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債券吸引力不減!外資持倉量突破2兆大關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導,日前人民幣兌美元“破7”,市場紛紛擔憂海外資金湧入中國債券市場的步伐會放緩。不過市場人士稱,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匯率“破7”影響不大,在境內外息差較高、中國債市開放步伐加快、國內債市強勢走好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債券吸引力不減。

數據顯示,境外資金連續增持人民幣債券。中央結算公司最新公布的7月債券託管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託管債券規模16951.56億元,比6月末增加528.52億元,為連續八個月增持中國債券。上海清算所最新公布的7月債券託管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機構在上清所託管債券3176.87億元,較6月末增加86.45億元。綜合中債和上清所數據,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機構累計持有中國債券20128.43億元,突破2兆大關。

此外,境外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交易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共有2085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2019年7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交易4353億元,交易量環比增長13%,同比增長18%,佔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2%。境外商業銀行和境外央行類機構交易最為活躍,交易量分別佔47%和23%。

人民幣“破7”影響不大

日前,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以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均“破7”。對此,市場紛紛擔憂,海外資金湧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速度會放緩。不過,市場人士稱,“破7”之後人民幣債券吸引力不減。投資者應該關注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

由於境外機構投資國內債券市場的主要風險在於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因此在投資國內債市時,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掉期來鎖定匯率風險,只要預期債券投資收益可以完全覆蓋對衝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外資增持國內債券。

目前境內外息差較高,投資者鎖定匯率風險之後仍有動力投資中國債券。今年中國國債收益率的降幅一直滯後於海外市場,全球債市收益率重回2016年低位,但目前中國債市收益率才剛剛達到今年3月份的低點,中外債券利差擴大,中國債券相對海外債券的性價比優勢不斷增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為128.16bp,達到較高位水準

央行在金融時報發布的答記者問中表示,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征關稅預期等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和強勢,這是市場供求和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

央行表示,從宏觀層面看,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增長韌性較強,宏觀杠杆率保持基本穩定,財政狀況穩健,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這些都為人民幣匯率提供了根本支撐。特別是在目前美歐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背景下,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貨幣政策保持常態的國家,人民幣資產的估值仍然偏低,穩定性相應更強,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資金的“窪地”。

易綱行長談人民幣匯率稱,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看,還是從市場供求平衡看,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都處於合適水準。雖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有所波動,但我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人民銀行完全有經驗、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

中國債市開放步伐加快

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速,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境外發行人數量日益增多,境外投資人投資顯著增長,外資中介機構隊伍持續壯大。目前,已有6家外資銀行取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和承銷業務資格。同時,目前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QFII/RQFII、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條渠道入市投資,有效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差異化投資需求。

2019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發布11條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涉及中國債市開放的就有三條,包括“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人民銀行、證監會將進一步推動評級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外資評級機構的業務範圍,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評級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全部類別信用評級業務。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通過市場評價取得A類主承銷業務資格,業務範圍從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同時,考慮到外資銀行境內外母子公司業務聯動的特點,將進一步在規則層面加大對外資銀行境外母公司的考察力度。該舉措正在履行相關程序,近期將正式對市場發布。

此外,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還稱,不同渠道相互分割也給同一境外投資主體在市場準入、債券過戶、資金劃轉等方面造成不便。為此,人民銀行會同外匯管理局起草了《關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並於2019年5月通過人民銀行官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於近期發布實施。

此前,中央結算公司總經理陳剛明在2019年債券年會上的致辭稱,近年來,對外開放是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和境外機構,通過多種渠道參與進來。截至2019年6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託管債券約1.7兆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其中90%為直接開戶持有。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還有提升空間。一是要引入更多境外主體參與境內市場。二是要適當放寬對交易工具的使用限制。三是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國際合作。

此外,2019年4月1日起,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正式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彭博全球指數業務負責人Steve Berkley稱,4月開始及之後每個月對應債券市值的5%將被納入指數,20個月內完成。

中國債市強勢,國債期貨創新高

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下降,中國債市近期備受資金親睞,國債期貨再創新高。截至2019年8月9日收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漲0.15%,午後最高漲至99.33元,創2016年11月29日以來新高,該合約本周累計值漲0.56%,為連續七周上漲。

市場人士稱,中國債市表現強勢,也是吸引境外資金湧入中國債市參與交易的重要原因。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交易2.1兆元,交易量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31%,佔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2%。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指出,全球降息周期、貿易摩擦反覆、國內經濟基本面的長期壓力導致市場風險偏好繼續走向保守,疊加銀行資產荒逐步蔓延,利率下行仍然是大趨勢。但從政策利差的角度看,十年國債到期收益率與7天逆回購和1年期MLF政策利率利差距離最小利差僅僅11bps的空間,因而3.0%成為10年國債收益率的一個階段性底部,要實質性“破3”仍然需要降息推動。長期來看利率已經存在下行突破3%的空間,若年底前降息政策落地可能會推動利率突破3.0%並下行到2.8%,我們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中樞區間下調為2.8%-3.2%

中金固收認為,在全球央行都降息的環境下,中國央行的降息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但即便不降基準利率,在嚴控房地產的情況下,融資需求的下降也會導致整體利率水準逐步下行。既然經濟將更長時間保持在中低速增長,那麽利率也將更長時間保持在低位。今年國債收益率回到2016年低位甚至跌破2016年低位的概率依然不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