10日。

近四年來業績一路下滑,2018年巨虧

據公司2017年財報顯示,太平洋證券公司董事會成員7名,其中張憲、楊智峰為華信六合(即“嘉裕投資”)推薦。

楊智峰的角色在2018年發生轉變。2018年6月初,太平洋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鄭亞南申請辭去董事長職務,董事會選舉董事楊智峰擔任公司董事長。這是太平洋證券上市十年來的第二任董事長。

而僅在此前四天,楊智峰剛剛獲嘉裕投資股東會通過,成為嘉裕投資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

此舉遭到雲南證監局的問詢。在對問詢的回復中,太平洋證券介紹,楊智峰在嘉裕投資的任職,是由嘉裕投資第一大股東塗建提名,楊本人未對嘉裕投資進行任何投資。

太平洋證券換帥的這一動作,也被外界視為是“臨危受命”。2015年到2017年,三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3億、6.68億、1.16億,一路下滑,而2018年則虧損超12億元,為近十年來首次虧損。

記者梳理公司上市以來歷年財報發現,截至2017年末的11個年度中,太平洋證券僅有4個年度營業收入同比為正增長。2007年其營收規模為10.52億,2018年前三季度為6.448億(尚未公布2018年年報),十餘年增長有限。

太平洋證券這11年營業收入規模總和110.56億元,尚不足申萬宏源、中信證券等頭部券商2018年單年度營收規模。

淨利潤方面,除2018年淨利潤預計虧損外,上市的前11年間,太平洋證券也僅有5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為正增長。

另一個反映公司賺錢能力的指標,淨資產收益率方面,太平洋證券也處於行業墊底。

“靠天吃飯”對市場行情依賴度較高,轉型中掉隊

對業績下滑,太平洋證券回應稱,公司近年業績增長緩慢及連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權益類證券投資業務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導致浮虧造成的,其他業務均正常開展。

綜合公司回復及業績表現,太平洋證券業績對市場行情的依賴度始終相對較高。

被業內視為“靠天吃飯”的經紀業務,一直是太平洋證券的營收貢獻主力。2007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佔當年營業收入44.58%,十餘年過去,2018年上半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仍佔同期營收的41%。而2015-2017年間,佔比分別為54.21%、44.23%、46.72%。

這一水準已明顯高於同業。據全球管理谘詢公司麥肯錫此前發布的報告,2017年經紀業務在券商收入佔比首次跌破30%。

一位總部位於南部的券商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證券業本身確實是高周期性行業,不過近年券商都在轉型,零售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是一個方向。今年初,銀河證券、興業證券等相繼將經紀業務部門更名為財富管理部,也被業內視為經紀業務亟待轉型的一個寫照。

此外,太平洋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也落了下風。2017年其未實現IPO項目收入,而據Wind顯示,同期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分別以34、31、31個項目數位居前三。

高管薪酬連年逆勢增長,回應稱已采取降低高管薪酬等措施

與業績態勢相反,太平洋證券高管薪酬已連續多年上漲。以總經理李長偉為例,其2015-2017年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509.74萬元、585.59萬元、684.07萬元;公司副總經理唐衛華這三年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75.67萬元、353.79萬元、581.41萬元(當年任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

對於公司高管薪酬逆勢上漲是否合理,太平洋證券回應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由三部分組成:基本工資,當年度獎金直接分配的部分,及以往各年度獎金預留遞延發放的部分,並非由當年度公司業績直接決定。同時,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也會根據其分管業務的業績不同而有所區別,2017年僅少數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相較上升。“目前公司嚴格落地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已經采取了降低高管薪酬等措施。”太平洋證券表示。

對於2019年的工作重點,太平洋證券表示,重點是提升業績,扭虧為盈;集中力量做好風險處置工作;減員增效、增收節支。公司計提風險項目減值以後相應風險得以釋放,財務更加穩健,公司將集中力量進行業務發展。針對目前的市場形勢,公司各條業務線都制定了提升業績的措施。

延展

券商踩雷股權質押:10家上市券商計提減值準備 涉及金額合計近50億元

“目前來看,估計大小券商或多或少都有踩雷的股權質押項目,只是披露沒披露而已。”一位中部券商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2018年,上證指數重挫近25%,上市公司股價普遍下跌,股權質押一下變成燙手山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0家上市券商發布了關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主要原因都是陷股權質押糾紛。其中,長生生物、ST新光、中弘股份、康得新等同時殃及多家券商。

根據公告,興業證券2018年共計提6.51億元,涉及的質押股票分別為長生生物、中弘股份、金洲慈航和金龍機電。將減少當年淨利潤4.88億元,相當於2017年歸母淨利潤的21%。

東興證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86億元,涉及的質押股票為ST新光和康得新。將減少公司當年淨利潤1.39億元,相當於2017年淨利潤的10.6%。

西部證券2018年度累計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4.9億元,涉及的質押股票包括樂視網、中南文化、信威集團等。將減少公司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58億元,相當於2017年歸母淨利潤的47%。

中原證券2018年7-12月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共計2.16億元,涉及ST新光、神霧節能、銀禧科技共3筆股票質押。將減少當年淨利潤1.62億元,相當於2017年歸母淨利潤的36.65%。

方正證券2018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4.7億元,涉及的融資股票為南京新百、上海萊士和樂視網等。將減少2018年淨利潤3.53億元,相當於2017年歸母淨利潤的14.53%。

長江證券2018年度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9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0%以上,涉及的質押股票為堅瑞沃能、利源精製。

此外,還有包括招商證券、華融證券、天風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披露了股權質押糾紛的訴訟事項,涉及金額合計近50億元。

據深交所發布的《2018年度股票質押回購風險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涉及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權質押違大約計179筆,來自82家上市公司,合計違約金額482億元。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薛京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