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咖啡一點通 | 咖啡越濃「不一定越提神」 研磨+沖泡法才是關鍵!

播放GIF

相信很多人最早開始接觸咖啡,以及日常生活飲用咖啡,都是出於提神的需要。那麼,一早提振精神,該選哪種咖啡?喝咖啡提神,主要來自於當中的咖啡因,它可以刺激中樞神經,釋放興奮訊息,但是,為什麼喝有的咖啡比較能醒腦,有些效果卻較小?這和咖啡豆品種和沖煮方式的不同都有關係。

★咖啡豆品種差異:阿拉比卡的咖啡因較低

不同品種的咖啡生豆,所含的咖啡因有很大差異,全球有兩個最主要的經濟咖啡豆品種,分別是阿拉比卡咖啡及羅布斯塔咖啡,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較低,為0.8——1.5%,而羅布斯塔則有1.7——4%的咖啡因,相差1倍之多。

不過,阿拉比卡佔全世界咖啡產量70%以上,也是咖啡店主要的咖啡豆來源,因此,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多寡,不在於品種不同,而決定於沖泡方法了。

★沖泡方式差異:美式濾泡的咖啡因最高

許多人認為,愈濃的咖啡咖啡因愈高,提神效果當然也愈好,事實上並非如此。

著有《精品咖啡學》的咖啡研究家韓懷宗指出,每杯咖啡的濃淡取決於沖泡時加了多少水分,而不是咖啡因的多寡。在咖啡豆品種相同的前提下,包括研磨顆粒大小、沖煮方法、浸泡時間、溫度高低等因素,都能讓咖啡發揮不同的提神作用。

簡單來說,研磨顆粒愈細、浸泡時間愈長、沖泡水溫愈高,溶出的咖啡因就會愈多。

從星巴克提供消費者參考的咖啡因含量資料可看出,同樣是中杯容量,一杯拿鐵(含一份意式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平均為75毫克,但是中杯「本周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卻有260毫克,是拿鐵的3倍,因此如果一早要喝咖啡提神,選本周咖啡比拿鐵有效。

咖啡因含量比較:

●美式濾泡法

熱水沖泡,時間長達5——8分鐘,因此溶出的咖啡因最多。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檢測發現,一杯230cc的美式濾泡咖啡有115——200毫克咖啡因。

●法式濾壓法

咖啡粉浸泡在85——92℃熱水中2——4分鐘,並且經過攪拌,因此咖啡因溶出量也較高。

●虹吸咖啡

國內常用的虹吸壺也需要經過攪拌的程式,不過萃取時間只有45——60秒,因此溶出量較法壓壺稍低。

●摩卡壺

利用加熱高壓原理沖煮咖啡,滾燙熱水衝過咖啡粉,接觸時間較短,因此雖然喝起來口味重,但咖啡因含量普通。

●手沖咖啡

熱水衝過咖啡粉時間短,且沖泡過程中溫度不斷散逸,又不須攪拌,因此咖啡因溶出量不高。

●意式濃縮咖啡

利用高壓沖煮,萃取咖啡粉的時間短,僅約20——30秒,而且每杯咖啡的容量只有30——60cc,因此雖然口味濃厚,但咖啡因含量少。

●冰滴咖啡

冰滴咖啡的研究較少,一般來說,冰滴咖啡的咖啡粉浸泡在水中長達數小時,應該是咖啡因溶出最多的,但由於冰滴咖啡使用冰水沖泡,因此溶出的咖啡因反而是所有沖煮方法中較少的。

以化學的角度來揭開「咖啡提神」的面紗

當身體釋放出「腺苷」這個物質時,會讓人想睡覺。而「咖啡因」與腺苷的化學結構就像雙胞胎般的相像,所以咖啡因進入體內時,會在身體卡位,當卡好卡滿時,即使是身體釋放出腺苷,腺苷也無家可歸,因此我們就會覺得有精神!

同理,如果已經疲憊不堪再來喝咖啡,當然沒有效,因為腺苷早已先佔好位。先來後到的禮貌在身體裡也是這麼運行著!所以記得在感到疲倦前就要先灌杯咖啡,讓咖啡因先去搶位!

一天要喝幾杯咖啡才不會過量

咖啡讓人戰力提升,加上很難有人能抵抗咖啡的香味,所以很容易讓人一杯接著一杯,停不下來地酗咖啡。但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

根據相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目前針對咖啡因攝取量的建議每天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這裡幫大家換算一下,3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約是於3杯一般現煮的咖啡、或是7.5罐的碳酸飲料、或是1.5罐的能量飲料。

但因市面上大部分的咖啡因飲品份量還未標準化,所以以上換算資料僅供參考,自己的身體自己顧,自己喝咖啡時還是要計算一下攝取的咖啡因啊!

世界咖啡館地圖

一起分享咖啡世界的點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