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入局出行市場混戰,新特的底氣是什麽?

布局出行是新特全新的戰略的重要一環

站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前夜,新特正在加速步伐。

6月27日,新特發布旗下出行平台“新電出行”,正式入局出行市場。

有一種聲音,認為新特有些著急了。

但事實上,新電出行為新特汽車全新運營戰略的重要環節。在本次品牌正式發布之前,公司已經花費了將近2年時間為其在經銷及運營模式上鋪好了路。

新特汽車CEO先越表示,“新特汽車進行了全新的戰略布局和調整,集中推進‘電動’、‘智能’、‘充電’、‘出行’四位一體的戰略布局,摒棄了傳統主機廠單一的汽車製造和銷售模式,以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迎接市場挑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全新打法

根據波士頓谘詢公司的報告,到2035年,電動化、自動駕駛汽車和出行三大新出行技術將瓜分走汽車行業40%的利潤;到2030年出行市場將達1.4兆美元,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出行服務市場。

但目前出行市場依然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包括龍頭企業滴滴出行也一直處於巨額虧損之中。從現在來看,單純的出行公司在未來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發展壓力,而汽車公司也在不斷進入戰局。

正因深知出行領域不易,所以新特並不準備走傳統出行平台的老路,決定另辟蹊徑採用“經銷+運營”的新合作模式為出行領域帶來更多可能。

記者了解到,新特無意效仿滴滴搭建計程車平台,其目前已投入運營的成都採用的是和高德計程車合作進行流量導入。新特則提供三方面支持。

第一是合規的運力,第二是智能化的電動汽車出行產品,第三是引導落地的合作夥伴與計程車平台進行合作,完成一個綜合型的出行服務。

在先越看來,目前國家對網約車的管理日漸嚴格,合規運力是比較稀缺的資源,也是能否運營好一個出行公司的關鍵。

他坦言,“有別於其他平台,我們依托自身產品端以及經銷合作方的優勢,可以有效解決合規運力的問題。”

目前,除了高德之外,新特與美團、攜程等高流量平台進行合作,大量流量導入到新電出行,為其知名度的推廣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在汽車商業評論看來,新電出行平台避免了出行公司的大規模資金投入,同時又可以依托各地合作夥伴、經銷商快速切入當地市場走量,以獲得現金流並提升品牌知名度,新的合作模式無疑是為目前出行市場的玩家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市場定位精準

想在出行市場這場亂戰中找到正確的生存模式,經營模式和自我定位缺一不可。

“企業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新特這個品牌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差異化,是對於小型車市場和三四線市場的堅持。”先越表示。

新電出行顯然傳承著新特整體風格:以三四線城市為主。

數據顯示,雖然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實際上我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僅有約170輛,與發達國家如美國的800輛、日本的500—600輛相比,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而未來提升的關鍵,就是廣大的縣區市場。

受限購、限行等因素影響,我國一、二線城市的汽車消費已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三線及以下城市,尤其是縣區市場正在接棒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市場,其中又以90後的小鎮青年群體為主力軍。摩根士丹利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達三分之一的低線城市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購車,高於一二線城市的比例。

此外,目前我國網約車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滲透率較小,未來需求量仍存在較大的發展。

當市場還處於相對空白階段,快速切入進三四線城市市場,新特這一步可謂走在了趨勢之前。

目前新特主要的80多個門市分布在全國70多個城市,基本涵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而“面”就是依托這些三四線城市的網絡進行聚焦,將渠道變得更強大。

新特將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希望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以低的成本擴大市場。

“新特並不指望出行業務本身能夠盈利,而是希望借此服務於汽車銷售及配套的金融產品。從內部來看,B端收入預計佔整體30%以上。”對新特而言,擴大其市場知名度和銷售才是根本。

隨著新電出行的落地,新特的“電動”、“智能”、“充電”、“出行”四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已初現成效。

2019年被視為新勢力淘汰年,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新勢力未見頹勢,不少傳統車企已顯現“體力不支”。在整體環境嚴峻的情況下,新特仍能收獲資本市場的青睞已經說明了其綜合實力得到認可。

此外,先越透露,新特將馬上將迎來B+輪融資跟投,年底或將再追加一輪全新融資。

車市寒冬,新特暖意盎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