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新出行品牌“新電出行”發布,新特將持續深耕三四線市場

6月27日,新特汽車在北京舉行“出新“主題發布會,正式發布旗下出行品牌“新電出行”。

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馬不停蹄地布局網約車出行市場,那麽對於這家成立近兩周年的造車新勢力企業,新特對於網約車市場都有哪些思考,他們的模式又有哪些不同和創新呢?

十字路口的抉擇

最近一段時間,汽車行業持續下滑,底層邏輯不斷變化,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的調整期。一方面,作為市場目前主要消費人群,90後和00後相比70後與80後的數量急劇衰減。同時隨著共享汽車、網約車以及多種出行工具創新互聯網模式的出現,很多適齡消費人群開始不再買車,他們開始使用各種各樣場景的出行服務。

這樣的雙重迭代,預示著汽車行業到了結構性轉變時期了,這種轉變時期如果車企不積極思考、創新,很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被淘汰。

發布會上新特汽車CEO先越說道:“今天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困惑,如果只是生產汽車、銷售汽車,那麽會給我們的利潤、市場競爭都會帶來巨大的挑戰。但如果在平台模式上加以創新,我們相信能夠獲得單一產品模式以外,更大的產業模式和市場空間。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推出了新特獨有的出行戰略,我們的新電出行。今年上半年,我們進行了全新的戰略布局和調整,集中推進了“電動”、“智能”、“充電”、“出行”四位一體的創新戰略布局,摒棄了傳統主機廠單一的汽車製造和銷售模式,以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迎接市場挑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先越表示,新電出行的推出,是新特汽車站在十字路口上進行的思考。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和籌備,新電出行形成了集網約車出行、新能源共享汽車、計程車、旅遊租車等服務為一體的多領域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構建了更便捷、更智能的系統化出行解決方案。

經銷+運營,開拓全新合作模式

提到出行,自然就會聯想到滴滴這家獨角獸公司,在與包括第一電動在內的媒體交流過程中,先越坦言,“新特無意效仿滴滴搭建計程車平台。我們在成都的運營是和高德計程車合作進行流量導入。新特則提供三方面支持。第一是合規的運力,第二是智能化的電動汽車出行產品,第三是引導落地的合作夥伴與計程車平台進行合作,完成一個綜合型的出行服務。有別於完整搭建一個平台,我們隻做中間兩端。一個是產品端,另一個是依托當地合作夥伴,解決合規運力的問題。目前國家對網約車的管理日漸嚴格,合規運力是比較稀缺的資源。”

據新特汽車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陳健介紹,新電出行是新特汽車全新運營戰略中的重要環節,憑借完善的整車研發體系,專屬智能作業系統,遍布全國的線下渠道資源,以及戰略合作夥伴的引入四大優勢,新特汽車創新推出了獨有的“經銷+運營”模式,為經銷商開拓了更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據介紹,在出行業務運營初期,新電出行將以網約車業務為主,隨著業務的開展,不同級別城市的加入,新電出行將根據不同的用車場景需求,開發不同的出行業務,包括同城跨城順風車、接送機高鐵、城際專線、公務專車、網約車、共享汽車以及旅遊直通車。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找準定位,深耕三四線大眾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新電出行的願景裡寫著致力於成為新汽車+互聯網出行領域引領中國三四線城市出行服務標準的網約車品牌。

為什麽專注於三四線城市的運營?

先越坦言,企業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新特這個品牌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差異化,是對於小型車市場和三四線市場的堅持。

目前主要投入運營的成都和重慶雖然屬於一二線城市,但先越表示在這兩個城市新特有資源、有戰略、有投資,能將其做成一個點,之後要做的就是以點帶面。目前新特主要的80多個門市分布在全國70多個城市,基本涵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而“面”就是依托這些三四線城市的網絡進行聚焦,將渠道變得更強大。

“成都和重慶兩個城市我們布局比較深,政府很支持,投資力度也很大,目標是做到上萬輛。到全國層面上,三四線單個城市量不會太多,前期幾百台,後期可能一千台,但我們落地的城市會很多。今年計劃要突破100個城市,後期還要下沉,明年的目標是200個,這些“面”加起來量依然很大,點面結合,整個的量非常可觀。”先越說道。

作者:鄧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