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刊文:別讓塵肺病逝者背“涉嫌騙保”之名

議論風生

當地警方指控任雲凱“涉嫌騙保”的理由——塵肺病診斷造假,都已經不成立了,為什麽還不還當事礦工任雲凱以清白?

貴州3名醫生因塵肺病診斷“誤差”被抓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日前媒體又報導稱,首個被抓的礦工任雲凱,2016年7月因被指“塵肺病診斷造假,涉嫌騙取社保金”遭遵義當地警方刑拘後,雖然在取保候審期間到警方指定的貴陽一醫院重新做塵肺病診斷再次被鑒定為職業性煤工“塵肺壹期”,但直到今年5月病逝時,他仍是“戴罪之身”。

這無疑有違於常理。當地警方指控任雲凱“涉嫌騙保”的理由,原本就是塵肺病診斷造假,結果二次鑒定亦確認他有塵肺病,這還是遵義市綏陽縣警察局出具的《鑒定意見通知書》給出的結論。按理說,當初的理由已被推翻,“騙保”指控自然也難以成立,理應盡早還當事礦工任雲凱以清白。可為何事情過去近兩年了,當地有關方面仍未對其有罪或無罪給出明確結論?

“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該事件中,已故礦工任雲凱被指涉嫌騙保不僅是“證據不足”,壓根就是“理由不成立”,因此理應被宣告無罪。

但該案似乎有“從掛”的可能。據報導,涉事警方在2017年8、9月,也即取保候審滿一年時,陸續解除了對這些礦工的取保候審決定,但礦工是否有罪,是否對其移交起訴,目前仍無定論;如今,面對採訪,當地警方表示,目前案件已交由檢察院辦理,對案件情況不便多談,至於幾位礦工取保候審後近兩年仍無結論的問題,他表示“相關部門還在辦理”。

有罪無罪,懸而不決。一句“還在辦理”,也在含糊其辭中回避了要害。

而與回復之“輕”對應的,則是礦工任雲凱的不可承受之“重”。“銜冤不及洗清時”,對冤假錯案當事人來說,無異於終生難以補全的缺憾。從第二次塵肺病診斷結果出來至今那麽久,明明案情已經明晰,可任雲凱直到去世都沒等來“無罪”的靴子落地,這份缺憾也難以彌補。

詐騙罪的構罪要件,包括“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等。在此事中,就算診斷出現“誤差”,涉事礦工作為就診者,只要沒主動或配合造假就未必有責。而要證明他們有騙保的主觀故意,至少得證明那些礦工提供虛假資料並串通騙取保險基金。可從目前報導看,涉事警方並未拿出這方面的證據。

在對礦工任雲凱的“涉嫌騙保”指控缺乏法理依據,還被“二次鑒定”打臉的情況下,仍讓其背負涉罪之名,這顯然不妥。對此,當地有關方面有必要給出明晰交代,而不宜“不該抓也抓、該糾錯卻不糾錯”,更不該讓一個因塵肺病去世的礦工背負“涉嫌騙保”的罪名。

□仲鳴(媒體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