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全 | 建議收藏!隔物灸儀使用的注意事項及排病反應!

播放GIF

很多灸友在使用我們的隔物灸儀時總會面臨各種疑問,在使用後,又會有各種不適癥狀想要進一步顧問,今天呢,我們就把大家關注和疑慮的問題都整理出來,乾貨滿滿,篇幅較長(全文大約6600字),建議收藏後慢慢閱讀。

播放GIF

一、艾灸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700多年,《詩經。王風》就有記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從這裡來看,我國在兩千多年前,已廣泛採用艾絨作為灸療的燃料來達到治病、養生保健的功效。

二、傳統艾灸的作用機理

我們回顧一下傳統艾灸的作用機理:

傳統艾灸的作用機理

傳統灸法是藉助於灸火的溫熱以及艾葉艾絨的藥理作用,通過經絡俞穴的傳導而激發經氣,從而達到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消瘀散結,拔毒泄熱,和防病保健的一種外治方法。

現在我們知道了傳統艾灸的作用機理,那麼我們隔物灸儀的作用機理又有哪幾方面呢?

隔物灸儀的作用機理

第一個就是艾葉所含的有效物質,如β-石竹烯、樟腦、側柏醇等物質。這些物質能有效的刺激人體的腧穴,起到抗菌,抗病毒,消炎的作用。

第二個就是隔物灸儀有它獨特的紅外線,就是有7.5微米左右的光波。

第三個就是艾灸儀的溫熱刺激以及灸頭自帶的磁療的功效。那麼綜合起來說就是我們的隔物灸儀是利用紅外線能量波療、熱療、藥物藥性還有我們艾灸儀的磁療這4大功效直接作用於人體的經絡穴位,達到治病預防與保健的作用。

三、如何把控灸的溫度和時間

我們艾灸儀灸療的溫度因人而異,施灸時應以施灸部位感到舒服、灸後皮膚紅潤而不起水泡、不燙傷皮膚為佳。

灸療過程中,因為不同體質,不同穴位、不同經絡對熱的耐受度不一樣,所以應根據每個穴位的感覺來分別調節灸頭輸出溫度。

四、糖尿病患者初次灸療注意事項

我們這裡要特別說一下糖尿病病人初次灸療時的注意事項,糖尿病病人初次灸療時溫度從40度左右開始灸療

如果不感覺燙也不要隨便加溫度,預防起泡。因為糖尿病病人的末梢循環不太好,所以對溫度的感知也不太靈敏。

當我們在家,艾灸感覺到燙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容易起水泡了,所以說一般我們前幾次灸療的溫度一定要把控好。

時間的話每個穴位控制在40分鐘左右,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定,如果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調到每個穴位50-60分鐘,但是盡量不要超過60分鐘,並且初次施灸時間是不宜過長的。

五、艾灸的注意事項

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艾灸的注意事項。

1、使用過程中應密切留意作用部位,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

2、隔物灸儀工作時,灸頭工作面中間的發熱體的溫度較高,嚴禁觸摸!

3、艾灸時候及艾灸之後注意保暖。冬天最好在溫度不低於28°C,通風良好的室內施灸,夏天炎熱,如果在冷氣機房內施灸,冷氣機溫度不得低於28°C並且要避開冷氣機的出風口。

每次施灸結束之後,不要立即將灸頭拿開,應停留幾分鐘,待施灸穴位的溫度逐漸下降後再將灸頭拿開,這樣可以避免風寒邪氣乘穴道打開時候入侵體內。

小技巧tips:

這裡其實有個小技巧分享一下,就是在灸療之前我們艾絨片上的3M膠上撕下來的小圓圈紙片先不要丟,在灸療結束後可以把灸頭從艾絨片上取下來但是艾絨片不從身上撕下來,然後把這個小紙片貼回到艾絨片上。

這樣既不用擔心寒氣趁機入侵,也不會黏住衣服,會方便很多。

4、身上有汗有水或者油膩時,先擦拭乾凈之後再施灸

5、灸療過程中每個人對熱的耐受度不一樣,不同的人應使用不同的灸療溫度;同一人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穴位、不同經絡耐溫都不一樣,應根據灸療時的感受分別調節輸出溫度,以不起泡為原則,以本人對熱的耐受度為準。

