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期”進口食品一折特賣,灰色地帶還是新時尚?

全文共5147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整個食品行業對“臨期”二字諱莫如深,線上平台、線下門市都更願意用折扣、促銷、尾單、清倉來替換“臨期”。

臨期食品回收是一門低調卻賺錢的“灰色”生意——返廠翻新、拆掉預包裝改售散貨、賣去餐廳食堂等需求大、消耗快的渠道,都不是新鮮事。

世界範圍內,吃臨期食品、減少食物浪費正成為一種時尚。關鍵是讓顧客買得明白,食品廠商、經銷商和供應商賣得坦蕩,不再遮遮掩掩。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文 | 南方周末記者崔慧瑩

南方周末實習生 彭琪月

31瓶意大利、法國進口紅酒,折後才一千元出頭。一位女士不斷叮囑店員,把酒裝箱搬上自己的奔馳車,“我要帶去五星級酒店宴客的,口感要好些。”

這家位於北京市區的進口食品特賣店內,花花綠綠的零食、酒水堆得像小山。因為臨近保存期限,這些遠渡重洋的“高級貨”被賣出了“白菜價”:網上售價8元一盒的泰國泡麵10元3盒、7元一袋的40g菲律賓果蔬乾賣2.5元……

其中,折扣最高的當屬臨期食品——即將到達保存期限,但仍在保存期限內可安全食用和銷售的食品。

長期以來,這些“尾貨”在流通環節處於監管灰色地帶——過期了就得作為動物飼料或垃圾銷毀,但總有人想辦法讓它回流到餐桌。2019年7月,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就查處了一家修改食品保存期限再銷售的進口商,涉案金額達百萬。

實際上,銷售或食用臨期食品並無問題,廠商清倉降損,減少食物浪費,消費者也收到實惠。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互聯網巨頭也在靠近這條賽道。2018年7月,以“日期越近越便宜”為賣點的電商平台“好食期”的母公司獲得阿里巴巴獨家1.1億元C輪融資;臨期食品電商平台“甩拋售”也於2019年3月獲得3500萬元戰略投資;還有將校園作為首要落地場景的微信小程序善食者聯盟等也在開拓臨期食品市場。

“做臨期食品特賣的平台很多,大多數都死掉了。我覺得他們並沒有用心在做降低食品損耗這件事。”好食期創始人雷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1

“沒有賣不出的產品, 只有賣不動的價格”

泰國海苔、德國啤酒、意大利曲奇、保加利亞果汁……百餘種商品連綴成一張世界地圖,每款商品臨近保存期限的情況都不同,短則10天半個月,長則尚有八九個月才到期,以市場價一至五折出售,多數在三折左右。

2019年以來,進口臨期食品線下店鋪開始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不斷湧現,加盟開店模式最受推崇,甚至給出加盟費2萬元、保證金2萬,2019年7-8月間簽合約,贈送1萬元貨物的優惠條件。

靠近居民區、學校、商圈,是臨期進口食品折扣店選址的特徵,常客有學生和年輕白領,也有精打細算的大爺大媽。

這是一線城市消費升級趨勢裡的下沉市場。隨著跨境電商的火爆、各種網紅零食“安利帖”的推動,進口食品越發從禮品性消費走向個人品質性消費,市場規模和認知度不斷擴大。

零食已不僅是某種食物,更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種交流方式。“我會跟小夥伴們在群裡分享各種網紅零食。”27歲的依依從大學起就入了零食的“坑”,購物車躺著兩三百種零食,大多是進口貨。

當然,很多食品折扣店雖然琳琅滿目,但有些“尖兒貨”不常出現在店裡,部分門市裡的國產食品數量甚至比進口的還多,混著擺在貨架上。進口臨期食品雖然打折了,但單價仍偏高。

“我最愛的一款意大利榛子巧克力威化,進口超市裡250g賣40多,天貓直營店也要28元,在折扣店,15元能買2袋,保存期限還剩一個月。”在某線下門市的微信群,一位顧客每隔幾天就要問是否有貨,等了近一個月。

“並不是市場上沒有貨,而是太緊俏沒有折扣品。”店主如是說。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北京一家進口(含國產)食品特賣店正在全國拓展加盟店,其宣稱單店月流水有20萬,可獲30%至50%的綜合毛利。

