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娃發燒怎麼判斷?如何退燒?2招判斷,2類用藥統統搞定

終於!孩兒們開學啦,爸媽們的苦情大片《暑假》殺青啦!

要說還是開學好,寶寶漲知識,爸媽又省心!可最近,科大大卻聽到不少有關寶寶「開學」的糟心事兒:

「我家娃,剛一開學就發燒了。」

「可不是嘛,我家娃也是,都已經請了2天假了。」

「我聽說,是隔壁班小朋友細菌傳染導致的。」

正所謂:寶寶病在身,爸媽痛在心啊。別急,善良熱心的科大大已經在快馬加鞭的趕稿啦......

發燒對寶寶危害大嗎?

娃一發燒,爸媽們就誠惶誠恐,生怕娃聰明的小腦瓜被燒壞了....這件事兒,科大大有必要來說道說道:

首先,發燒是癥狀,不是疾病,一般是不會引起大腦或神經系統損傷的。

其次,寶寶偶爾發燒並不是壞事兒,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呢.....

與其一味的焦慮,爸媽不如先學會判斷:「什麼情況下,娃才算是真的發燒了?」

?看體溫計

?判斷體溫

當寶寶腋溫達到 37.5°C時,就屬於發熱啦。

低熱:37.5°C--38°C;

中等熱:38.1°C--39°C;

高熱:39.1°C--41°C;

超高熱:超過41.1°C。

?選用體溫計

?精神狀態

發熱的24-48小時內,如果娃活蹦亂跳的能吃能睡,只是溫度計上顯示低燒,爸媽不妨先觀察觀察;

相反,如果娃精神狀態很差,睡不好也吃不下,爸媽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不吃退燒藥,也能退燒嘛?

當寶寶腋溫低於38.2°C時,可以先在家物理降溫,每半小時檢測體溫,直到退燒。不過,物理降溫,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哦:

?少穿衣蓋被

?寶寶都渾身發抖了,怎麼還讓減衣服呢?

在這裡,科大大要強調:寶寶發抖往往並不是真的冷,這只能說明,他的體溫還在不斷升高。

在適當提高室溫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穿衣蓋被,有利於寶寶皮膚散熱哦。

?液體攝入

?衣服也減了,可退熱效果怎麼就不明顯呢?

要想退燒走捷徑,最顯著的方法就是:給娃喝水。少量多次的給寶寶喂水or餵奶,增加體內水分,否則就算用了退熱葯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哦。

另外,像蓋被捂汗、酒精擦拭、冰袋這些方法,統統不可取!

選退燒藥,有講究

「那什麼情況下,就要給寶寶吃退燒藥了呢?」

一般來說,當腋溫高於38.2°C時或因發熱出現不舒適和情緒低落時,可以適當給寶寶服用安全的退熱藥物。至於退燒該吃什麼葯?以什麼形式給葯?至今都是令爸媽們困惑的難題......

?首選品牌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乾問題詢證指南》建議的兒童退燒藥就兩種:「布洛芬」(如:美林)和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

?服藥劑量

(圖片來源:美林產品外包裝)

有很多爸媽存有顧慮「娃吃了退燒藥,退燒效果怎麼不明顯啊?是不是給的劑量太少了?」

如果爸媽們覺得上圖常用的給藥劑量少,寶寶退燒不見效,也可以試試下面這種演算法:

就拿布洛芬(美林)舉例:

它的日常用量為:每次每公斤體重5-10毫克。

假設寶寶體重10公斤,每次能給到最高的劑量範圍是100 毫克(計算方法:10公斤*10毫克=100毫克)。

我們再來看一下美林藥物的濃度:

假設美林藥物說明書上顯示濃度為:每毫升20毫克(不同廠家不同包裝的濃度不同)

計算方法:寶寶最高劑量100毫克 ÷ 20毫克(美林藥物的濃度)= 5 毫升。

因此,美林劑量對於一個體重是10公斤的孩子來說,每次的劑量應該是 5毫升。當然,如果有醫囑,最好還是按照醫囑執行。

對於三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將葯(美林)裝進滴管內給寶寶服用;

而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把葯放入量杯裡服用,以便給葯精準。

?給藥方式

不論是布洛芬(美林)還是對乙醯氨基酚,科大大均推薦口服給葯。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2種葯只要單一用藥即可,不要交替服用哦......

發燒其實是每個寶寶成長中都會經歷和面對的,家長在給寶寶降溫的過程中,一定要挑選醫生和家長信賴的退燒藥,比如美林和泰諾林。

使用退燒藥時也要嚴格遵循藥物說明,遵循醫囑的使用劑量和次數。

寶寶生病,最依賴的往往就是爸爸媽媽們了,他們生病時難受和委屈,都需要你們的照顧與陪伴……

願每一位父母,不僅能成為寶寶生病時堅強的後盾,也能學做一名具備醫學常識的爸媽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