像很多患者有時會在上午灸或者下午灸或者晚上灸的,有些也有一天灸2次的,但是這個不同的時間你艾灸的溫度和你自己溫度的耐受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應該根據當時的灸感來調節溫度。

6、灸療結束後,不能馬上離開灸療的地方,應穿好衣服在原地停留10-15分鐘才能離開,出汗者應止汗後在離開。

提示:這個是因為一般灸完以後我們都要觀察15-30分鐘,確定他沒有不適的情況出現的話,這個時候才能讓他安全的離開。還有就是剛灸完皮膚毛孔都處於開放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立馬離開的話,就會容易被風邪寒邪侵襲。

7、灸療結束後,護墊的醫用黏膠有可能和皮膚黏貼過緊,所以拆卸護墊時,動作應輕柔,避免弄傷皮膚。

8、灸療後,灸療部位4小時內不能接觸低於40度以下的冷水。

像現在這種氣象南方還沒有那麼冷的時候,也會天天沖涼的,所以會建議在灸後4小時再沖涼。像北方的話沖涼不會那麼頻繁,但是有很多女同志就是可能灸完以後要做飯呀或者別的需要碰涼水的事情的時候,會建議她帶一種裡面夾棉的皮手套,避免寒氣入侵體內。

9、一般每次灸療時間30-40分鐘為宜,溫度以43°左右為宜。

10、灸療後的調養:多喝熱水,絕對不能喝涼水,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六、艾灸的禁忌症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艾灸的禁忌症:

1、裝有心臟起搏器者心臟部位禁用隔物灸儀。

這個跟大家說明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心臟病或者心臟裝了支架的患者,不是說不能艾灸,而是說不建議直接在心臟這個範圍內灸,是可以用其他的穴位來代替需要灸心臟這個部位的。

一般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艾灸的。

2、醉酒、空腹、過飢、過飽、大驚、大怒、大汗、大渴、極度疲勞以及對灸法恐懼者禁灸。

像醉酒的這種情況很多人想知道艾灸可不可以解酒或者醒酒,其實這個時候的身體機能是處於亢奮的狀態,像很多人喝醉了我們能看到他的臉特別紅,這個時候他的血壓也是高的,還有的是心率也是比較快的,這種情況我們是絕對不能去艾灸的。

還有空腹、過飢過飽這些情況也是不建議灸的,因為此時脾胃處於空虛或者運化的階段,艾灸容易擾亂氣血運行導致暈灸的現象出現,所以一般我們建議飯後半小時再灸。

之前有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禁止艾灸,有人說這個時間段是艾灸的最佳時間段,其實不是的,因為這個時間段的人要麼就是空腹要麼就是吃完了飯的,所以說中午11-1點是禁止艾灸的。

還有大驚大怒這種狀態,自身的心理在我們做艾灸的時候也是很重要的,心情不太好的話我們做完艾灸會讓他感到不舒服,還有大渴大汗和極度疲勞,我們在艾灸的時候有時候會出汗,一旦出汗太多的話會怕他虛脫。

而極度疲勞的話,像那種長期患病的老年人,他們的身體就是很虛弱的,中醫上有句話叫虛不受補,所以這種情況我們在艾灸的時候盡量的減少穴位和時間。

3、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

這裡說一下,孕婦是可以進行艾灸的,只不過艾灸的時候要避開腰部和腹部的穴位,灸其他地方的穴位是可以的。

4、皮膚潰瘍處、瘢痕處禁灸。

5、患有高熱、昏迷、抽搐、等急症或危重病人禁灸。

這個裡面患有高熱這種狀態的話,像夏天中暑導致的高熱是絕對禁灸的,但是如果是因為受涼感冒導致的發燒是可以灸的,臨床上有很多這種案例,而且灸的效果非常好,還不容易反彈的。

6、嬰幼兒、不配合灸療的兒童、有感覺障礙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大量吐血者禁灸。

說到這個嬰幼兒,其實我們在兒科當中,我們的無線隔物灸儀用的很多,只是說我們在剛開始用的時候,溫度不能調太高,因為小孩的皮膚比較嫩,擔心溫度太高容易起水泡。

我們一般是從38度灸起的,在這裡可以再教大家一個小方法,就是你第一次灸的時候調38度,灸完以後,你可以把艾絨片和灸頭取下來,觀察小孩皮膚的紅潤度,如果變化不太明顯的話,下次你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個1-2度左右。如果微微的紅的話,那我們就記住這次的溫度,下次再灸的話就知道該調多少度了。

