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胖≠養得好,超出這個數值,有5大危險!(附理想體重標準)

你打開了媽媽網獨家專欄

【媽媽調查局】的第 15 篇原創文章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路線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媽媽們帶寶寶見朋友,孩子長得胖胖的總會被誇可愛。

確實,潛意識的總認為小寶寶胖點就是養的好,營養豐富才會胖嘛!

寶寶養得太瘦的話,不用別人說,自己看著也會心塞,總覺得是自己沒帶好孩子似的。

寶寶肥胖不但可愛,還阻礙正常發育呢!

朋友的寶寶3個多月不能豎頭,體重已經11公斤,雖說寶寶出生就4.3公斤,已經是屬於巨大兒。

更要命的是出生後沒有母乳餵養,直接是配方奶餵養,每次吃奶180毫升以上,一哭就喂,每天總奶量在1200毫升左右。

去醫院看過後才知道是因為過度肥胖導致的寶寶大動作發育落後的結果,寶寶太胖了,動作難以協調,身體支撐不了肥碩的小腦袋。

朋友這才開始意識到寶寶是不是有點太胖了……

寶寶過度肥胖雖然看起來可愛,但是副作用也不少——

寶寶肥胖的5大危害

一、大動作發育落後

對於翻身、坐、爬、走這些大動作,肥胖的寶寶學起來就比較困難,比正常的寶寶學會的時間要落後一些。

而且即使學會了也比較笨拙,導致寶寶不願意去做,做的少了活動不足又會讓寶寶更加肥胖。

二、導致身材矮小

寶寶過於肥胖體內的性激素就會比普通的寶寶高,結果就是肥胖的寶寶容易早熟。

但是早熟的寶寶發育早,結束的也早,而且整個發育時間會比正常的短,所以身高會比正常的孩子矮一些。

三、長大後也會肥胖

有的家長覺得寶寶小時候胖不要緊,長大就好了,其實小時候就胖的寶寶,大多數長大後也會肥胖。

成人肥胖導致的不良結果就不用多說,如果不想讓寶寶長大後肥胖,就要從小控制體重。

四、全身免疫力低

胖寶寶的免疫力比正常寶寶要低,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種感染性疾病。

如果過分肥胖還會增加寶寶心、肺負擔,導致呼吸不暢(脂肪組織在咽部堆積可使咽腔狹窄)、血壓增高,重者影響心臟功能。

五、疾病風險高

大量的研究證實,肥胖可導致30多種疾病,兒童期肥胖大幅增加成年後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風險。

統計顯示,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全球兒童高血壓患病率5%左右,且逐年增加,我國201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患病率為14.5%。

孩子理想體重的科學標準

1-6個月:

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6;

7-12個月:

標準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5; 1歲以上:標準體重(千克)=8+年齡×2。

(實測體重/標準體重-1)×100%

如果超過了標準體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過了20%,則屬於肥胖。

造成寶寶肥胖的4大原因

為了寶寶快快長大,初為人父人母人爺人奶的家長們可能走過了這樣那樣的彎路——

一、能量的攝入大於消耗是引起肥胖的根本原因

肥胖的孩子一般食慾特別好,吃得越多身體越胖;身體越胖,胰島素抵抗現象就越嚴重。

為了將血糖水準降下來,身體就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孩子也就越想吃東西,形成惡性循環。

二、吃飯速度過快容易引起肥胖

正常情況下,進餐10~15分鐘後大腦才能得到吃飯的信號。

如果吃飯速度太快,就會出現雖然已經吃飽,但是自己卻沒有感覺到的情況,結果不知不覺就會多吃。

另外,進食太快,還會因為咀嚼不細緻而加重胃腸消化負擔。

三、強迫孩子多吃也容易引起肥胖

在進食量方面,只要孩子吃飽就行,不要硬性規定孩子每餐必須吃多少量。

對於偏食、挑食的孩子,要主動給孩子灌輸一些營養知識,使其了解平衡膳食的好處。

四、媽媽的原因

寶寶肥胖的原因,其實可以追溯到媽媽孕前——

媽媽的飲食習慣是否健康?

媽媽自身有沒有肥胖問題?

媽媽是用什麼方式進行分娩的?

媽媽在孕期以及分娩過程中是否用過抗生素?

產後是否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

……

這些問題對孩子造血細胞的發育,以及嬰兒初期腸道菌群的建立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了孩子今後的代謝過程。

所以,孩子肥胖的原因,不僅僅是吃的多與少,這麼簡單的標準,而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甚至要追溯到媽媽孕前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

所以養出胖寶寶的家長們,在這裡找到答案了嗎?

必要時可以去看專業營養醫師,給出適合孩子需要的營養攝入指標和減肥食譜。

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身體發育情況也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

防止寶寶肥胖,從這些做起!

一般新生兒的體重都在五到八斤之間,在一兩個月的時候可能會慢慢的增長到20到30斤,這個就是孩子的正常體重範圍。

所以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的身體重量增長比較快的話,就應該想辦法控制一下。

而到了一兩歲的時候,寶寶的體重就會維持到30斤在40斤左右,這個時候小孩子如果開始肥胖,媽媽們就要開始引起注意了。

一、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

堅持母乳、不使用消毒劑、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適當補充益生菌都會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

二、改善餵養方式

沒有添加輔食的小月齡寶寶哭鬧,很多家長認為是飢餓引起。

其實有可能是腸絞痛、受到驚嚇或該換紙尿褲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家長不應一味單純只靠餵奶來安撫孩子。

在嬰兒期增加富含纖維素食物的攝入量,母乳即是富含纖維素(低聚糖)的食物,同時適當提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千萬不要認為蛋白質的食物吃得越多越利於嬰幼兒的生長,蛋白質攝入適宜,可以預防兒童及成人期肥胖。

三、增加運動量

吃得多、運動少,孩子自然胖得快,家長要多鼓勵孩子鍛煉身體,參加體育運動。

對嬰兒來說,鼓勵孩子在清醒狀態下多趴著,趴著和爬行不僅增加運動量,而且也利於神經系統發育。

另外,外出時要儘可能多地進行戶外運動。

另外,孩子胖真的不等於健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該更新觀念,通過科學合理的養育方式,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啦!

—END—

你家有胖寶寶嗎?

別忘了轉發這篇育兒小知識~

推薦閱讀

?端午節給寶寶吃粽子切忌五件事,第三件傷害最大!

?警惕「毒奶」!哺乳期這些情況還給寶寶餵奶就是在下毒

@媽媽網親子

我們

和瓜媽一起快樂育兒

讓你成為最好的媽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