“沒有賣不出的產品,只有賣不動的價格。”一位店主說。

2

從諱莫如深到更透明

相比線下,南方周末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臨期食品”,可以找到相關店鋪2891家,銷量最高的三金冠店鋪:裸價臨期特賣進口食品折扣超市創辦於2016年1月,目前已有70萬粉絲。

但臨期食品生意仍屬小眾,整個食品行業對“臨期”二字諱莫如深,線上平台、線下門市都更願意用折扣、促銷、尾單、清倉來替換“臨期”。

處理尾單讓很多經營者頭疼,這源於一旦被發現銷售過期食品,經營者要付出的代價極高。按食品安全法規定,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要求價款十倍的賠償金,經營者按貨值大小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被責令停業甚至吊銷許可證。

嚴苛的過期食品監管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誤區:臨近保存期限意味著食物即將壞掉不能吃,連那些買臨期打折食品的行為也被視作“寒酸”。想讓臨期食品成為一門更透明的生意,對消費者的教育仍需時間。

“我是支持臨期食品流通的。只要儲存方式得當,食用臨期食品完全沒問題。”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說。

多位食品及營養領域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餅乾、飲料等預包裝食品,即便過期一兩個月食用,也基本沒有食品安全風險,但口感或許不如新鮮產品,比如不夠酥脆、果汁沉澱等。

在進口臨期食品店裡,來“撿漏”的市民沾了光,但店主卻顯得甚為憂慮。“我們批發的食品,通關手續齊全,沒有過期的,但國內消費者對臨期食品印象不好,不想樹大招風。”

“行業和消費者對‘臨期食品’理解的鴻溝,確實需要去拉平。”雷勇說,好食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食品按照保存期限形式來定價,自動倒計時來銷售的電商平台,目前有1萬個品牌食品廠商、進口商、經銷商入駐。

雷勇希望服務那些“聰明、會省錢的人”。據他提供的信息,目前平台上的消費者,有70%是女性,近七成訂單來自二線以上城市,是對商品價值辨別能力較強的人群。

3

“尾單”的秘密

事實上,近兩年進口食品增多,客觀增加了臨期“尾單”。

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布的《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國(地區)上升到17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食品達616億美元新高,已成為最大的進口食品消費國。

預包裝食品界的“尾單”產品來路複雜,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多位知情人的介紹拚出這樣一塊版圖:大型商超將部分臨期食品退給供應商調換新貨;經銷商不再代理某款食品,需要清倉回籠資金;國內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食品生產企業產能過剩,產品滯銷。

“經銷商的庫存成本很高的,不想在電商大平台上砸低價格,就需要我們這種比較小眾的流通渠道,我們的商品價格會比網上便宜。”一位經營臨期食品的店主說。

針對臨期食品的貨源和銷售路徑,南方周末記者約訪多家開展相關回收、經銷業務的公司或個人,均遭拒絕。有食品業內人士透露,臨期食品回收是一門低調卻賺錢的“灰色”生意——返廠翻新、拆掉預包裝改售散貨、賣去餐廳食堂等需求大、消耗快的渠道,都不是新鮮事。

“一般按零售價的一至兩折回收,要看保存期限定價,如果時間很近,那肯定連一折都不到。”一家在上海做臨期食品回收生意的商販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自己主要做進口食品回收,有合作的特價商品店,需要看到貨物照片和種類數量,再談回收價。

這些進口食品回收商均在東部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廣州等地較多,以周邊區域性市場為主,貨量大也可全國收貨,或以環保科技、電子商貿、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等機構形式出現,他們在“臨期進口食品”、“臨期食品”等貼吧、QQ群等平台上聚集交流,尋找貨源和銷路。

南方周末記者聯繫近十家回收商,其中三家表示臨期、過期食品均可回收,臨期食品根據保存期限定價,但過期品價格極低,1噸餅乾收貨價也就幾百元,做成飼料;橄欖油較值錢,一噸三四千,可回收做化妝品。

一家大型進口食品經銷商的管理者也曾遇到有人向他要臨期產品,“這些回收商就是在中間賺差價,彼此競爭也很激烈,會通過展會等各種方式來聯繫。”

4

“不會主動標識提醒, 特價總是有理由的”

“食品一旦過了保存期限,對企業來說就變成了負資產。假設一袋方便麵的成本是1元,剪開包裝、分類回收得花1-2角,很不劃算。”雷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過期食品最後的剩餘價值是製成動物飼料,不然只能作為垃圾堆肥或焚燒。

