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追蹤途銳進水門:CEO馮思翰致歉 需要“給點時間”

  追蹤途銳“進水門”  | 馮思翰致歉  大眾中國需要“給點時間”

  文/ 朱耘

  2018年央視3·15晚會,大眾途銳汽車因“進水門”被點名。3月15日當晚22:28分,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中國)發表官方聲明,表示將開通專屬通道與車主一對一溝通。

  然而無論是大眾中國給出的召回方案,還是“專屬溝通”,都令途銳車主不滿。

  目前的召回方案是:移除進氣管路不必要的排水閥並在進氣口處安裝導流板,但廣大的途銳車主認為,移除進氣管路的排水閥將會影響車輛的涉水性能,不敢越野、涉水,失去了擁有該車的意義;而專屬溝通方面,車主表示電話那頭接線員給出的資訊與召回公告上的一致,並未提供跟售後服務熱線有差別的資訊。

  大眾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商學院》記者,大眾中國方面知道車主對召回方案不滿意。3月18日,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通過“大眾汽車”公共账號發了一封《致大眾途銳車主的信》,誠摯表達了歉意,並承諾對此問題負責到底。

  在這封信中馮思翰代表大眾中國向車主承諾:“為您提供一次免費的機油更換服務,並為受到此問題影響的途銳車輛的發動機保修期免費延長兩年。”在大眾中國看來,延保兩年也是可以考察召回方案是否有效的一個解決方案。

  大眾中國方面進一步向記者解釋稱:“召回方案是德國總部技術部門給出的,在中國執行,車主對此不滿意,大眾中國需要一些時間。”據悉,大眾中國相關部門正討論根據德國總部給予的方案之外,還有哪些補充措施,這種補救措施執行後是否會對途銳汽車帶來有可能的隱患。“了解清楚後才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出來。”待有了更進一步的方案,再一對一與途銳車主溝通。

  途銳的召回事件並非大眾品牌的首次召回,近年來大眾品牌在華的幾起重要召回案件包括2013年央視3·15曝光的“大眾汽車DSG變速器存在安全隱患”問題、新速騰後軸縱臂斷裂問題、“高田氣囊”涉事的480萬輛史上最大規模召回案等。在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鍾師看來:“每次大眾類似召回的問題,都是弄得比較被動,主要是溝通管道太長,所有的技術問題都是德國總部各個部門之間協調,弄得很慢。”

  鍾師指出,大眾在華研發設計,主要做一些使用配套、根據本土習慣做一些適應性的研發。涉及到產品架構、機械等問題,在中國不可能做的,國內團隊做不了這個事情,而德國人做就很慢。

  記者注意到,大眾中國主要負責大眾進口車的銷售工作,並不涉及到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工作,上海明華有道商務谘詢有限公司執行總監封士明告訴記者,大眾中國基本沒研發能力。因此意味著大眾中國方面給出的中方根據德國總部給出的解決方案之外的本地化補救措施,並不涉及到技術解決方案,只是在服務方面的,如延保、送保養等。

  封士明評價這次大眾途銳“進水門”問題中說:“大眾中國一直無法顧及中國消費者的根本利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關媒體和平息事態上,真正的技術解決方案,一沒能力二沒權利。這確實需要德國大眾從思想意識上扭轉對中國的態度,否則下一個柴油門來臨時無人為其埋單。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必須摒棄幻想,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警醒所有廠家:給中國這個特別貢獻市場,提供低於國際標準的中國特供車,遲早會翻車。”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