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茶友適合喝什麼樣的白茶?請根據自身段位入手,歡迎對號入座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隨著白茶的揚名,私信裡詢問村姑陳「入門款」白茶的茶友愈來愈多。

說是詢問也不算恰當,畢竟總有自信滿滿的勇士以身探險,卻發現前方不是美景而是崖山。

一張黑乎乎的茶餅圖,伴隨激烈口吻的語句,「我剛入門,聽說老白茶很好就買了這個茶餅,太難喝了!」

好傢夥,新入門就敢挑戰做舊之王,這位新人實在勇氣可嘉。

有幾年茶齡的茶友自認能觸類旁通,自信滿滿購入白毫銀針。完全忽略了自己先前幾年飲茶的重口經歷,最後留下疑惑,「白茶,也太寡淡了吧?」

問的人愈多,回復起來也更為糾結,在某日第一千零一次對著買入做舊茶的新人解釋到手指抽筋時,終於決定將入門白茶的選擇說盡。

從茶友的類型入手,茶友可以對號入座,選擇適合自己的那個它。

《2》

茶界純小白——從新壽眉開始

茶葉這篇汪洋大海,茫茫,企圖步入茶界的人往往被浩瀚茶海卷的失去本心方向。

但如果有慧眼識珠的人選擇了白茶入門,那恭喜你,將會獲得最溫和而最淳樸的飲茶體驗。

白茶是一種工藝極其簡單的白茶,採摘茶青,萎凋烘乾,白茶即成。

故而原料和工藝的優劣在白茶中顯得極為重要。

沒有好的茶青便沒有好的白茶內質;沒有精湛的工藝,只會白白耽擱這茶青的未來。

以最簡潔的工藝成就茶最完整的風貌,這就是白茶。

那為何會向初入茶界的茶友推薦新壽眉呢?

一、適合新茶友之「新」,重在鮮爽!

品質優秀的白茶,無論新茶老茶都有其獨到之處。

著重於向新茶友推薦新白茶,是因為新白茶之鮮爽,老白茶難出其右,而鮮爽二字,正是屬於白茶的獨白書。

它的鮮爽從乾茶香氣中便可一探究竟。

一芽三、四葉的壽眉,清鬱的草木青香定是從葉片中絲絲縷縷流淌出來的,乾茶香鬱鬱蔥蔥,像是揉碎了葉片滲透而出,清鮮難言。

這是好的壽眉豐厚內質的初次體現,而後沸水沖泡,茶湯快出,這清澈通透的茶湯更是把鮮爽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說暮春時節採摘的春壽眉或是秋季採摘的秋壽眉,它們的白毫都因為上升的溫度損耗了一些,比不上白牡丹和白毫銀針。

但一杯品質優秀的壽眉茶湯,第一衝中必然可見白毫沉浮,這是屬於新白茶「鮮爽」滋味的一大來源。

密密的白毫將茶湯點染出鮮甜的滋味,盎然生機在杯中綻放。春壽眉的春意,秋壽眉的成熟馥鬱,都蕩漾著清甜。

新白茶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幾乎是它成茶後的巔峰狀態,這是新白茶鮮爽的另一來源,竹葉清香,尾調帶著悠悠的花香,每一衝的茶湯都在變化著芬芳。

這鮮爽的滋味足以掃空煩悶,人生得意,登高望遠的快慰,都在新白茶之鮮爽身上得以展現。

欲要了解白茶,喝懂白茶,非感受新白茶的清鮮沁爽不可。

二、適合新茶友之「壽眉」,性價比為王!

白茶中的產量冠軍壽眉,在春季和秋季皆有出產,故而它的價格更為親民,是初次嘗試白茶的茶友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常有財大氣粗的茶友初嘗白茶便散盡千金,購買白毫銀針,卻陷入喝不懂的窘態。

