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嘴巴有異味,當心已感染到幽門螺桿菌,早日預防不讓胃潰瘍成胃病

口腔是呼吸、消化系統的共同通道,便秘和腸胃疾病都是引發口臭的重要因素。

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群,在腸道中增殖的益生菌尤其是雙歧桿菌的數量比常人要少很多,食物不易消化,排便也不暢,不但會引發便秘,口腔異味也會隨之而來。要知道糞便在身體裡超過一天就能產生36種毒素,導致179種疾病。

若長期的便秘得不到改善,最終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使腸內垃圾毒素長時間不能排出體外,致病菌數量增加,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腐敗並釋放出揮發出異味,從口中呼出,便形成了口臭。

幽門螺桿菌導致口臭

致病菌最為嚴重的是幽門螺桿菌,這種菌能夠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後產生多種致病因子,能夠引起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其中導致許多胃疾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未感染者,幽門螺桿菌會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口臭怎麼辦?調理腸胃、減少幽門螺桿菌是關鍵。

1、口臭的人,建議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及再做一個胃鏡檢查,這是為了觀察胃部食道有沒有其他的病變。

2、食療,養腸胃,能夠最大限度地對腸胃進行養護,減少藥物的進一步損害,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非常推崇。

我們日常要多食用有利於胃腸道消化的富含纖維素高的水果,如魔芋、、、梨、蕨菜、、菠菜、等,因為食療作用的緩慢性,要堅持每天吃才會對腸道和便秘有所幫助,想要直接吸收、快速調理的,可以喝這些食材經過發酵提純後得到的發酵液,發酵液裡面含有大量的有益菌,且應首選富含動物雙歧桿菌菌群的。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口臭,除了從飲食入手還要注意日常的預防

1、飯前便後洗手,進食生冷食品要講衛生;

2、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

3、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時,應暫時採取分餐、盡量一起服用對抗益生菌,用公筷措施,直至完全治癒;

4、平時可多補充對抗益生菌等,有一定預防治療效果;

5、如總感覺胃部不適,可到醫院做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以防發展成嚴重的胃病。

6、吃養胃食物,寒氣容易入侵體內,導致人體內寒邪入侵,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膽汁代謝減少,就會讓部分膽汁與毒素滯留肝內,不能充分 通過膽囊排空,影響肝臟的正常的宣洩,所以膽紅素會出現指標異常,膽不好會使得膽汁逆行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屏 障產生破壞,形成腸胃不好的情況,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來,所以會表現方面。膽很重要 在人的體內皆有幽門螺桿菌存在,只是多少不同,膽不好,食物則在腸胃逗留過久,幽門螺桿菌就會得以繁衍生息,通過調理膽,才能讓菌群恢復正常。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樹榮苦菜的習俗,《詩經》中就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明代還將其列為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采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凈,油鹽調食。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益腸胃,通便秘。做法是取乾樹榮苦菜15克,加水1000ml,放在鍋裡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鐵鍋,其他鍋都行),水燒開後,調小火煮3-5分鐘,煮好後取湯50ml-100ml飲用,飲用前必須加紅糖,紅糖要深顏色的老紅糖,其餘放入冰箱或暖瓶備用,再次飲用時的樹榮苦菜湯必須在燒開後加入紅糖飲用,以前人們會用其充饑當飯吃。

南瓜一種很好的鹼性食物,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它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非常適合患有胃病的人使用,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菠菜還含有的纖維素還十分,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起到排便的作用。不過,菠菜中的酸含量過高,可以阻止鈣物質的吸收,所以應該避免與豆腐、以及紫菜等高鈣食物同時食用。

藕粉是幽門螺桿菌的""頭號剋星"",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藕粉中含有的鞣質,經常用它沖水喝,可以有效的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消滅幽門螺桿菌,去除口臭,養出健康的胃。

另外生活起居上要進行適量的運動,保持良好的機能抵抗力,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此外,還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口腔內殘留的食物在飯後半小時內比較容易清理乾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