7、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者禁灸。

8、顏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以及關節活動部位慎灸,以防起泡留下瘢痕,影響美觀。

9、體弱者,初灸灸療溫度不宜超過43-45度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10、嚴禁未成年人、有意識障礙者使用隔物灸儀自灸。這個主要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醫療事故。

11、中醫診斷為實熱症、陰虛內熱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灸療,陽證體質禁灸。

像陽證體質的話,在我們中醫裡面就是像那種身體比較壯實,還有看著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這種現象都是不建議灸的。

12、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結核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灸療。

七、艾灸的灸感及排病反應

下面來說一下艾灸的灸感,艾灸的灸感在不同的人不同的體質出現的灸感也不同,像酸麻脹痛冷熱竄癢都是灸感的表現,有的是在灸的過程中出現有的是在灸之後的某個時間段,對於不同的疾病表現也是不同的。

這種灸感的話,有讓人感到舒服的也有不舒服的,這些也是艾灸的排病反應。

在臨床上百分之六十都是出現不舒服的排病反應,下面就來著重介紹艾灸不舒服的排病反應。

1.祛風除寒反應

據臨床觀察,大多數患者都有風寒外排的反應,多以打噴嚏,流鼻涕,感冒, 咽喉痛,關節痛,放屁等形式出現,或從頭頂,四肢末梢往外冒涼氣,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發冷,蓋兩床厚被都無濟於事,量體溫還正常,反應持續時間多為一兩天或三五個月不等。

播放GIF

有很多人跟我反映過說艾灸後膝蓋發涼,或者腳趾頭是涼的但是腳是熱的,這都是寒氣再往外排的現象。

2.代謝痰濕反應

排痰濕多以咳吐,痰變多,嘔吐,痰涎或腹痛,腹瀉,泄水樣稀便,膠涼樣粘稠大便。頭面、四肢浮腫,半側身體浮腫,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繁,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遲鈍型轉變成了敏感型。

3.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

排火熱邪毒多以瘡癢,癰腫,發燒, 類似濕疹伴奇癢,面部或身體出現丘疹或好久以前長過膿包,現在又開始了,或大小便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徹底的排出就好了。

播放GIF

像前幾天就有幾個人反應說,他艾灸過後身上長出了濕疹,他就不敢再灸,過一段時間好了以後又複發了,一直反反覆復的,這種情況就是你艾灸起了效果在把毒素往外排的時候,你停止了,他毒素沒有完全排乾淨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種時候你不用害怕,繼續灸,完全排出來就會好了。

4.與排淤血有關的反應

淤阻在體表經絡之中的淤血,以瘀斑 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腸則多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瘀阻於心肺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外排,瘀阻於胞宮的多隨經血外排,甚至裡面有組織包塊或爛肉,有痔瘡的人會暫時出現便血的現象,顏色很暗,深。

5.與睡眠有關的反應

絕大多數人灸療後睡眠狀況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艾灸後先是渾身無力,嗜睡, 之後連續失眠數天,一般失眠時也沒有疲乏無力,頭腦昏沉,不思飲食的感覺。有的先失眠十來天之後轉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後的結果都是睡眠恢復正常。

失眠: 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癥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或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 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藥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

6.發熱(發燒)反應

發燒反應屬於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

播放GIF

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一般發高燒反應,體溫在39-40度,反應持續時間一周左右,少數低燒患者,體溫在37.5度至38度之間時,反應持續十幾天甚至1-2個月。

7.疾病複發現象

可以說曾經患過的疾病都可能會複發多次,雖說是複發,但感受一般不會比以前犯病時強烈。曾患有痔瘡的也會發作,而且會有內痔變為外痔,大約十天半個月即可自愈。

8.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

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我們人體是個整體,這裡有陰陽之分,不可能只允許正氣存在而把邪氣都驅逐。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邪氣趕出,那麼我就先頑強抵抗。

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9.艾灸的走竄現象

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

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攝護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 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10.艾灸的上火現象

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 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

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乾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癥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人都會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11.艾灸後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

