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擊的巨子:陸金所破冰“智能理財”

陸金所開啟 “智能理財”時代。

懂財帝原創 · 作者 | 朱瓊華

陸金所的走向,牽動著科技金融和P2P行業的神經。

據路社報導,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專注消費金融。陸金所正面回應稱,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網貸業務正常運營,存量產品與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而實際上,外界對陸金所的印象,依舊停留在創業初期。8年前,陸金所創立,最早期P2P是其唯一的商品。

此後,陸金所一直在構建多層次產品體系,歷經四次產品升級。P2P只是其業務一個分支,財富管理、消費金融、機構交易、科技輸出等其他業務不斷壯大。

早在2016年底,陸金所就將P2P業務獨立,專門成立全資子公司陸金服專營。陸金所則成為一個金融產品的開放平台。

2019年7月19日,平安首屆智慧生態大會,全新啟動“金融+生態”戰略。大會期間,陸金所正式推出覆蓋用戶全理財生命周期的KYI(Know Your Intention)“意圖預測模型”體系,精準地識別用戶的理財意圖,開啟“智能理財”征程。

互聯網金融企業,迎來歷史性的分野:一部分沉淪,一部分壯大崛起。

歷史關口的2019年,平安由“金融巨子”轉身為“科技巨頭”。陸金所一腳踏進了百兆藍海的理財市場,開啟 “智能理財”時代。

1 | 陸金所進擊:闖關“智能理財”

一場以人工智能、雲計算、5G等為標誌的新科技浪潮拍岸而來,百兆級的理財市場高地,或再次爆發無限可能。

智能理財這條路上,無數探索者進入死胡同。

2008年開始,大洋彼岸的Betterment和Wealthfront等公司開啟了智能投顧時代。2014年伴隨著中國人工智能創業潮興起,藍海智投、理財魔術方塊、彌財等大批公司興起。

但幾年過去後,這些公司漸漸偃旗息鼓。智能投顧依舊如傳統線上銷售,只是重視銷售,而無法做好高質量的陪伴式服務。

而究其根本原因,這些企業沒有積澱海量的金融交易數據,沒有過硬的風控以及互動式技術等金融應用能力。

陸金所此後踏準每一次科技浪潮,圍繞用戶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升級迭代,歷經四次蛻變。

目前,陸金所是國內規模第一的線上理財平台,產品鏈涵蓋基金、保險等14個品種,全站擁有超過7000隻細分產品。

8年創業,它積累了大量交易、消費、支付、社交等方面的用戶數據。它誕生於具有專業金融基因的母體,具有金融基因,同時,作為最早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具有互聯網基因。

2019年,陸金所再次踏準科技浪潮,在行業中率先推出“智能理財”。

智能理財嵌入“陸金所APP”,它既輔助用戶進行理財決策、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又提供账戶谘詢、市場解讀、產品對比等投資者教育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適合、更優質服務的同時提升用戶財商。

簡單來說,陸金所上4300萬的用戶,看到的界面都不一樣,推薦的產品不一樣,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與自己能力、財力、風險度偏好相吻合的產品和服務。

這是因為,智能理財所需要的核心技術,陸金所已經用大數據訓練超過三年。

這幾年,陸金所一直持續在大數據、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發與應用,並在過去幾年持續不斷地投入平台使用。

早在2015年,陸金所就在業內首家推出了結合大數據的KYC、KYP體系。

而目前,陸金所全平台底層已經布局了超過10萬個“神經觸點”,成為業內首個實現全流程布點的金融平台。

4300萬投資者來到陸金所後的包括投前、投中、投後每一個動作,陸金所透過“神經觸點”都有跟蹤,記錄覆蓋注冊、綁卡、交易、調倉、贖回在內全部過程。

陸金所在10萬觸點的底層基礎和原有KYC、KYP的基礎上,獨立開發了KYI(Know Your Intention)體系,即覆蓋用戶全理財生命周期“意圖預測模型體系”,進一步強化了該平台動態化、場景化、精確化了解用戶畫像的能力。

基於KYI,陸金所通過大量用戶行為與數據,結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能力,得以形成意圖識別與預測的能力,以此幫助其了解用戶在每個時點的意圖和需要,甚至下一步的動作。這賦予了陸金所“選時”的能力,可以在合適的時間為用戶提供合適的服務。

