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添加輔食?注意這些,寶寶才能長得快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等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寶爸寶媽就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裡的六個月並不是要具體到六個月後的第一天,添加輔食的時間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狀況進行靈活調整,當寶寶的身體同時出現這些信號時,可以添加輔食了:

1.寶寶的體重需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以上,至少要達到6kg。

2.寶寶能夠較為穩定地控制頭頸部(穩定豎起頭部自由轉頭,在有支撐的情況下坐穩)。

3.看見成人在吃食物會流口水、伸手去抓,有進食的慾望。

4.挺舌反射逐漸消失,咽反射開始明顯出現,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強化鐵的配方米粉。在食用一段時間的米粉後,可以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了,比如紫薯、山藥、青豆泥、胡蘿蔔泥、蘋果泥、牛油果泥等。

一次隻喂一種食物,連續吃三天,觀察寶寶的大便和皮膚情況,沒有過敏跡象後,再吃第二種。在確定沒有食物過敏以後,所有食物就可以像大人一樣混著吃了。

但寶寶一歲半前的「主食」依然是奶製品,6個月到1歲每天的奶量需要600-800毫升,一歲到一歲半平均每天400毫升左右。即使寶寶很喜歡吃輔食,依然不能一次吃太多,不然會不喝奶。

7-8個月開始,可以給寶寶添加手指食物,和寶寶手指差不多大,一捏就軟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南瓜小塊、胡蘿蔔小塊等,可以鍛煉手眼協調、練習自主進食。

1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中不要加鹽和糖,不要讓家裡的長輩用筷子沾大人的食物汁給寶寶「嘗鮮」

寶寶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盡量豐富,從最初的泥狀米糊開始,到後面的手指食物、過度到半軟狀態的家庭食物,如軟的麵條、米飯、粥。

添加輔食後,如果粑粑裡有很多原食物殘渣,比如胡蘿蔔等,證明消化無力,應該把食物研磨得更加細膩再餵給寶寶。如果發現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出現嘔吐、腹瀉、皮膚髮紅等癥狀,應該立刻停止食用,並且三個月內完全迴避這種食物。

添加輔食後出現便秘現象是正常的,除了多喂水、還可以配合添加高纖維的輔食來改善,比如菜泥、胡蘿蔔泥、也可以吃西梅泥。另外要鼓勵小寶寶多爬、多動。如果是6個月內還不會爬的嬰兒,可以讓他們躺下,你舉起他們的腳做蹬自行車的運動。對幼兒來說,把體育鍛煉融入到遊戲中(比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跳房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多觀察,少油少糖是基本的原則,其實在大人嘴裡面淡然無味的食物,在寶寶的嘴裡會品嚐出不一樣的美妙滋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