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女子如何護膚美容?揭秘這款“美妝神器”

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讀到溫庭筠的這一首《菩薩蠻》,仿佛看到一位似水年華的侯門仕女,於閨房明鏡前取出精美的粉盒,蘸了那細膩柔滑的胭粉施在面頰,桃花便嫣然在鏡中人的臉上。隻這一瞬,眉頭也松了,心結也開了。

長久以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好像一直都沒有過時過。而在現在,當姑娘們在臉上抹著SK-II、Estee Lauder而或是Chanel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以前的那些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們,她們都在抹什麽?

其實化妝這件事,從戰國時候開始,就被古代的姑娘們看做是件重要的事情,每天起床就琢磨著怎麽去鉛粉撲面,怎麽去黛黑畫眉才能把自己變媸為妍。宋玉《大招》中說“粉白黛黑,施芳澤隻。長袂拂面,善留客隻。”《韓非子》中也記載著“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今天就要講一講這

讓古往今來的女同胞們迷之又迷的

粉盒,顧名思義,是種盛放“粉”的器具。古代的粉盒也稱為油盒、黛盒,是古代婦女存放脂粉和香粉的化妝盒。粉盒由蓋和底兩部分組成,子母口相互扣嚴,盒身直腹,外腹模印菊瓣紋或瓜棱形、八角形等,底平內凹;盒蓋淺弧頂,蓋面模印各式花卉、卷草紋等精美圖案。

古人用脂粉講究,盛脂粉的盒子自然需要十分雅致。所以,漢代多以帶彩繪紋飾的漆奩、漆盒盛放脂粉,隋唐以後則出現了瓷質的粉盒。

唐代越窯、長沙窯、邢窯所生產的圓形粉盒較為常見,通體施青釉、黃釉或白釉,裝飾一般較為簡樸,素面無紋飾,其盒身與盒蓋以子母口結構套合,也是早期瓷粉盒最為普遍的形製。

入宋代以來,商品經濟更為發達、繁榮的市井生活更求新鮮別致,讓宋人普遍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更推動著他們對瓷質物品的寵愛尤加。如文人流行的“焚香”、“烹茶”、“插花”、“掛畫”等“雅士四藝”,相伴而生的香熏、茶具、花瓶多以精美絕倫的陶瓷為之。相比於男子的文房,女子閨房中各式各樣美觀實用的瓷枕、瓷奩、瓷粉盒,亦彰顯著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生活品位。

越窯高浮雕龍紋盒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現代女性重視外表妝容,古代女性同樣如此。雖然中國古代女性的梳妝台上沒有種種“國際大牌”,但從這些留存下來的文物中也能看出,僅僅是在盛裝化妝品的容器上,古人的考究一點也不輸於我們現代人。

一方小小粉盒

小身量,大內涵

可賞可探,有趣至極~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