2 | “吃螃蟹”:賽馬與集權

智能理財,只是平安卡位智能時代,投身科技大勢中“吃螃蟹”的一個典型代表。

具有敏銳用戶需求嗅覺的平安人,每一次戰略布局都先人一步,從來都是率先下海“吃螃蟹”,他們是先知者、先覺者、先行者。

早在90年代開始,平安開啟第一套辦公自動化系統;2006年全國後援管理中心項目正式投入使用,一個以客戶為中心、一站式、標準化、國際化的服務平台組建……

自上而下的前瞻戰略驅動,自下而上的客戶為先,這這種基因深入骨髓,平安每一次都能預判科技浪潮,並能進行戰略創新布局,踏準科技浪潮。

而平安集團,作為決策機構,相當於中央神經中樞,調動指揮如陸金所這樣的公司的行走路線,並為其提供戰略、資金、人才、技術等支撐。

而陸金所這樣的生態子公司,在細分專業領域,利用集團生態優勢和自身的科技、專業能力,開疆僻壤,開拓新的生態場景,為集團金融帶來新的用戶。

2011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即將到來之時,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直言,“互聯網浪潮下,金融產業是Change Or Die(非變即死)”。

正是那個特殊的時間,陸金所萌生,數十家移動APP撒網進入金融、醫療等各個領域,孵化出陸金所等11家獨角獸。最終,平安孵化出醫療、房產和出行、智慧城市五大生態系統。

平安集團,實行集權製;而各個子公司,實行賽馬製。集權與競爭並行,充分調動了集團和子公司各自的優勢,保持了平安穩健與創新。

而最近幾年,平安一直執行“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科技投入,擺在了核心突出位置,平安承諾,每年拿出集團營收的1%用來投入科研。

過去十年,平安累計投入科技研發超過500億元。而如今,平安集團32家公司,有11家是科技公司,共有9.9萬科技人員,其中逾1,000多名為頂尖科學家。

平安擁有8個研究院自主鑽研核心科技,50多個實驗室支援研發;掌握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核心創新技術。

而正是集團堅持長期的科技投入,讓陸金所等新生獨角獸獲得強大的科技、海量的數據、龐大的用戶、優秀的人才等生態資源,平安大批獨角獸從市場駭客入侵。

3 |生態力量:陸金所的自轉與公轉

2017年以來,平安集團市值翻了一倍。

毫無疑問,這與平安持續科技轉型有很大關係。平安科技板塊,包含陸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好醫生等11家獨角獸。目前,該板塊整體盈利達到10億美元,佔集團總利潤6%。該塊持續高速增長,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其中,陸金所為平安科技板塊第一家獨角獸,也是市值最大、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獨角獸。陸金所的創新,備受平安集團高層關注。

今年年初,陸金所控股已完成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400億美元。

科技創新實驗中,作為科技板塊“長子”的陸金所,它的位置尤為特殊。它既是平安三十年來核心金融主業的傳承者,也是集團新定位“國際領先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的創新者。

八年創業,陸金所重新出發,在一次引領行業開創“智能理財”時代。這位創新尖兵,在集團優勢科技的加持下,衝鋒在了科技金融第一前線。

陸金所,曾經引領了互聯網金融創業風潮,在人工智能時代再次引發行業革命。

平安智慧生態,目前其平台擁有5.6億互聯網用戶、1.91億金融客戶,積澱深厚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

陸金所一往無前,共享平安智慧5.6億用戶,在平安集團技術力量加持下,在智能理財時代,將面向金融機構開發開放更多金融產品,營造更大的金融社區,構建更大的金融生態系統。

陸金所等生態公司一面創新高速自轉,一面圍繞平安金融核心公轉,形成巨大的生態系統,並相互賦能流量、技術等,不斷壯大整個生態。

站在新三十年的起點,科技巨頭平安正在形成。

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馬明哲就提出平安中長期戰略分為三步驟: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

這句話,隱含了平安三個歷史階段:

科技賦能金融——平安已經完成了金融產業的科技化改造。

科技賦能生態——平安通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創造了一大批的獨角獸。

生態賦能金融——新創立的眾多獨角獸形成的的流量入口,提升平安金融。汽車之家、平安好醫生、平安好車主等活躍用戶數較高的場景入口,正在形成巨大的流量入口。

很顯然,第二步“科技賦能生態”正在成型,但“生態賦能金融”階段,也已經開啟,通過矩陣式入口挖掘用戶長期價值值得期待。

深耕客戶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相對其他場景,金融的最大特點在於用戶生命周期的長度和客戶行為的強有效性,以及隨著年齡增長用戶價值的非線性提升。

平安互聯網客戶經過長達5-10年的積累,金融行為的客戶畫像將越來越全面有效,客戶也將步入價值最大化年齡層,產生理財、教育、醫療等各種需求。

一旦這一閉環形成,陸金所以及整個平安的“綜合金融+金融科技+時間深度”將成為不可模仿的深度壁壘。

- END -

懂財帝原創 | 微信ID:znfinance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