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2歲女子,便秘又腹瀉,確診腸癌,提醒:這一「食物」不能當飯吃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起到吸收的作用,不管是營養素還是有害物質。

同時,腸道又能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

腸癌,簡單說,是腸道內長了惡性腫瘤,臨床上,多數患者確診時,都已進入中晚期。

近幾年,腸癌的發病率以每天2%的速度逐年上升,且年輕化趨勢明顯。

一天凌晨,急診室接到一位女患者,手捂著肚子,看錶情,能知道她有多痛。醫生進行了初步的體征檢查,大致了解了一些,先給她打了針,緩解她的疼痛。

待她的癥狀緩解後,醫生進行了檢查,建議她最好做個腸鏡檢查。

當檢查結果出來後,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竟是腸癌晚期。

為何這麼年輕會得腸癌呢?

32歲的小靜(化名),是一名6歲孩子的媽媽,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小靜的丈夫就出去打工了,自從出去就沒回來過,開始還和家裡電話聯繫,到後來,沒了任何聯繫。

小靜一個人撫養孩子很辛苦,孩子的開銷都很大,為了能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小靜平時省吃儉用,每次都會買幾大包的速食麵。

速食麵,吃著方便,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就這樣,小靜大約吃了3年,而最近半年,她便秘的習慣,貌似「好了」,甚至有時候排便變得更「通暢」了,心裡有些小歡喜的她,還當做是好事。

又過了四個月,小靜出現明顯的便秘和腹瀉的交替情況,偶爾腹部會疼痛,她也沒多想,就這樣硬撐到沒法撐為止。

當小靜的腹痛難以忍受時,被120送到了醫院,結果竟是腸癌,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機會。

醫生了解後,指出:這一「食物」不能當飯吃!

速食麵,聽著名字就知道,是為了很多人在外用餐方便而作的,但不適合當飯吃。

長期吃速食麵,不一定是誘發腸癌的主要原因,但它是腸癌的「幫凶」。

速食麵主要是由麵粉、優質、調味料加工做成的,而在加工後會丟失纖維素及礦物質等營養,長期食用,容易造成身體營養不良。

最重要的是人體長期缺乏纖維素和鈣,會增加患腸癌的概率。

醫生根據小靜的病情,建議保守治療。可是,小靜與病魔對抗了半年後,還是離開了。

腸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被稱為「癌老三」。

數據統計,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實際上,我國早期發現腸癌的患者不到總體的10%。

一方面,是現代人忽略腸道的檢查,如直腸指檢、腸鏡等。

而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不能作為是否患腫瘤的指標。

另一方面,腸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診為其它消化系統疾病。

一旦出現以下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別忽視!

表現一:大便規律改變

一般來說,排便都有自己的規律,一天內,什麼時間排便,大約是1-2次等。

若近期,排便突然變得毫無規律,一天三四次,甚至十多次,或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的情況,最好去查一下,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癌變。

表現二:排便出現疼痛

排便時,持續性感覺腹部疼痛,脹氣不適,甚至結腸部位出現腫塊,最好去詳細查一下。

表現三:出現便血

若便血呈暗紅色、量較少,同時糞便帶有膿血、粘液或血便等,沒有腸道慢性炎症史等,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癌變。

與痔瘡的便血不同,痔瘡多為鮮紅色,出血量較多。

表現四:消瘦、乏力

體重驟減,消瘦明顯,出現身體乏力、貧血等表現,是很多種疾病的常見表現,但也可能是腸癌,別忽視。

保護腸道,預防腸癌,謹記「三少、兩多、一查」:

「三少」:

1,少久坐

長時間久坐不動,會使腸道蠕動功能減慢,更容易誘發便秘。

久坐還會使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環不暢,從而降低腸道免疫屏障功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2,少高脂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不僅熱量高,粗纖維的含量也比較低,攝入過多,容易誘發便秘,增加腸道病變的可能。

此外,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會使廢物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過長,促使毒素對腸粘膜產生刺激,反覆如此,易誘發腸癌。

3,少熬夜

熬夜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促使內分泌失調,引起腸道蠕動紊亂,容易誘發便秘,使腸道內廢物不能及時排出,從而增加癌變的幾率。

「兩多」:

1,多喝水

喝水,不是喝飲料,如瓶裝飲料、調兌飲品、果汁等,一般是指白開水,也可以多喝些茶,利於補充水分,調節腸道健康。

黃蘭菊根茶,是一種葯食兩用的小植物,利於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

相關研究表明,黃蘭菊根含有一種成分——菊粉,它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

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製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從而對預防腸道癌變有很好的作用。

2,多吃青菜

青菜是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重要來源。

研究發現,每天攝入35g以上的膳食纖維,可使結腸癌的發生率降低40%。

實際上,很多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10克,也就是說,長期如此,會使人體營養素缺乏,不均衡。

多吃青菜,最好是多種顏色交替食用,還可多吃些菌類,來補充膳食纖維,如金針菇、香菇、木耳等。

「一查」:

臨床顯示,大約90%以上腸癌患者年齡都大於40歲。

所以,建議40歲以上人群,重視腸道檢查,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式有直腸指檢、腸鏡等檢查。這類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五到十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對長期便秘的人,若出現便血,尤其是出現黑便、膿血等,最好及時去查一下。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