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妊娠期前後高血糖的輕鬆應對

我們都知道,處於懷孕第24~28周的準媽媽,應做糖篩查實驗。以現在妊娠期高血糖的標準劃分:空腹血糖≥5.1mmol/L,便可診斷為妊娠期高血糖。

那麼,準媽媽最關心的是:此時該怎麼樣應對呢?是不是很害怕打胰島素影響胎兒呢?

實際上,大部分準媽媽通過控制飲食、運動就可以很好的降低血糖;對於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可以使用胰島素——準媽媽們大可不必緊張,胰島素分子個頭兒大,無法通過胎盤,所以接受的外源性胰島素,自然不會接觸到胎兒,也就沒有任何影響。

畢竟,我們的目的是既要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又要讓血糖正常,達到兩全其美的目的。

具體來說,關於飲食、運動,還需要注意一些小細節。

首先來講飲食:

必須保證每天攝入食物的營養,以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的需要。不論是血糖正常的準媽媽還是出現妊娠高血糖的準媽媽,應做到規律進食、一日三餐,而不要盲目「少食多餐」,以便讓自身胰島功能張弛有度,才能穩定地降血糖。

這裡,我們也要提出一個概念,即血糖生成指數,指食物引起餐後血糖水準升高能力的一個指標。

舉例來說,同樣是100g的生大米,蒸熟後,升高血糖的水準是緩慢且平穩的;但做成粥以後,雖然總體能量不變,但吃到體內後消化很快,簡直就像喝糖水一樣,會讓體內血糖迅速升高,所以準媽媽們都不宜喝粥。

另外,也要注意嚴格控制「空熱量食物」的攝入:這類食物除了提供熱量以外,其他營養價值很低,如冰淇淋、甜點、油炸食品以及高脂肪食品等。

在運動方面

建議餐後休息十分鐘左右後,便開始活動30分鐘以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要把胳膊、腿甩開,拉伸到肌肉,有微微發熱、出汗的感覺即可。

大多數的孕婦,隨著分娩結束,血糖也會自然逐步恢復正常。那麼,是不是產後就可以對血糖不管不顧了呢?

據臨床醫學研究顯示:如果曾發生過妊娠期高血糖,那麼與普通人相比,在未來的10年、20年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將顯著升高,且有遺傳傾向。

為此,建議產後6~12周,即產後42天到3個月內,應到醫院做一次糖耐量試驗,明確自身胰島功能是否真正隨著分娩結束而恢復正常;同時,也要繼續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定期體檢,徹底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