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中伏,明日大暑!

明天,我們將迎來大暑節氣,

中伏

20天(7月22日~8月10日)

7月22日入中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已經到來。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怎麼養生~??

中伏如何養生

1

健脾防暑

伏天濕熱較重,容易導致脾虛,要注意健脾護脾。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綠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適當喝些綠豆粥祛濕健脾。中醫認為,綠豆煮湯能夠消暑益氣、清熱解毒,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癥狀能夠起到治療效果。

還應該適當多吃蔬果,特別是維生素含量高的蔬果,如西紅柿、西瓜、黃瓜等。

伏氣象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也可以喝一點綠茶或者淡鹽水。

注意: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這些食物會加速皮膚對於光的敏感性,加重對紫外線的過敏。

2

麵食可作為補充人體能量首選

北方有句俗話,叫「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說的是老百姓過伏天的習俗。

伏氣象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會加快,身體大量出汗,對能量的需求增多。餃子等麵食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可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暑熱讓人們食欲不振,麵食相對好消化吸收。

吃碗熱湯麵,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注意:

麵湯,普遍含鹽較高,要少喝;

撈麵,有人愛把麵條放到冷水中沖兩次,這樣做會讓部分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溶到水中,營養流失;

炒麵,通常用油多,不建議常吃;

燜面,營養損失較小,營養均衡。

3

中伏要防病

1. 心血管疾病:一不小心要人命

每年夏天從6月開始,心腦血管疾病就進入了高發期,並且會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醫師劉馨雁介紹,既往的統計數字顯示,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2. 中暑:死亡率高達60%

夏季高溫,中暑不是什麼罕見事兒。但是!在中暑裡面,有一種最嚴重的中暑叫做「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是臨床表現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3. 面癱:空調直吹容易面癱

夏季,人們常呆在空調房,很容易導致一種夏季高發疾病——面癱!氣象炎熱,部分人選擇空調或者風扇直吹,風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現面部神經炎,即面癱病症。面癱患者常常會導致面部神經麻痹,嚴重時嘴歪眼斜。

4. 腸炎:不注意很遭罪

這段時間人體消化功能變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同時,悶熱的氣象適宜細菌的繁殖,因而腹瀉、腸炎成為「夏季」最常見的消化道系統疾病。

4

中伏按三穴

1. 百會穴:提神醒腦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按摩這裡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即可。

2. 內關穴:預防中暑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高溫環境待久了及時按揉這裡可以防範暑邪,對保護心神是非常必要的。

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點按內關穴各50次,以中暑三大症(頭痛、出汗、口乾)有所緩解為佳。

3. 勞宮穴:養心寧神

勞宮穴位於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位於中指指尖處。中醫講「心主夏,心與夏氣相通」,因此,炎夏養生重在養心,而勞宮穴也被稱為「護心穴」。

採用按壓、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進行,每穴各操作10分鐘,每天2-3次。

三伏天吃什麼

1

吃三肉

1. 羊肉:逼走體內寒氣

把羊肉這種常見的冬令補品放在三伏天來吃,其實是很有「講究」的。

現在人們貪涼,冷飲一杯接一杯,空調一吹一整天。這時疾病也來了,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

2. 雞肉:補充恢復體力

人在三伏天時,體力消耗增大,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雞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非常適宜人體消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幫助恢復體力!

3. 豬蹄:豐富的維他命

三伏天出汗多,人體中各種維生素(維他命)損失也多,這時候吃點豬蹄,可以很好的補充維生素,提高身體免疫力。

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有益成分。

2

吃三瓜

1. 吃苦瓜: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營養的關鍵和精髓!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如果發現自己身上長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2. 吃絲瓜:平痰喘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葯。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也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3. 吃冬瓜:增食慾

「冬瓜」,聽名字就知道非常適合炎熱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而且冬瓜含水量較多,還可以起到增進食慾的作用。

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3

吃三葉

1. 薄荷葉:清涼又解暑

高溫天可以適當吃點薄荷葉,比如煮綠豆湯的時候加點薄荷葉,這樣熬出來的綠豆湯,喝起來真的沁人心脾。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備用,然後榨果汁的時候,添加點薄荷水。

2. 藿香葉:有效防中暑

夏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藿香正氣水了。其實可以把藿香作為香料來使用。平時在燒菜時,加點藿香葉,可以有效預防中暑,又增加了滷菜的香味,比吃藥強多了,一舉兩得。

3. 荷葉:消暑增食慾

荷葉的清香,非常誘人,伏天食用可以增加食慾。也可以用來做綠豆湯,跟薄荷葉一樣,煮綠豆湯時放一點,增強消暑功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