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發燒面面觀

寶寶患病發燒雖是常有的事,但還是常看到有媽媽一發現寶寶發燒就驚慌失措,吃的、塞的、貼的退燒藥統統用上,還匆匆忙忙帶寶寶去醫院,請求醫生立刻把寶寶的燒退下來,甚至不惜打退熱針和吊水,真的有必要嗎?來看看身為藥劑師的媽媽是怎麼說的吧。

發燒不全是壞事

發燒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種癥狀表現,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

當外來的病毒或細菌等致病微生物入侵人體時,人體會調動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的這些致病物質。在這個過程中,人體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上調,導致發燒。從這個意義上講,寶寶發燒不完全是壞事,是寶寶在調動自身的能力清除致病的外來物質、促進自身恢復健康的一種手段。

腋下超過38.5℃時,才考慮使用退燒藥

給寶寶測量體溫時,一般不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因為一旦溫度計破碎,裡面的汞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傷害。通常推薦使用電子體溫計。中低熱(腋下溫度低於38.5℃)對於寶寶的疾病恢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此不主張使用退燒藥強製退燒,應首選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寶寶身體散熱,以緩解寶寶的不適感覺。

一般腋下溫度大於38.5℃時,才考慮給寶寶使用退熱葯,以避免體溫迅速升高至高熱狀態而導致高熱驚厥,同時避免持續高熱對人體造成的高代謝、高耗氧、胃腸功能減弱。

寶寶感冒發燒 體溫反覆是正常現象

寶寶發燒感冒80%~90%是由於病毒入侵身體引起的。對於病毒性感冒的治療,目前沒有特效藥,通常病程7~10天,身體會自主清除病毒,家長們需要耐心等待寶寶身體自愈。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體溫會出現反覆,時高時低,尤其是夜裡容易燒起來,通常反覆3~5天,這是常見的現象。如果這種反覆發燒不影響寶寶的精神狀態,超過38.5℃時吃退燒藥能把溫度降下來,降下來後寶寶照常吃、喝、玩耍,家長們大可不必為此驚慌。

特別提醒 38.5℃以上服藥,只是參考

我們說體溫38.5℃以上需要服用退燒藥,這裡的38.5℃只是個參考值,更重要的是看寶寶有否不適表現。有些寶寶可能沒燒到這個溫度就已經很疲倦、很沒精神了,這時也需考慮給退燒藥緩解不適;而有些寶寶可能體溫已經超過這個數值,但精神狀態依然很好,家長也可以觀察一下再給退燒藥。無論使用哪款體溫計,家長們不必糾結一定要加零點幾度或減零點幾度。是否給退燒藥需要根據量出的數值結合寶寶的精神狀態來考慮。

腋下未超過38.5℃時 建議物理降溫

對於腋下溫度低於38.5℃的發燒,如果寶寶精神狀態還好、只是發燒沒有其他癥狀的話,建議呆在家裡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手段包括使用退熱貼、洗溫水澡和溫濕毛巾擦拭。

使用退熱貼 退熱貼的主要成分是親水性的高分子凝膠和薄荷油,通過人體皮膚和退熱貼之間的傳導散熱、蒸發散熱以及汽化吸熱等方式帶走人體熱量,從而達到降低身體局部溫度的目的。

洗溫水澡 洗溫水澡是全身物理降溫的一個很好的手段,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一般建議水溫在35℃~37℃ 間,調整好浴室和室內的溫度,不要有太大的溫差,如果室內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洗完澡要把寶寶擦乾再抱出浴室。

溫濕毛巾擦拭 用37℃左右的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擦拭部位包括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降溫原理是讓皮膚血管擴張,讓體內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而且溫濕毛巾擦拭後留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嬰幼兒體表面積大,溫濕毛巾擦拭的退燒效果比成人要好。

需要避免的兩種降溫法

● 酒精擦浴

避免使用酒精擦拭的方式給寶寶降溫。因為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不強,酒精很容易透過皮膚吸收入血液,導致寶寶酒精中毒。

● 「捂汗」

由於寶寶的汗腺還沒發育完全,要避免多穿衣服「捂汗」,因為寶寶散熱的主要方式不是通過出汗,而是應該通過減少衣物、多喝水、多吃奶、促排泄的方式幫助寶寶散熱,否則可能會造成寶寶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反而使得體內熱量迅速聚集導致高熱驚厥。

兩種常用退燒藥詳解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以及各國兒科醫生廣泛使用的寶寶退燒藥就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 對乙醯氨基酚

退燒首選,適用於3月齡以上的寶寶

「對乙醯氨基酚」這個名字可能有些媽媽會陌生,泰諾林這個藥名很多媽媽知道,對乙醯氨基酚就是泰諾林的有效成分。

兩種規格,避免混淆

泰諾林在中國市場上有兩種濃度規格:混懸劑和混懸滴劑。混懸劑的藥物濃度是160mg/5mL,混懸滴劑的藥物濃度是500mg/5mL。中文的說明書裡,都只是標準了一歲以上寶寶服用的量。但在國外,3月齡以上的寶寶選用這兩個濃度的都可以。一般出於服藥體積大小的考慮,我們推薦一歲以下的寶寶選用混懸滴劑,一歲以上的寶寶選用混懸劑。這樣,濃度高的規格給小一點寶寶喂的毫升數相應就少一些,方便餵食。

