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續11年扣非淨利潤為負 世紀星源遭深交所連發14問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梁梟

營業收入4.86億元,同比下降8.43%;淨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872.07%。如果簡單看世紀星源(000005,SZ)2018年年報,這只是一家“增利不增收”的上市公司。但如果將其前後多個年度財務數據進行對比會發現,世紀星源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11年為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年報的“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一欄中,世紀星源只是籠統且正面地介紹了報告期內的項目運營情況,但對於年報中的多個財務謎團卻並未解釋。6月4日,深交所對世紀星源下發年報問詢函,要求其對14個問題作出書面說明,涉及是否具備足夠債務償付能力、淨利潤及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波動大且相互背離、應收账款後續回款情況、扣非淨利潤連虧11年等多個方面。對此,記者今日多次致電世紀星源方面,但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繫。

連續三年經營現金流量淨額為負

世紀星源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9億元,而非經常性損益為2.69億元,佔淨利潤180.47%。事實上,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已連續11年為負,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虧損數額不斷增大,從2016年的虧損149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虧損1.2億元。

與此同時,世紀星源連續3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世紀星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859億元、-2.433億元、-9479萬元。

分季度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一至四季度,世紀星源分別實現淨利潤1614.73萬元、-800.06萬元、-161.47萬元、1.42億元,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90.39萬元、-5518.52萬元、1873.94萬元、-6125.28萬元。不難發現,世紀星源淨利潤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且相互背離。

對此,深交所要求世紀星源說明公司主營業務連續虧損的主要原因,以及擬采取的提高主營業務持續盈利能力的具體措施。

有財務會計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的企業,日子是不太好過的,這種企業很明顯是入不敷出,若是連續為負,其資金鏈極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需要籌錢維持經營。

記者閱讀財報發現,報告期末,世紀星源的貨幣資金僅剩下6771.6萬元(其中受限資金3251.44萬元),但短期借款則有4.7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1.21億元,而長期應付款則為677.82萬元。

自身本就處於看似“捉襟見肘”的處境,但世紀星源卻仍在向外提供股東貸款和有條件借款。年報關聯債權債務往來部分顯示,中環星苑為世紀星源的聯營企業,上市公司為其提供2.9億元的股東貸款。此外,其他應收款部分顯示,世紀星源對深圳市星源立升水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等的其他應收款性質均為有條件借款,合計金額3.44億元。

針對上述問題,深交所也要求世紀星源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可用貨幣資金、現金流量等,說明並分析自身是否具備足夠債務償付能力,擬采取的防範應對措施,以及為上述公司提供股東貸款和有條件借款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世紀星源股東(香港)中投及其關聯一致行動人博睿意宣布擬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擬增持比例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1%,且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博睿意增持的股份僅佔總股本的0.79%,且上述承諾期限已到期。

對此,世紀星源發公告解釋稱,由於今年以來國內市場環境、經濟環境、融資環境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國內證券市場持續下行,原籌措的增持資金用於提前償還部分借款,導致原增持計劃不得不推後實施。因此,(香港)中投及關聯方博睿意將上述增持承諾期限延長一年。面對投資者的追問,世紀星源還在互動交流平台上回應稱,會盡快解決公司的融資問題。

2.79億項目轉讓款何時到位?

世紀星源主營物業和環保兩大塊業務,細分業務涉及交通、清潔能源、水資源基礎設施經營;低碳技術集成以及水處理設備、再生能源以及環境處理裝備;不動產項目工程服務、汙染處理/能源再生的工程服務等。其中,位於皇崗口岸區域的“深圳車港”項目備受外界關注。

2017年年初,深圳、香港兩地正式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同意合作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圳明確表態,將加快推進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建設、皇崗口岸片區重建、廣深高速(福田段)交通綜合改造等。

與此同時,為推進、落實深港河套地區、落馬洲/皇崗口岸區域整體改造的“港深共識方案”,自2017年年初開始,深圳市政府已與世紀星源就“深圳車港”項目有關的“拆除停車樓主體建築”、“解除BOT合作協議”的各種補償選項進行了多次協商。

去年1月18日,世紀星源與深圳市政府簽訂了正式協議。根據協議條款,世紀星源其募集資金所投入的BOT項目——“深圳車港”的經營權將通過行政置換,交換“南山文體中心暨停車場”的經營權,後者仍將由世紀星源按PPP項目模式建設、運營、移交的BOT模式經營。

《每日經濟新聞》查詢上市公司年報時注意到,去年,世紀星源將“深圳車港”處置形成的部分權益以5億元對價轉讓給恆裕集團,使2018年公司實現資產處置收益(所得稅前)2.58億元,該處置收益對公司2018年淨利潤影響重大。為此,年審會計師將該重大資產處置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世紀星源已將“BOT項目-車港工程”移交給恆裕集團和項目公司,但尚有2.79億元轉讓款未收到。

對此,深交所要求世紀星源補充披露本次交易公允性定價的過程,所履行的審議程序及披露義務;說明剩餘款項的支付安排,以及是否存在轉讓款逾期未支付的情形。

深交所還要求世紀星源結合轉讓款項的收取比例及時間、資產交割安排、剩餘轉讓款項回收風險等,詳細說明公司於2018年確認轉讓損益的依據及合理性,主要會計處理過程,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