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池子還是那個池子,李誕卻已經不是從前那個李誕了

“池子還是那個池子,李誕卻已經不是從前那個李誕了”。

11月初,在主持人張紹剛的diss中,《吐槽大會》第三季以鐵三角熟悉的“互懟塑料兄弟情”強勢回歸。

有人這樣評價《吐槽大會》第三季(以下簡稱《吐槽大會3》),如果說《吐槽大會》前兩季的熱播是在國內脫口秀文化的土壤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讓更多人了解到何為喜劇脫口秀,(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那麽《吐槽大會3》接下來做的就是如何讓這顆種子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數據顯示,該節目自2017年1月第一期播出至今,第一季(包括春節特輯)節目累計播放量近17.7億,第二季節目播放量超過20億,被視為網綜時代國內喜劇脫口秀綜藝的代表節目之一。

但其實《吐槽大會》一路走來並沒有那麽一帆風順。第一季第一期播出的時候,節目就遇到了上線三天即被“閹割”的突發情況,而後重新上線的《吐槽大會》明顯在尺度上收斂了不少,可有質疑聲還是不斷,有人批評其丟失了吐槽的本質,有人認為節目有避重就輕之嫌、把人身攻擊包裝成“笑料”…

作為綜N代的《吐槽大會3》不但要“帶著鐐銬跳舞”還有著要完善我國喜劇脫口秀產業鏈的使命,面臨著很多的難題。

對於綜N代而言,原地踏步甚至是微小進步都會被看作是一種退步,《吐槽大會3》這次能如何突破觀眾審美疲勞,保持好笑又有趣、博得觀眾的眼球嗎?能打造出喜劇脫口秀體系生態嗎?

1 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

11月4日《吐槽大會》第三季(以下簡稱《吐槽大會3》)正式回歸騰訊影片,全新歸來的節目在內核上繼續沿襲前兩季——通過嘉賓之間的調侃,在嬉笑怒罵中傳遞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記者注意到第三季有著很多蛻變。首先是《吐槽大會3》的slogan從“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變成了“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對此,騰訊影片市場總監趙婧表示,吐槽正成為年輕人一種常態化的網絡生存方式,“《吐槽大會》前兩季用新的內容形式成功抓住閱聽人眼球,第三季節目的重點是從內容中挖掘出更多能和用戶產生共鳴的點”。

其次是節目嘉賓座次也改變了上兩季主咖與嘉賓的對峙而立局面,變成眾嘉賓弧形次列而坐,節目logo的外圍框架也從棱角分明的菱形變成了和順的圓形,主視覺海報上還增加了一只和平鴿。對此,笑果文化創始人、董事長葉烽表示,節目中的主咖、副咖在太空上不再處於對立狀態,他們距離更近,有更多互動。主持人張紹剛也笑稱這一呈現方式更“容易原諒彼此”,同時還呼應了本季節目全新的和平鴿logo涵義。《吐槽大會》編劇程璐認為,節目核心不是傷害別人,而是好笑,以及帶領觀眾從中欣賞幽默的藝術。“節目內核保持堅硬,外表更加柔順、平和,才能細水長流。”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還增加了“隔屏吐槽”環節,讓場外觀眾參與節目吐槽。一方面,這個環節的增加是對短影片日益主導的內容市場的順應,以內容生態的完善構建商業模式拓展的可能。而騰訊微視的加入也很好得印證了這一點。另一方面,短影片的形式背後是廣大的用戶和閱聽人。此外新一季每期的Talk King也交由現場觀眾投票決定,也是加強了節目與場內外觀眾、網友之間的互動。在前兩季內容被網友以多種形式改編引用實現“吐槽”日常化滲透之後,喜劇脫口秀的觀眾不滿足於以“孤獨”的狀態存在,隔屏吐槽的設定和Talk King的設定則順勢讓網友的表現直接納入節目製作流程中。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吐槽大會》是一個取巧的節目,它恰恰好把握住了當代中國年輕人的心理,卻又悄悄避開了那些痛點,不痛不癢地在你心上撓了幾下。

