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析“收益之源”權益類資產

不少投資者最近對生財君說,自己在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時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該產品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重”,究竟哪些資產屬於“權益類資產”呢?這令不少人一時語塞。此前,生財君已為大家講解過現金類資產、固收類資產的特點和優勢,現在就為大家說一說“權益類資產”。

“所謂‘權益類資產’,一般指的是公司股票或投資公司股票的基金類產品,公司股票包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在西格爾德《股市長線投資》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從長期看,在債券、黃金、美金、股權等投資品種中,只有股權投資能夠抵抗通貨膨脹,由此可見,權益類資產是資產配置中收益的最大來源,若想讓資產組合長期保值增值並達到合理回報,權益類是其中的必備資產。

那麽,權益類資產有哪些特點呢?“三大特點需要注意。”該負責人說。

第一,權益類資產長期收益率高。

我們可以將全球主要國家的股票資產與房地產資產、10年期國債、黃金、原油、農產品以及基本金屬在1964年—2013年年長達50年的年均回報來進行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1.在所列國家中,股票資產收益率無一例外都超過本國國債和房地產回報。

2.所列國家的股票資產收益率無一例外超過黃金、原油等資產。

3.所列國家的股票年均收益率為10%左右,長期來看,股票資產能夠抵禦通貨膨脹,降低回報不足的風險。

接下來,我們再以我國主要大盤指數滬深300和中盤指數中證500,來計算一下股票類資產的收益率。

滬深300指數自2002年1月設立以來,截至2018年8月31日,複合年化回報為6.27%;中證500自2005年1月設立以來,截至2018年8月31日,複合年化回報為13.02%。綜合來看,權益類資產的平均年化回報在10%左右,與其他國家經驗類似。

第二,波動是權益類資產最重要的外部特徵。

通過上圖我們不難發現,股票指數是上下波動的,特別是在局部時間段內波動很大。例如,2005年5月滬深300指數從856點一路上漲565%至2007年10月的5688點,然後徑直下跌71%至2008年10月的1664點,短短3年內經歷了巨幅上漲和下跌。如果聚焦到個股則波幅更大。

從2014年至2016年偏股型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數據看,在2014年5月,偏股型基金存量為1.5兆,到11月基金是連續5個月的淨贖回;2015年4月,當市場出現快速上漲後,基金開始連續淨申購,3個月淨申購量達2.1兆,超過了前期存量。

2015年6月,市場急速下跌,3個月內基金淨贖回1.4兆。以上操作帶來的結果是,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滬深300指數上漲33%,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達50%,而基金投資者的整體收益是-1.7%。由此可見,短期波動難以把握。

第三,長期來看,股票指數收益曲線總體向上爬升。

通過圖2我們可以觀察到,股票指數無論波動多大,趨勢始終是向上的。股票指數向上,來源於股票對應企業的價值創造,其本質是企業利潤增長,而這期間價格之所以不停地出現波動,是圍繞企業創造利潤,投資者對企業的估值或投資情緒變化。

因此,如果我們忽略或承受波動,長期投資指數權益類資產,大概率能夠獲得上市企業的長期利潤增速。

長期來看,權益類資產收益最終體現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幫助資產組合收益達到投資者的預期目標。

那麽,投資多少權益類資產合適呢?“在這裡提示投資者兩個重要的原則。”上述負責人說,一是由於不同個體、家庭對目標和風險的容忍不同,資產配置並沒有完全標準的答案,大多數個體、家庭可參考20%—40%的區間,再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

二是投資求心安。“實際上,要把握這個度也很容易,我們可以直接假設配置股票類資產的本金第二天會出現虧損,你想想自己可否承擔?會不會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質量?”該負債人說,如果不會,說明你的配置處在大致合理的區間,你有更大的概率通過容忍正常的市場波動來換取中長期的投資收益,讓時間真正成為你投資中的朋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