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功能性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有什麼區別?

功能性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的區別,主要是訓練目的和訓練方法的不同。功能性力量訓練,是指通過有運動價值的複合動作鍛煉身體,目的在於提高身體執行某一行為活動的能力。

傳統力量訓練所用的動作,大多比較簡單且沒有實際的運動價值,主要目的在於提高肌肉力量和促進肌肉生長。關於功能性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的區別,詳細介紹如下:

功能性訓練更注重動作效果

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動作大多是複合動作,所表現出來的動作效果是身體多個部位肌群協同發力完成的。所以,功能性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相比,更注重各個肌群的協同能力,更加註重訓練動作表現出來的效果。

比如,在拋擲鉛球的運動中,為了使鉛球拋得更遠,需要通過全身協同發力來實現。在拋擲鉛球的準備動作中,胸部、腰腹部和腿部都處於蓄力狀態,在投擲的一瞬間,腿部跳起、軀乾彈起變直,同時胸肌發力將鉛球推出去。

在拋鉛球的運動中,鉛球受到的推力是由腿部、腰腹部和胸部肌肉協同發力,經過疊加後傳導給鉛球的。因此,在複合動作中要想使運動效果最大化,必須通過多個部位肌肉協同發力來實現。

在負荷較大的複合動作中,要想使身體表現出來的力量最大,就要盡量增加大肌群的發力,同時限制小肌群發力。比如,在搬起重物的過程中,應盡量增加臀腿部位肌肉的發力,限制腰部和手臂的發力。

手臂和上身肌肉在搬起重物的過程中不對重物做功,只是將重物的負荷傳導給腿部肌肉。這樣不僅有利於搬起重量更大的物體,而且還能避免腰部及手臂肌肉因承受的強度過大而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

功能性力量訓練的起源

功能性訓練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康復界。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由於損傷而使身體喪失運動能力的患者,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動作,可以幫助他們恢復身體基礎的運動功能。由於這些患者的運動能力不健全,不適用於傳統力量訓練,因此會採用彈力帶、瑞士球等小器械施加阻力,進行輔助鍛煉。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功能性訓練才被帶入競技體育領域。因為人們發現,傳統的力量訓練,雖然能有效提高身體局部的肌肉力量,但在比賽時這種力量卻使不出來,沒有實際的運動價值。因此,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功能性訓練對競技運動的意義。

傳統訓練更注重局部力量訓練

在傳統力量訓練中,由於都是對某一部位肌肉進行孤立訓練,因此更注重局部肌肉力量的增長情況。為了加強對鍛煉部位肌肉的刺激強度,一般會對訓練動作進行專門設計,以達到限制其他肌群發力的效果。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因其它肌群參與發力影響目標肌群的刺激效果,而且還能避免因非目標集群的參與,影響對目標肌群施加更大的訓練負荷。

傳統力量訓練動作比較單一,因此更有利於對目標肌群進行大重量訓練,所以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會更好。與功能性力量訓練相比,傳統力量訓練的鍛煉目標更加精準,因此更有利於塑造完美的身材。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功能性力量訓練能顯著提高人體的運動能力,具有更高的運動價值;而傳統的力量訓練,在提高最大力量和肌肉圍度方面,更具有優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