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圖解說,從茶友的三款白毫銀針,點評福鼎白毫銀針的標準長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今天的文章,要解答一個新茶友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都是同一個年份——2018年的白毫銀針,為什麼顏色上的差別會很大呢?

隨著茶友的問題,發來的是他親手拍的、在不同的三家店裡,買到的三款2018白毫銀針的照片。

村姑陳細細看了圖片,果然,差別很大。

茶友看到的是,三種銀針的顏色差異很大,而村姑陳看到的,是三種銀針不僅顏色不一樣,連形狀也不一樣——體型,結構,都差很多。

當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的人是看不出它們三個在體型上和形態上的不同的,但村姑陳可是「二班」的,一眼就看分明了,並瞭然於胸。

迅即,跟這位新茶友一一詳解了這三張圖片當中的三種銀針的差異。並得出了結論:唯有第三種銀針,才最接近福鼎銀針的外觀標準。

聽罷村姑陳的解答,茶友說,我原來還以為第二種銀針最好。

言下之意,沒想到前兩種銀針,包括他最看好的第二種銀針,不是福鼎出品的可能性居然很大。

是的,「一班」的人來看這三款銀針,選一和選二的大有人在。至於最接近福鼎白毫銀針外觀的第三,「一班」的大多數同學們,肯定覺得是賣相最差的,是不選的。

那麼,村姑陳這個「二班」的,究竟是因為什麼,才選了三,棄一和二呢?

理由呢?

01

銀針一,如圖所示,芽頭瘦弱、細長,乾癟,像一個發育不良的毛孩子。背略彎,彎腰駝背,身體扁塌塌,彷彿被生活的千鈞重擔快要壓垮的樣子。

芽身上,白毫薄,顯灰色,稀疏,遠望白毫不明顯。好似昨夜的雨疏風驟,把它身上的白毫,雨打風吹去了一半,隻留下另一半,孱弱地貼伏在芽身上。

它的白毫,基本上不白了,稱作灰毫銀針,恐怕更恰當。

銀針一的芽頭,底色呈深綠色,綠得暗,綠得淡,綠得舊,像一塊綠色的硯台,深沉而遲鈍。

這種綠,放在三年的老銀針身上,還稍微寫實一點點。而放在新銀針身上,顯這種綠色,那就是很不協調的。

像「半老徐娘」喜歡畫的半面妝,看起來那麼突兀,皇帝氣得好幾年不召見她。

(銀針一)

(2018太姥銀針)

銀針一,是外觀最不像福鼎銀針的一款「銀針」。

在村姑陳的推測裡,它可能都不是福鼎的針,有極大的可能,來自外省。

美麗的彩雲之南,甚或西南三省交界處,據傳近些年亦效仿福鼎種樹采銀針。

這款針,細瘦如斯,白毫稀至此,芽頭灰至此,想一想「淮橘為枳」的典故,想是雲、貴、川地界所出罷。

02

銀針二,也是一款不怎麼像福鼎銀針的銀針。

它與銀針一相比,芽身的顏色,綠了很多,不再灰敗、枯朽。

整個身體,都是綠色的,是一種軍裝般的綠色,這種顏色,放在小朋友眼中,一下就能聯想到解放軍叔叔。

但是,這種綠色,仍然不是福鼎銀針的標準色。

就像黃色不是柿子成熟的顏色,橙紅才是熟柿子的標準色一樣。

並非一沾到綠,就是福鼎銀針的固定色調。這種偏黃色系的軍綠,就不是福鼎的銀針該有的顏色。

軍綠,黃綠,跟竹綠,翠綠,是不一樣的兩種綠。

(銀針二)

(2018太姥銀針)

並且,銀針二,讓人一看圖片,就感覺到它的黃綠色身體,是因為它身上的白毫太薄、太短、太細,細薄軟,連身體上的底色都蓋不住。

白毫銀針,顧名思義,白毫勝雪,白毫蓋針,看上去,白毫首先入眼才對。但銀針二,明顯是白毫短,稀,薄,細,與白毫銀針四個字的風情,一點不搭。

這種白毫,幾乎略等於無。

另外,銀針二,身材不好看。瘦,長,扁塌塌。像幾個月沒吃飽飯的樣子。

面黃飢瘦,這四個字,說的就是它。

(2018太姥銀針)

這樣的銀針,饑寒交迫的樣子,內質單薄,如何能泡出福鼎銀針那樣香滑的稠湯呢?

想來是福雲六號,或者外山的什麼茶樹的芽吧。

這種漂亮的、通體光滑的、不帶小葉殼的針,單獨的針,裸針,跟福鼎銀針,扯不上關係。

雖然它全是針,葉片少,很招普通的、不了解福鼎白毫銀針的客人喜歡,但是,村姑陳仍然要大聲申明,這真的不是福鼎針。

至於是哪裡的,鄰縣的可能性最大。

03

銀針三,一眼望去,就是福鼎的血緣。

首先,它不像銀針一和銀針二一樣是裸針,它不是祼針,不是單針,它帶著小葉殼,是福鼎白毫銀針一旗一槍的標準結構。

(銀針三)

(2018太姥銀針茶青)

(2018太姥銀針茶青)

旗,是指包裹住銀針芽頭的那片葉子——初綻的,才裂開個縫的、恰巧能護住銀針芽頭的葉片。

槍,是指銀針的芽頭——最中間的、最直的、最粗壯的、最胖的、包裹最緊實的、最飽滿的、頂尖上有個小硬勾的芽。

這是福鼎銀針的標準長相。

請各位看官記牢了。

有的時候,出於出口或者加工高端茶的需要,有的福鼎白茶大廠,會給銀針抽針,就是把小葉殼剝下來,把護「旗」給剝下來,隻留一根「槍」。

被剝了葉片的福鼎銀針,隻餘下光溜溜的身子,筆直的粗壯的身子——是一根縫衣針般的造型。

這種抽出來的純針,跟前面的兩種銀針:銀針一和銀針二,外觀上有相似之處——都沒有葉片,只有裸針。

但是,就算是抽出來的福鼎銀針,跟外省的或者外縣的針,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它更粗,更壯,更肥,更直,更飽滿,它鼓鼓囊囊,它豐盈肥碩,它白毫密布得像一層厚厚的糖霜,它的白毫,是真的白,銀白,如銀似雪,是純正的,帶著貴族氣息的尊貴白銀色。

福鼎的白毫銀針火了。

火了之後,它的近親就多了,山寨版也層出不窮。

今天一天,就看到了兩個山寨的版本,相信列位看官,還看到過更多的,更離譜的山寨銀針。

那些山寨貨,咱們就不一一詳述了。

為了不再上當受騙,請大家記住福鼎銀針的標準長相吧:

胖胖的,直直的,頭頂有小硬勾,身上白毫密集,芽身鮮綠,遠遠望去似一片白雪堆積在綠草地上。

像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