值得注意的是,兩種規格的同種藥物在藥品市場同時售賣存在一定的風險,容易給錯劑量,因此去年六月,美國FDA就已經要求泰諾林生產商在美國市場上將這兩種規格統一成160mg/5mL,以避免給錯劑量產生的用藥差錯。

在中國市場上,這兩種規格的泰諾林還都有賣,家長們若想在家裡備泰諾林的話,建議隻備一個規格的,不要兩種規格同時備在家裡。

避免相同成分的藥品疊加服用

對乙醯氨基酚合理劑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過量會造成肝損傷。常用的治感冒的復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成分,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如果寶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的同時,也在服用復方的感冒藥,就很容易因為重複用藥導致對乙醯氨基酚過量,因此服藥前要仔細核對成分,避免相同成分的藥品疊加服用。

對乙醯氨基酚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4 小時一次, 每次15mg/kg,一日最多4次。

● 布洛芬 適用於6月齡以上的寶寶

蠶豆病寶寶(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無效的寶寶,可以考慮使用布洛芬退燒。媽媽們熟知的以布洛芬為有效成分的葯是美林。

布洛芬退燒作用比較強,退燒過程中會導致寶寶大量出汗、脫水,因此美林退燒不適用於有脫水癥狀的寶寶。同時,布洛芬通過腎臟排泄,腎臟功能不好的寶寶也要謹慎使用。布洛芬不良反應包括可能會誘發哮喘,對於有哮喘的寶寶應慎用。布洛芬按照推薦劑量使用通常是安全的,但過量容易造成腎損傷。

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6小時一次,每次10mg/kg,一日最多4次。

● 兩種藥物的交替使用

在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比如說對乙醯氨基酚用了2小時後燒沒退,而對乙醯氨基酚最小給葯間隔是4小時,這時只能用布洛芬來交替。兩葯交替使用的時間間隔最小為2小時。

但是,當一日只需服用兩三次葯就能退燒時,我傾向選擇單一藥品,因為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給藥劑量不同,藥物的濃度規格也不同,兩種葯交替使用存在給錯劑量的風險。比如本來想交替給對乙醯氨基酚,結果拿錯了藥瓶,又給成了布洛芬,那布洛芬就容易給過量了。

● 攝入足夠體液,才能更好發揮退燒藥作用

降低體溫需要通過增加人體的散熱來完成,主要是通過皮膚髮汗、尿液排出等完成。所以,即使藥物選擇正確,劑量使用恰當,要達到理想的退燒效果,必須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不然退燒藥就不能發揮很好的退燒作用。

但通常因為身體不適,給寶寶補充水分是件不容易的事,常有家長抱怨給孩子喂不進去水。如果把喝水的過程變得富有童趣,寶寶接受起來也容易。我來支幾招:1.使用喂葯的滴管,耐著性子一管管喂;2.使用不帶針頭的針管,和寶寶一邊玩注射的遊戲一邊把水注到嘴裡或者家長和寶寶各倒一杯水,做一個小遊戲就和寶寶乾一杯;3.大點可以用吸管的寶寶,不防給一杯水再給寶寶一根他所喜歡顏色的吸管。多變換花樣,多喝水就行,兌點兒果汁調味也行,只要把水喝下去,往往可以避免點滴。

關於寶寶用藥的兩點提示

● 選擇藥物給寶寶退燒時應避免下列不適用於兒童的退燒藥:阿司匹林(除外川崎病)、尼美舒利、安乃近、去痛片。

● 用藥物給寶寶退燒時,首選口服藥物,不要使用退熱針。寶寶退熱針使用的是安乃近、復方氨基比林等藥物,雖然可以達到迅速降溫的目的,但是這類藥物可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嚴重副作用,常見的有大汗淋漓,可以引起虛脫,甚至發生休克,有過敏體質的孩子會產生葯疹、蕁麻疹,甚至發生嚴重的大皰性表皮鬆解症,還有釀成顆粒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及寶寶生命。

早在80年代初,我國就已將安乃近、氨基比林列為淘汰藥品。世界衛生組織(WHO)綜合各國有關資料,早就向廣大家長和兒科醫生提出建議,寶寶發熱不要注射退熱針!

專家提醒

以下8種情況,需立即就醫

● 3月齡以下的寶寶發燒,即使是低燒也要及時就醫;

● 高熱40℃以上持續24小時,少尿或者無尿;

● 低熱持續4天以上;

● 發燒引起抽搐;

● 劇烈嘔吐或者吞咽困難;

● 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 精神差、活動力低,甚至昏睡;

● 燒退24小時後體溫又復升高。

文|冀連梅(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劑師) 編輯|平燕婷 美編|王德華

本文摘自《時尚育兒》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安裝該雜誌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