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如何看待腫瘤預防

中醫理論認為由於人體正氣不足,外邪內侵,加之情志不暢,致使機體陰陽失衡,臟腑失和,氣血失調,經絡阻滯,而引發內邪,無論是外邪、內邪,客於人體,經久不去,積而成之則為腫瘤。由此可見正氣不足是腫瘤形成的根本原因,「邪氣踞之」是腫瘤形成的基本條件,因此扶養和保護正氣,避免和減少外邪侵人,阻止和消除內邪的產生,便成為中醫對腫瘤預防的重要環節。從預防的角度看扶正防邪均屬於腫瘤一級預防的範疇。

正氣不足,指在先天、後天的某些環節上存在著不足、虛弱,整體的表現可分為陰虛、陽虛、氣虛、 血虛。從具體的臟腑而言,又可表現為某些臟腑功能的不足和虛弱,如肺虛、脾虛、腎虛等。當人體存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時,則應給予及時補養。如助陽、滋陰、補氣、養血、健脾器肺、補腎強精等。中醫常採用中藥、氣功、針灸、葯膳食補、 鍛煉等具體方法來補養人體之正氣。

邪氣分內邪和外邪,外邪是指外部環境的切致癌因素,如六淫之邪、疫癘、瘴氣等。內邪是指因體內陰陽失衡。臟腑失和,氣血失調而引起的病邪,如鬱滯之氣、瘀血、熱毒、痰濕等。對於外邪應盡量避免侵犯機體,對於內邪則需採用平衡陰陽,調理臟腑,和暢氣血等中醫方法來消除。如中藥可行氣化瘀、除濕祛痰,針灸可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氣功可調暢氣機、平衡陰陽等。

另外,情志不遂也是引起腫瘤的原因之一。情志的過度變化和精神刺激可導致氣機不暢,臟腑功能失調。如過度的緊張、思慮、憂傷、悲哀、恐懼、惱怒等均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不舒或肝氣上逆等氣機不調的現象,久而久之,則會導致氣滯血瘀、臟腑失和,引發腫瘤。因此中醫主張調暢情志,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和創傷,保持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態度,這對於預防腫瘤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健康科普,盡在一點號:中醫腫瘤小大夫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及收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