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刀哥說茶:打假老班章,是「殺雞儆猴」還是「敲山震虎」?

1.打假老班章事件

這兩天茶圈子裡的新聞最火爆的莫過於「打假老班章事件」了,朋友圈裡轉發、亮圖、評論、吐槽的茶友此起彼伏,長久不能消停。

是什麼新聞引爆了朋友圈?

事件:

12月18號下午,猛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猛海縣某茶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茶廠倉庫、加工車間中堆放有外包裝上標註「班章」「老班章」「班章古樹」字樣的茶葉產品7種。

該茶廠負責人當場未能提供茶葉原料供應產地的相關證明,且無生產加工記錄。猛海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以該茶廠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定為由,對以上茶葉產品、內飛、包裝棉紙、燙字模具以及外包裝殼進行查封、扣押。共查扣茶葉產品7款,392.5件,合計4662.5公斤,目前案件正在查辦中。

據稱:

這是西雙版納州猛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會議精神,這是此次「專項行動」的第一起違法案。

莫非:

向來不平靜的普洱茶界在2018年底預示又有大事要發生了?

2.假老班章的背景

茶葉打假由來已久,參考以往的「打假茶」案例,有以次充好、有商標侵權、有過度包裝、有農殘超標…最終無一不是以個案草草了結,鮮有引起茶界震動的。直至去歲方舟子攜數十萬擁鱉之勢,舉「普洱茶致癌」之蠱惑人心招牌打假普洱茶,一時茶界掀起不小波瀾,卻因方某人有碰瓷之嫌而引發茶界眾怒,群起而攻之,事件立馬平息。

而此次「打假老班章事件」,更像是一次雲南茶界自揭瘡疤的清理門戶行為,目標直擊普洱茶行業最大痛點,扒開業內人士心照不宣的普洱茶痼疾,大有「拔出蘿蔔帶出泥」的味道。

對於假冒普洱茶,消費者們最為詬病的有兩類:一類是假老茶;二類是名山古樹茶。

長期以來,因為相關標準缺失,市場監管鬆懈,致假老茶、假山頭茶線下線上鋪天蓋地橫行泛濫,別說消費者,便是很多專業人士亦難以甄別。

現今流行名山古樹茶,打著「老班章」、「冰島」、「曼松」、「昔歸」等山頭茶包裝字樣的茶品層出不窮,全國大大小小茶葉批發市場,試問哪家茶店沒放幾餅這樣的招牌茶來充門面,個中真假,隻怕茶店老闆亦難說心知肚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要想全力整頓,談何容易?

亂市愈演愈烈,不打不行,無奈之下,只能從源頭抓起,槍打出頭鳥,老班章不是號稱「茶王」麽,如果是「殺雞儆猴」,那它便是那隻雞了!

對於不幸落馬的「猛海縣某茶廠」,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兔死狗悲,也許,下一隻雞便是冰島了,隻不知道下一個落馬的倒霉蛋又是誰?

3.打假的意義何在?

此次打假的目的很明白,「西雙版納州猛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會議精神」,即是讓消費者能夠放心購買到貨真價實的普洱茶,相比痼疾難消的假老茶,以曬青毛茶原料為主導的假山頭茶,打起來更容易些,自然,假老班章們便成為重點打擊對象了。

打假過程中,版納州猛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商家提供「茶葉原料供應產地的相關證明和生產加工記錄」,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以往做茶慣例,客戶們從未對商家有過這方面的要求,市場監管者也一向對商家原料的管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故突然襲擊之下,商家措手不及是意料之中的事。商家看來,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也許被查處的茶品是貨真價實的老班章,但從監管者的角度出發,沒有相關證明和記錄,你確實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如果此次打假老班章,監管部門先以「殺雞儆猴」立威,意在「敲山震虎」,表明打假決心,讓商家廠家認識到,原料來源必須真實可靠,杜絕參加充數和冒名頂替,讓消費者明了原料有出處,工藝合法規範,能夠放心購買普洱茶。從長遠看,這對消費者和相關從業者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好處,但由此引發的麻煩問題和震動可能波及整個普洱茶行業的發展,比如:

如果監管部門打假的力度和決心稍有動搖,如果光打雷不下雨,沒有具體的配套措施頒布,或者光拍蒼蠅不打老虎,打假難已服眾,打假行動最終流產也是預料之中,結果是:作假者必然我行我素,假茶依然源源不絕,難以撼動。

對原料來源的管控如果僅僅以一紙證明來判別,那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便會反覆上演,各種潛規則和腐敗現象也難免滋生,打假行動流於形式,原料的來源依然可疑,甚至出現有些「假老班章」還有各種證明來表清白的鬧劇,打假的初衷蕩然無存,還陷入有人為假茶保駕護航的可怕局面。

有些大品牌的高端茶品包裝表面,雖然沒有指名道姓標上「老班章」、「冰島」等山頭茶文字,但在其說明書(內飛、大票)或廣告宣傳中卻有意無意地出現了「班章料」、「冰島五寨」等內容,這樣打擦邊球的行為算不算違法違規,監管者又如何查處?

即便此次打假行動全面鋪開堅決執行,從業人員也肯與配合,以後做茶嚴格把控原料和工藝關口,那麼請問,但在此之前早已流通於市場的大量打著「老班章」等旗號的「三無產品」,監管部門又該讓他們出示什麼證明?

總之,此次打假行動,不管是「殺雞儆猴」還是「敲山震虎」,第一槍已打響,儘管行之任重道遠,也算為從業者敲響警鐘。亂世用重典,冤假錯案在所難免,惟願同行約束自律,謹慎從事,別再枉撞槍口,成為第二隻不幸的雞或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