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付熊孩子,中醫有攻略


和往常一樣,我在清晨踏上了去公司的車。

公車搖搖晃晃,一點困意又湧上我的心頭

還好今天公車比較安靜,能稍微休息一下也是極好的~

「叮咚~ 世博園站到了,上下車的乘客請注意安全~」

「媽媽,你看,有很多叔叔阿姨都在車上!」

居然是個熊孩子!

「孩子,快找地方坐」

「可是我要看小豬佩奇!」

「先坐下再看,聽話」

「不嘛不嘛,我現在就要看,就要現在!」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真拿你沒辦法,給你給你」

熊孩子抱著手機,開始看起動畫片。

我心想,這下該安靜了吧......

「媽媽你看佩奇跑起來太好玩了,我也要跑!」

就這樣,清晨休息的小願望,被熊孩子的鬧騰徹底毀滅。

為什麼小孩這麼能鬧騰,就不能消停一會兒嗎........

相信你也被熊孩子這樣折磨過......

為什麼熊孩子會這麼熊?!

從中醫角度看兒童多動

其實在中醫看來,多動是一個陽氣不足的體現,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請出我們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了:

《黃帝內經》指出:「陽屬動,主靜」

如何理解「陽屬動,主靜」呢?

「陽屬動」比較好理解,假如一杯熱水和一杯涼水同時倒入墨汁,在熱水中墨汁運動一定快,這個熱水的溫度就可以理解為陽氣,符合「陽」的信息,就會天然的有一種動的特性。

而小孩子多動,主要體現在「陽主靜」的問題。

舉個例子:當一個電磁鐵通上電後,會將鐵粉吸附在上面,這時可以理解為「靜」的狀態。

當失去電能或者電量不足時,鐵粉就會掉下來,這裡的電能與電量可以理解為「陽氣」。鐵粉要想吸附在電磁鐵上,就離不開電量「陽氣」。

因此歸根結底,多動的小孩子根本原因還是陽氣不足。

陽氣怎麼會不足呢?

說到陽,可能人就會說了:大家都在說小孩子都「純陽之體」,怎麼就陽氣不足了呢?

其實,小孩子正在長身體,按照邏輯推理也不會是「純陽之體」。

純陽之體說的是一個結果,就像一棵參天大樹。

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就好像小樹苗,只能說是稚陽之體,小樹苗還沒長成參天大樹,怎麼會是純陽之體呢~

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

谷氣竭,命乃絕;胃氣一敗,百葯難施。

因此,良醫治病,當時時重視保養胃氣!

可見我們身體的能量都是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得到的,如果脾胃功能弱了,身體的電池也會一直是「虛電」的狀態。

在黃帝內經中關於十二經脈的描述中,說到陽明胃經的主病時有雲:

是動則病...病至則惡人與火...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

啥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胃病了,就討厭人和火;想關上門閉上窗一個人呆著;

甚至有人有時還想上到高處放聲高歌,不夠爽,還得脫了衣服邊跑邊唱......

所以小孩子多動,話多,甚至自閉症,都和脾胃功能有關。

脾胃功能差的表現除了以上說的,具體的表現還有:

①食慾差,挑食

②小肚子鼓

③便秘或者大便先乾後稀

④喜歡跪著玩

咦?不是說脾胃功能差的孩子會多動,怎麼跪著玩也能說明陽氣不足了呢?

這時候得請出我們金光閃閃的《黃帝內經》了: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中說道: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別入跟中,以上腨內.......

是動則病.....坐而欲起....氣不足則善恐。

其實孩子喜歡跪著玩,是因為壓著小腿覺得很舒服,就像有的人喜歡翹二郎腿一樣。

我們都知道「腎主收藏」,所以腎氣偏弱必然導致身體「藏」的功能變弱。所以在外的體現則為「躁」,總是坐不住,總想動,即便強行控制了肢體,心裡也還是覺得不對勁。

在內的體現則是心態上的「燥」,心裡總是煩,甚至總想著喝點涼的。這些情況都是因為腎氣不足導致「收藏」出了問題。

如何應對呢?

這時候就一定要提到我們的「神器」大米湯了~

大米湯,最能和胃氣,可以被身體充分吸收,能快速的補充津液,有效補充「電量」。

平時在煲粥煲湯的時候,可以加一些陳皮(橘皮)恢復胃氣水準,防止滋膩不消化。

妙用經方:

1.食欲不振—外台茯苓飲

外台茯苓飲原方:

茯苓三兩 人蔘三兩 白朮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四兩

參考劑量:

①如果按照一兩等於15g:

茯苓45g 紅參30g 炒白朮45g 枳實30g 橘皮45g 生薑60g 一劑

②如果按照一兩等於5g:

茯苓15g 紅參10g 炒白朮15g 枳實10g 橘皮15g 生薑20g 一劑

【方解】

外台茯苓飲

我們講脾胃主運化吸收,一般情況下脾、胃功能不分開。但並不是沒有區別哦。脾主的是運化,負責人的食慾。所以人沒有食慾說明脾的功能下降。胃主的是消化腐熟水谷,所以吃了東西感覺不消化說明胃的功能下降。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是有食慾但吃不下,而有些人是沒有食慾但能吃的下。

外胎茯苓飲方中紅參,白朮、茯苓可以側重幫助恢復脾的功能,而枳實、生薑、橘皮側重幫助胃的消化吸收。

2.恢復脾胃功能——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原方

桂枝三兩,白芍六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炙甘草二兩,膠飴一升

參考劑量:

①如果按照一兩等於15g:

桂枝45g 白芍90g 生薑45g 大棗12枚 炙甘草30g 生麥芽90g

②如果按照一兩等於5g:

桂枝15g 白芍30g 生薑15g 大棗12枚 炙甘草10g 生麥芽30g

【方解】

建中,即建立中焦脾胃,恢復脾胃的功能。

脾胃是後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

所以恢復了脾胃功能,解決了源頭上的問題,就好比是恢復了掙錢的能力。

同時方中有飴糖、大棗、炙甘草等甜味劑,可以保水恢復津液。

熊孩子的熊,有因可循。下次再見到熊孩子,告訴ta爹媽:這是病,得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