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五穀雜糧有什麼學問?

因人而異 選擇合適的五穀

以往我們總是注重食物的單一功能,而忽略了自身情況。燕麥雖然是很好的穀物食物,但是有研究表明燕麥雖然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但不能降低三酸甘油酯,反而可能升高三酸甘油酯。糙米也有著類似的迷思,糙米固然含有很高的維他命B群、礦物質等,但如果主食都改吃糙米,長期食用,可能引發腹瀉、消化功能障礙等問題。



現代人的飲食重視養生,很多朋友也知道谷薯豆是五穀雜糧,多吃對健康很有好處。武漢國醫堂專家提示,吃五穀雜糧是有講究和學問的,只有吃對了,才能讓你得到養生價值。



超市的五穀組合 未必適合你

超市有些出售的五穀已經組合好了,雖然方便但是並不適合每個人,要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而且雜糧不是混合的越多越好,可以把握雜糧分類、分屬性、分餐吃的作法,避免食材的相生相剋。


一、小麥補益五臟之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上說小麥中藥味甘,性涼,能養心安神,除煩益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載:「小麥能除熱、止煩、潤燥、利小便、善補心氣。」所以說,小麥重養心。

食用:可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進食全麥可以降低血液循環中的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對於更年期婦女,食用未精製的小麥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症。



二、高粱補益五臟之肝

中醫認為,高粱性平味甘、澀、溫,能和胃、健脾、止瀉,有養肝益胃、益脾溫中、催治難產等功能。

食用: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有慢性腹瀉的人,可以持續吃一段時間,會有食療效果。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粱大棗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棗10個,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白糖,混合均勻。每次6~12g。溫開水送服。



三、小米補益五臟之脾

中醫上說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除熱,解毒之功效。要想把五臟養好,首先要把脾胃養好,所以小米是身體虛弱人進補的上品,可以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食用: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有「代參湯」之美稱。另外小米粥還有對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



四、大豆補益五臟之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食用: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五、大米補益五臟之肺

中醫認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滋陰潤肺、健脾和胃、除煩渴的作用。古代養生家還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

食用:用小火熬製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隻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可見,五穀雜糧是不能亂吃的,它的食用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想用五穀雜糧來保健養生,首先要清楚自己適合吃哪些五穀雜糧,然後掌握這些五穀雜糧的正確做法,這樣才能健康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