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蕃薯+胡蘿蔔」,不到半月,趕走頸椎病,連頭暈、肩麻也不見了

頸椎病是以進行性頸椎間盤退變為基礎,繼發相鄰椎體骨刺形成及軟組織病理改變,導致頸部脊髓、神經和血管的壓迫和(或)血供障礙所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總稱。頸椎病患者輕則感到頭、頸、肩及臂部疼痛、麻木,重則肢體軟弱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障礙及癱瘓。

頸椎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多。它的起病比較隱匿,病程長,治療不及時會遺留神經癥狀。該病的病理基礎――頸椎間盤退變是一個長 期、緩慢的過程,並非一日之寒。因此,要重視頸椎病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只有早預防、早發現、正確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頸椎病哪些人群比較常見?

1. 從職業上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也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群。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計算機操作人員、會計、刺繡女工、手術室護士、交通警察、教師、銀行職員、司機、長期觀看顯微鏡者、油漆工、電工、刻字工、汽車或機械修理工等。雖然這些職業的工作強度並非很大,但因工作姿勢長期不當或長期低頭,造成頸後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低頭時,椎間盤承受的內壓較大),或頭頸常偏於一側引起局部勞損,長期下去,會發展成骨與關節的損傷,最終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在59.1% 左右。

3.從年齡上講: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過多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彈性減弱,椎體邊緣骨刺形成,小關節紊亂,韌帶增厚,鈣化等一系列慢性病理改變,所以中、老年人屬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4.從頸椎上講: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狹窄、先天性椎體融合,頸胛和第7頸椎橫突肥大等,易患頸椎病。另外,咽部炎症有時也可誘發頸椎病中醫如何治療頸椎病是由諸多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通常需要患者長期堅持治療。

5.從外傷史上講:有頭頸部外傷史的患者易患頸椎病。

頸椎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1.腸胃出現問題

有不少人出現胃潰瘍但是怎麼治療都不見效果,而且還經常反覆出現潰瘍,這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頸椎的椎動脈被堵而造成腸胃紊亂的情況,所以有這個情況的人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視。

2. 猝倒

現在有一部分的人因為椎動脈受到了壓迫而造成了猝倒,這都是因為我們的頸椎出現問題而造成的,有這個問題的人很多都會被誤診斷是神經性的偏頭痛,如果長期沒有得到治療的話那就非常容易出現猝倒,嚴重了還會出現腦淤血的。

3. 嚴重的失眠

有臨床觀察發現經常有失眠還有神經經常出現衰弱的,這些人群有一半以上都是會出現頸椎病的,所以大家如果有嚴重失眠情況的一定要引起注意,別當成了單純性的失眠而讓自己錯過了治療最佳的時間。

4.面部出現萎縮

現在不少有頸椎病的人因為水動脈出現栓塞,或者是痙攣而出現面癱或者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

兩個小偏方緩解頸椎病:

山楂丹參粥

原料:山楂50g,丹參50g,粳米50g,冰糖適量。

製法:將山楂、丹參、粳米洗凈,先煎丹參除渣取汁,再放山楂、粳米,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成粥,最後放入冰糖適量即成。

蕃薯+胡蘿蔔

蕃薯是日常生活中的常客,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就經常吃蕃薯,到了現在人們對蕃薯的喜愛一直沒有改變。其實蕃薯不但是女人減肥的好助手,也是調理頸椎病的秘訣。蕃薯雖好,但隻用一物效果甚微,我們可以加入一些蘿蔔。

材料:先準備蕃薯100克、胡蘿蔔100克、大棗5~7個,將蕃薯、胡蘿蔔切成方塊,糯米用水泡發後,用1000克白開水煮開加入其他備品煮熟即可食用,早晚吃一碗。

作用:每日早晚吃一點能夠達到益氣養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連吃一周頸椎病明顯改善。

頸椎病日常注意事項:

1. 選擇合適的枕頭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習慣仰臥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臥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2. 適當增加工間休息

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3.防止外傷與落枕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目前,頸椎,腰突,滑膜炎等骨科問題,臨床上以保守治療為主,90%能得到治癒!

你還在為你的疼痛久治不愈找不到好的醫生而煩惱嗎?

你是不是花了很多冤枉錢,各種治療方法都嘗試過了仍然酸麻疼痛難忍?

如果你有疼痛的一些問題,你也可以和我聊一聊,我會給你一些方法,給你一些好的建議

陳老師微信156 3970952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