2《吐槽大會3》改變背後的隱喻

多元化覆蓋和編劇地位的上升

2018年,喜劇脫口秀迎來發展關鍵期。作為喜劇脫口秀本土化的典型代表,由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王牌喜劇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已經迎來第三季,而喜劇脫口秀文化作為當下年輕態喜劇的呈現形式之一,也逐步從小眾文化走入大眾視野。

《吐槽大會3》看片會現場,笑果文化創始人、董事長葉烽坦言:“喜劇脫口秀行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後需要全面而強大的行業來支撐。” 葉烽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優秀的表演者、編劇團隊、明星藝人的加入,都會推動喜劇脫口秀文化的普及與推廣。

相比前兩季李誕自嘲的“我們請來的咖不大,但提到的咖都很大”,第三季首期陣容顯得更加豪華:國民知名度較高、也頗具槽點的王力巨集擔任主咖,(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其余幾位吐槽嘉賓既有能勾起一代人青春記憶的歌手陶喆、又有今年憑借熱門網綜迅速躥紅的王菊。臧鴻飛是《吐槽大會》的常客,他常常成為大家的吐槽對象,為節目貢獻了不少笑料。

記者據悉,第三季會進一步嘗試激發出更多圈層文化之間的碰撞,未來的主咖中也會出現文人學者、行業達人、跨領域人士等多樣的身影,而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加入分享行業背後的故事,比如王珮瑜便是首期節目的“專業擔當”,用“吐槽”的方式推廣京劇藝術。

在圈層不斷細分的當下,《吐槽大會》的多元化覆蓋也使更多小眾文化有了近距離接觸大眾的機會。同時,各領域的代表者跨界吐槽,也將推動第三季《吐槽大會》的跨圈層裂變,進一步擴大喜劇脫口秀文化的影響力。

在被問及與前兩季節目有何不同時,編劇程璐表示:“因為有了兩季的經驗積累,越來越知道節目的命脈在編劇手中,編劇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同時,針對如何保持節目的新鮮度,葉烽直言:“每個槽點的表達方式都是新的,時間、生活在變化,編劇個人狀態也在變化”,也正是這樣潤物細無聲的變化帶給了節目無盡的生命力和新鮮度。這也意味著編劇的話語權的地位正在提升。

記者發現鈦媒體《多少個“李誕”才能拯救中國喜劇》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描述了脫口秀編劇如今的地位:在《吐槽大會》走紅的前前後後,笑果做的事都與脫口秀等年輕化喜劇有關。從《脫口秀大會》、《周六夜現場》到線下演出品牌“噗哧”,越來越多的脫口秀演出被排上日程,越來越多像李誕那樣有趣有料的編劇走向了台前。

3 中國喜劇脫口秀產業鏈的完善之路

其實喜劇脫口秀文化在國內早已有之,從2012年《今晚80後脫口秀》的試水,到衛視平台推出的各類演講類節目,再到《吐槽大會》,喜劇脫口秀的“陣地”從電視台逐漸轉移至互聯網,並在網絡上引發更多共鳴,受到大批年輕閱聽人的喜愛。此後,《脫口秀大會》等同類型節目如雨後春筍,涉及的閱聽人範圍也越來越廣,喜劇脫口秀開始從小眾文化走向大眾視野。

《吐槽大會》通過前兩季的鋪墊,讓喜劇脫口秀概念在娛樂產業與大眾市場的普及,明星與公眾都接受了吐槽這種表達方式,逐漸從玩笑與幽默的外殼下剝離出吐槽表達的另類的真實與善意,並開始從一個旁觀者或者被消遣者變成一個參與者、創作者。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吐槽大會》第三季的開播和喜劇脫口秀線下活動的配合,更加意味著我國喜劇脫口秀行業生態正在朝著可喜的方向向上發展。

“在中國,喜劇脫口秀藝術太新了,它還在不斷成長。”葉烽認為,國內脫口秀編劇和表演者還很缺乏,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吐槽大會》中明星嘉賓的喜劇脫口秀表演大多還需依靠編劇團隊來創作。(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不過,三季節目下來,明星也開始主動寫段子,“越來越多的明星可以自己創作好的脫口秀內容,喜劇脫口秀未來或將迎來井噴式爆發。”

(文章來源於:麻辣娛投摘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