要知道壽眉枝葉橫闊的笨拙模樣下藏著的是豐厚的滋味和內涵,等著茶友細細品鑒,片片乾葉還給新茶友帶去了沖泡上的容錯率。

內質豐厚的白茶,沖泡需要謹記沸水快進快出,才不會破壞一杯白茶鮮甜的滋味,而壽眉葉片上的蠟質層相對較厚,能夠稍稍容納出水因為生疏慢了幾分的時間。

價格親民,又滋味豐厚上手門檻較低,實在是新茶友的性價比之選。

《3》

重口茶友新入門白茶——壽眉為主,新老兼嘗

喝茶,是一次味蕾和茶湯之間的配合融合。

有些茶友摯愛馥鬱花香,便不再輕易放手,雖換茶類而非高香不可,有些茶友偏愛清淡,嘗不得一丁點苦澀。

而有的茶友,味蕾長期浸泡在滋味過重過厚的茶湯裡,再給他清淡的茶湯,他是什麼也唱不出來的。

所以對於這些初次嘗試白茶,之前卻偏愛重口的茶友,最好的推薦便是壽眉,而且新壽眉老壽眉都是可以的。

有著疏朗外形的壽眉,少不得略顯粗壯的茶梗,和三四片生於其上的葉片,和較為細長的芽頭。

其中給外錶帶去「粗放」之感的粗大茶梗和舒展葉片,藏著生長所賦予的深厚內涵。

品質優秀的壽眉,往往將產區賦予的生長優勢利用得徹底。

它們拚命吸收了土壤中的養分,在適宜的溫度下享受豐沛的水汽和舒適的漫射太陽光,這些滋潤了葉片茶梗的生長,成就了藏於其中的豐厚內物質。

再加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含水量保持在標準內卻不過分流失茶葉珍貴的內質。

隻待沸水沖泡,這深厚的內質便能將一身不為人知的內涵融成一杯醇厚甘甜的白茶湯。

沖泡得宜,不帶一絲苦澀,卻恰好是在重口味的茶友能喝懂的門檻之內,還帶來醇和香甜的新體驗。

沉澱在新壽眉茶湯裡的毫香草木清香,融化在老壽眉茶湯裡的沉香葯香,都能被這類茶友的味蕾所捕捉,感受其獨有的姿態,再按內心喜好挑選更適合自己的新老風味。

心有靈犀一點通,濃妝淡抹總相宜,說的正是壽眉遇上重口味的茶友。

《4》

摯愛花香——白牡丹是最佳選擇

白牡丹,白茶中一款茶如其名的香氣炸彈。

白牡丹的採摘時間緊接白毫銀針之後,採摘標準是以一芽一、二葉為標準,它的採摘時間同樣短暫,卻是白茶中名副其實的「白月光」。

它擁有著不遜色於白毫銀針的茂密白毫,這是它擁有了同白毫銀針一般一脈相承的鮮甜滋味,而白牡丹多出的一兩葉小葉片則賦予了它層次多變的花香。

摯愛花香之人,怎麼會不沉醉於它或清雅或端莊或妖嬈的多變姿態?

僅僅嗅聞乾茶是不能完整感受它的花香的,這些固執的芳香醇類物質非得與沸水來一次金風玉露的相逢,才得以將清香流露,贈與飲茶人。

曼妙花香伴隨清雅草木香氣,在沸水的洗刷下伴隨水汽蒸騰,高揚的花香熱烈,如同赤子一般舞動自己的香氣。

蘭花清幽,梔子清甜,在這花香世界依次登場,到最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飲茶人握著茶杯辨認不得,只能暈陶陶地說一句「好香!」

這些芳香醇在沖泡的過程中,還會融入清透的茶湯,形成獨有的落水香。

但這些馥鬱的花香,需要沖泡手法來相伴。

如果是茶中小白,莽莽撞撞沖泡白茶,這白牡丹是不適合的,,新接觸蓋碗的茶友往往摸不著正確的出水手法,容易出水過慢,過慢出水易生澀,將茶中的茶多酚咖啡鹼過早、過多地浸泡而出。

但如果對自己的手法有自信的新人,可以選擇一試。

沉迷花香,怎能不飲白牡丹?

《5》

茶中老司機——白毫銀針證明格調

聽過白茶的大名,就不得不提起白毫銀針。

只在春天,只在十餘天,隻取芽頭,要求最嚴格的「十不採」。

極短的採摘時間,極奢侈的採摘標準,催生了白毫銀針這一白茶中的最強「盛光」。

無數茶友仰首凝視它耀眼的身軀,聽聞它高懸白茶界的孤傲聲名,卻少有人懂的它的寂寥,多少人附和它的珍貴只是因為它稀少的產量,多少人承認它的地位只是因為人人追捧的名氣?

只有白茶中的老饕,才能一解白毫銀針的真實內裡,喝懂它溫柔清雅的茶湯。

旁人喝白毫銀針,白毫銀針空有再好的品質,他們也只能砸摸茶湯吐出一個微弱而不確定的「甜」字,只有老饕才能懂的那是屬於毫香的鮮甜綿長,滑潤鮮香。

這是來自藏在白毫銀針筍狀芽頭內裡的小葉片的存在見證。

它們失去了生長而出的機會,卻把葉片之上的白毫保留地徹底,沸水浸透,茶湯的清甜程度拔兀而出,在白茶品類之中無人可與之爭鋒。

瑩潤的茶湯晃著微光,柔軟到令人心驚的湯感,每一次啜飲都彷彿是在染指春天的饋贈,尾調的花香絲絲縷縷,似隱若現,追在清潤的湯感背後,留下香跡無處尋的挑戰感。

清冽、鮮甜,綿長留香,稠和湯感,綿軟入喉,再多的詞語,都難以描述白毫銀針。

這是只有一首老饕才能讀懂的詩,字字句句,透齒清香。

《6》

一邊飲茶一邊翻閱私信,驟然發現有些茶友問了之後,卻固執己見,數日之後只得過來複問,往上一拉就是他同樣的問題,不免好笑。

但這些在私信裡相詢的茶友,不正說明了如今試圖飲茶、賞茶的人愈多了麽?

太姥山曾經默默無聞,如今終於得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這是白茶之幸,亦是飲茶之幸。

陸羽在《茶經》介紹太姥山時,是否想過時間會像一個輪迴,這座山峰再次走進世人的視野,留下茶香四溢。

從「永嘉縣東三百裡有白茶山」開始,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

到後來惟有山茶殊奈久,獨能探月佔春風。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