艾灸後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癥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

播放GIF

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裡,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12.艾灸之後出水泡現象

小的水泡可以不用特殊處理,讓其自行吸收;大的水泡可以先消毒,用無菌的針或注射器從水泡下端刺入,之後用棉花棒把水液趕出來,這時候起水泡部位的老皮不要結掉,這塊老皮是用來保護我們的皮膚的,之後用艾條懸灸灸於患處慢慢結痂,在此期間盡量避免接觸生水,如果不小心接觸到水,可以用消毒液消毒即可。

(像這些情況在患者艾灸之前一定要跟他們講解到,避免出現糾紛。)

排病反應 —案例說明

之前在艾灸館有一個患者,在灸療的第二周的時候,他灸足三裡的時候當時感覺熱熱的,很舒服,做完艾灸回到家後,他就感覺腿部這塊有點不舒服,把褲子捲起來一看出了一個很大的水泡,這個水泡起的速度是很快的了,然後第二天他來了以後,我們按照正常的處理方法給他處理了,然後用艾條給他懸灸。

像他這種出現這麼大的水泡的情況,因為之前跟他提前打過預防針,不讓灸者心裡恐慌。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話他也表示理解。然後水泡出後第三天的時候,他說他現在就是胃口特別的好,就是很想吃飯,而且吃進去的飯還很容易消化,不像以前那樣不想吃飯,即便是吃進去的話也會很難消化,會有胃脹的這種現象,而且他還說他現在走路腿感覺特別輕,走起路來都快了很多。

他這種的就是提前跟他做了思想工作,打了預防針,出現了這些排病反應他不會感到驚慌,反而他自己心裡會有數,一些艾灸後身體發生的好的改變也容易發現了,對我們的信任度和滿意度會高很多。

所以說提前告知患者這些情況,讓他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我們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八、為什麼要堅持艾灸?

很多時候,有些人隻艾灸了一兩次,然後就跑來吐槽說,艾灸對TA沒效果。或者艾灸幾回開始見效了,卻因為懶惰、麻煩等各種因素半途而廢,導致艾灸效果不盡人意。在此想跟這些人說:艾灸貴在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擁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通過了解得知很多人之所以會放棄艾灸,很大因素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到艾灸的「排病反應」。

有不少人嘗試艾灸後,卻感覺身體出現各種反應和不適,如渾身發熱、出疹發癢、上火、吐痰涎、腹痛、腹瀉等現象,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病未愈,病情反而加重的情況。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會出現恐慌、遲疑、著急等,從而終止艾灸,使之功虧一簣,不能夠徹底驅除體內病邪。

其實,在使用艾灸調理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調整反應,這是好現象,說明身體的氣血還算旺盛,正氣能夠被調動起來積極對抗病邪,一般反應越明顯調理效果越好;相反地,調理後如果人體沒有明顯的反應,則說明身體虛弱反應遲鈍,那調理效果也就會緩慢。

而在調理過程中所出現的這些反應,被稱為「排病反應」。這是身體在修復過程中的正常調整,大家不必過分擔心。

對於艾灸的效果更是不能著急,需要慢慢來,不能要求艾灸多長時間一定能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大家要相信:堅持艾灸不但能調理身體,更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陰陽調和、經絡通暢,減少得病的概率,以良好心態去艾灸,效果會更好。

艾說

古人有雲:「凡灸諸病,要持之以恆,必火足氣到始能愈。」意思是說用艾灸調理的效果還不明顯,是因為堅持得還不夠。例如燒一壺開水,水還沒有燒開,是加熱的時間跟熱力還不到,待到時間足夠,熱力充足,水自然沸騰。

所以,只要我們堅持到足夠的時間,灸到足夠的量,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希望今天講的這些排病反應的話,我們自己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我們臨床工作當中,跟患者提前打好預防針做好思想工作。以防萬一,引來不必要的糾紛。

如果是有這種現象的話。我們必須要跟患者溝通到位。假如是出水泡這種現象的話,我們只要消毒嚴格他一般也不會感染的。他恢復起來也是相當快的。今天的這個分享就到這裡。若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內部群以及私下進行溝通交流。

排病邪,調陰陽,療傷痛

科學養生,長壽康寧

保健養生號中的一股清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