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港通兩周年成績單:淨買入逾2600億 千億外資在路上

  導讀:12月5日深交所發布深港通兩周年“成績單”,總成交額累計4.15兆元,已經成為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重要管道之一。深股通日均成交額從開通首月的15.41億元增長至最近一個月的96.29億元,增幅524.85%。

  本報記者 譚楚丹 深圳報導

  12月5日深港通迎來“通車”兩周年。數據顯示,外資投資踴躍,深股通日均成交額從開通首月到近一個月上漲逾5倍,兩年獲得累計淨買入2668.37億元。在“掃貨”清單中,新經濟企業獲得青睞。

  在深港通慶生之時,滬倫通步入倒計時階段。12月4日晚上交所宣布中金英國成為首家完成備案的滬倫通全球存托憑證英國跨境轉換機構,意味著開通在即。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速,多家賣方分析師預估明年增量外資將在3000億-5000億區間。

  外資看好深市高新企業

  12月5日深交所發布深港通兩周年“成績單”,總成交額累計4.15兆元,已經成為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重要管道之一。

  兩年來,境外投資者對深港通的接受程度上升。數據顯示,深股通日均成交額從開通首月的15.41億元增長至最近一個月的96.29億元,增幅524.85%。

  從資金流向來看,深港通開通兩年來,持續保持跨境資金淨流入態勢,其中深股通累計淨買入2668.37億元。

  在今年,隨著每日額度擴大、北向看穿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相繼落地,海外長期資金陸續入市布局。以A股被MSCI納入各個時間節點產生的變化為例,5月31日被正式納入後,深股通三個月內(5月31日-8月31日)日均成交額顯著增加,日均成交額為90.10億元,較此前三個月增長6.26%;8月31日納入比例提升至5%後,深股通交易進一步活躍,最近一個月的日均成交金額已增至96.29億元。

  在投資偏好上,新經濟的投資價值得到國際投資者認可。從深股通資金分布來看,國際投資者偏好深市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小板、創業板交易金額佔比55.87%,持股市值合計佔比46.29%。截至12月5日,深股通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10%的5隻標的中,4隻均為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在新增持股5%以上標的中,61.54%為中小創。

  事實上,除了深股通“吸睛”外,在近期,外資布局A股動作整體加速。就在剛過去的11月,北向資金淨流入469.13億元,成為年內第二高峰。12月頭三個交易日依然保持淨流入,Wind數據統計,3-5日陸股通依次迎來121.41億、42.92億、11.39億的增量資金,合計175.72億。

  華東一家券商分析師5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因為監管釋放多輪政策利好,比如並購重組監管放開、上市公司回購制度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新規等,同時中美貿易關係向好,在這背景下A股投資情緒回暖,外資有抄底意願。”

  千億“彈藥”正在路上

  資本市場開放節奏正明顯加快。在深港通迎兩周歲之時,互聯互通機制另一試點“通車”在即,滬倫通或將於本月落地。

  12月4日晚間,上交所公告稱,對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予以滬倫通全球存托憑證英國跨境轉換機構備案,中金英國成為首家完成備案的境外券商。而在3天前(1日)華泰證券發行GDR並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這意味著滬倫通已經步入倒計時。

  對於明年外資布局A股,分析師普遍預測有3000億-5000億“活水”入市。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近期表示,未來在納入MSCI比例提高和成功入富的預期下,可以期待更多被動基金帶來的增量。預測這一數字最多可達到4000億-5000億之間。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啟堯測算,短期來看,若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和MSCI納入因子的提升能夠如期落地,則2019年外資增量在3700億左右。長期來看,完全納入國際指數體系後外資配置資金有望達兆量級。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外資投資A股的政策限制在逐步放開,預計未來十年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很可能提升至20%左右。在他們看來,外資將成為股市佔比最高的機構投資者,達到公募基金的兩倍,保險資管的三倍。

  外資投資機構中,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3日認為樂觀,盈利預測和市場觀點變得更偏向於上行。“如果2018年7月起征的關稅完全移除(樂觀情景),預計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在2019年的盈利增速分別為10.3%和8.9%。在這個情景下,H股和A股市場的估值將回升。”

  也有外資機構表示謹慎觀望,香港一家小型私募基金合夥人5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A股跌幅超出我們預期,雖然估值已經很便宜,但我們覺得操作空間不會太大。”他主要擔心海外市場波動對A股產生影響,“美股正面臨調整,A股受外部影響會隨著對外開放加速而變得更大。”

  香港一家中資券商分析師5日則表示,其接觸的外資機構客戶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有擔憂。“目前A股處於低位,機構客戶可能會搶反彈;但從中長期而言,機構客戶對盈利數據比較謹慎,認為這是比較大的壓製因素。”在他看來,增量外資資金仍然主要靠被動基金帶動。

  (譚楚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