麻煩在於,臨期食品保存期限並不會明顯公示。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的多家進口折扣食品門市,均未對臨期情況做出標識說明。“如果消費者問起保存期限,我們會告知臨期,但不會主動標識提醒,特價總是有理由的。”一位店主說。

2012年,原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即到了保存期限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顧客並單獨出售。

按照北京市曾公布的標準,罐頭、糖果、餅乾等標注保存期限1年或更長的食品,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標注保存期限少於15天的,如牛奶、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製品等,臨界期為到期前1至4天。

雷勇則認為,食品行業內把“臨期食品”理解為——供應商手裡不能進入常規流通渠道(如家樂福、沃爾瑪或線上的天貓超市)的商品。比如大多數國產食品保存期限一年,一般剛過4個月就超出允收期了,但實際上這時距離保存期限還剩8個月。

但在消費者層面,對“臨期”的包容度因人而異。有人能接受1個月後過期的食品,有人買到保存期限還剩3、4個月的食物,也覺得它“快過期”了。

有網友評論說,網絡電商更不會告訴顧客,哪些商品是臨期的,總要買回家才知道。還有網友擔心自己買到的食品,是否被修改過生產日期,或重新包裝以舊翻新。

2019年7月5日,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獲舉報,查獲了一個製售偽劣產品的窩點。初步統計現場查扣的這批進口食品共四千五百多箱,大都是從杜拜、拉脫維亞、英國等地進口。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利晉(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將過期的堅果、巧克力等進口食品重新包裝,自己印上生產日期通過網絡進行銷售,涉案價值超百萬元,已移送至警察部門,當事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上海閔行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回復南方周末記者說,進口食品主要檢查企業的索證索票及台账記錄,包括海關的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同時需要檢查相關食品的中文標簽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等。

此案中,執法人員在辦案現場抓獲有員工正在修改偽造生產日期和保存期限,紙箱上寫著“已改日期”字樣。不過,日常生活中甄別被塗改過日期的產品幾難實現,“別說一般消費者很難發現,執法者也不一定能識別出來。”一位基層監管人員說。

5

讓吃“臨食”成為一種時尚

“中國對食品保存期限的規定,與一些進口食品所說的‘賞味期’(一般指食品味道的最佳品嚐時間段的期限)很接近。過期食品沒有價格適宜的流通渠道,才會有人鋌而走險讓它向餐桌回流。”一位專家說。

從食品的原材料采集,到加工、生產、流通的整個產業鏈條中,存在巨大的“看不見的消耗”。哈佛大學法學院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聯合研究報告顯示,有40%的食物是在未被食用的情況下就被扔掉了。

雷勇介紹,相比國外,國內的食品浪費情況稍好,但即便是管控極科學的食品廠商,預包裝食品在流通環節受到的損耗率也在1%左右,便利店、快餐店裡有包裝的新鮮食品,損耗均超過5%。

“全國加起來,每年大概有價值超過1000億的食品要被銷毀,很讓人痛心。我們希望用創新的、數字化的模式,提高流通效率,每天為這個行業減少一個億的損失,一年就是365億。讓顧客買得明白,食品廠商、經銷商和供應商賣得坦蕩,不再遮遮掩掩。”雷勇說。

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吃臨期食品、減少食物浪費正在成為一種時尚。有名為“食物銀行”的公益項目風靡全球,接受食品經營部門捐贈,為低收入者免費提供食物,目前在上海、廈門等地均有出現

不僅是臨期,過期食品也開始尋找商業路徑。中國遊客最愛去掃貨的日本連鎖便利商店之一——唐吉坷德,超出“賞味期”的食物也會有獨立貨櫃銷售。2016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設的全球首間剩食超市WeFood,2017年在德國開業的超市“好食物”(The Good Food),都專門打折出售各種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

就國內來說,市場規範和消費觀念仍需進化。食品安全法規定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不可經營,也不得用於其他食品的生產。即便只是“臨期”的食品也讓很多消費者忌憚。

“買臨期食品時,會覺得自己有點兒慘。但仔細想想,打折的性價比更劃算。”依依笑著說,一份怕“寒酸”帶來的羞恥感仍籠在她心頭,“自己買來吃就好,還是不想被別人知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