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冒必灸的4大穴位,你知道幾個?

《黃帝內徑》特彆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在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正氣相對虛弱、衛外不固的情況下,人體就會陰陽失衡,或病邪內生,或外邪乘虛而入,使人體臟腑組織經絡官竅功能紊亂,發生疾病。

可見,正氣不足是疾病,尤其是感冒發生的內在根源,正氣不足,抗邪無力,特別是肺與皮毛功能低下,衛氣虛弱,外邪就會乘虛侵襲人體,引起感冒。

4大穴位,感冒必灸!

是葯三分毒,如今抗生素泛濫成災,我們是否有更加綠色的方法來調理感冒呢?

不妨試試用艾灸來替代——操作簡單,安全有效。一般來說,感冒必灸的穴位有4個。

1

大椎(可加風門、肺俞)

大椎穴在人的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可疏風解表,尤其適合外感風寒感冒、鼻塞、咳嗽。

2

風池

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可緩解頭痛,具有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

3

迎香

迎香穴位於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間。可緩解鼻塞流涕,祛風寒,通鼻竅,特別適合調理感冒後鼻塞、流涕等癥狀。

4

尺澤(可加合谷、列缺)

該穴位於人體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可緩解咳嗽,清肺瀉火,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咳嗽咳痰等癥狀。

寒熱感冒,如何艾灸?(簡單版)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般情況下感冒可參考上面幾個穴位艾灸,但若是情況嚴重的話,就需辨證艾灸,甚至儘快就醫,就醫的同時用艾灸輔助調理,效果也是很好的。

1

風熱感冒

主穴:大椎、曲池、外關、合谷。

配穴:頭痛配太陽;咽喉疼痛配少商放血;全身困痛配身柱。

2

風寒感冒

主穴:大椎、風門、列缺。

配穴:頭痛配風池、太陽;咳嗽配尺澤;鼻塞配迎香;氣虛感冒配足三裡。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懸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肢體穴每次灸20分鐘,軀乾穴位每次灸30-40分鐘,病重可一天多灸幾次,一個禮拜休息一兩日。

不同感冒,如何艾灸?(詳盡版)

1

風寒感胃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穴位:風池、風門、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

風寒感冒(頭痛較重)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穴位:風門、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風府、太陽、印堂。

3

風寒感冒(兼咳嗽)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熱飲。

穴位:風府、風池、列缺、外關、尺澤、天突。

4

風寒感冒(身痛較重)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內疲,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穴位:風府、風門、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

風熱感冒

症見: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黃獨涕,咳嗽,咽紅乾痛,口乾渴,咯痰黃稠,舌尖紅。

穴位:大椎、曲池、外關、尺澤、風池、合谷。

6

風熱感冒(咽痛較重者)

症見: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乾痛,口乾渴,略痰黃稠,舌尖紅。

穴位:大椎、曲池、外關、尺澤、風池、合谷、少商、商陽。

7

氣虛感冒

症見:惡寒,發熱,無汗或少汗,頭痛,肢體倦怠乏力,咳痰無力,平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反覆易感。

穴位:大椎、肺俞、風門、氣海、足三裡。

8

陽虛感冒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四肢欠溫,語音低微,舌淡胖有齒痕。

穴位:大椎、足三裡。

9

流行性感冒

症見: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癥狀。

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風府。

10

胃腸型感胃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穴位:風池、大椎、太陽、列缺、合谷、關元、中脘、足三裡。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懸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肢體穴位每次灸20分鐘,軀乾穴位每次灸30-40分鐘,病重可一天多灸幾次,一個禮拜休息一兩日。

鄭重提示:以上方法,僅限於未見高燒和嚴重感染的感冒,若出現高燒、抽搐等「大熱之症」,請立即就醫,採取緊急措施進行治療!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改編而成,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艾灸匠心居公眾號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