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再掀改革,積重難返 一汽自主沉浮不由己

時代財經APP記者 徐夢雅

自2017年8月徐留平上任後,一汽集團火燒技術中心、大興競聘上崗、揮刀自主機板塊等多項改革措施使得內部高度警覺、全體起立成為行業焦點。約兩年時間,一汽集團改革成效如何?旗下自主機板塊是否在重兵布局中脫穎而出?

兩年改革原地踏步 一汽欲再試水

5月16日,有接近一汽集團相關人士對時代財經透露,一汽集團幾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未見成效,兩年前暴風式重組與調整也在2019年回歸起點。不過,一汽集團並未因此次重走回頭路而終止繼續改革的步伐。

“之前(一汽集團)那輪改革基本就是沒改一樣,折騰一圈之後後來該回來的還是回來了,但是據說又要重改一次。”上述相關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自徐留平上任後,一汽集團2017年掀起深度改革風暴,使得集團內部人人自危,但次局面僅僅停留在那一年。

“目前一汽的人還好,現在穩定了。”上述相關人士稱,比起兩年前改革初期,內部員工至下而上的抵觸,現今大家都比較穩定,對一汽集團欲再度改革較為看淡,“年紀大了,無所謂了,在體制內總比在外面好。”該人士稱,兩年前,徐留平調任一汽集團任董事長,便開始進行公司製和市場化改革,同年一度有不少員工鬧情緒以示抵製。

不難想到,面對一汽集團多年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徐留平想要在短短兩年裡推倒重來並非易事。

實際上,早在2019年3月份,一汽集團回歸原點的想法已現端倪。彼時下發的內部通知文件宣布,撤銷解放事業部和奔騰事業部,由總部直接管理解放公司、轎車公司、一汽通用公司。這宣告了兩年前一汽集團改革思路失敗。

解放事業部和奔騰事業部從成立到撤銷,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兩大事業部期間歷經了人事與組織結構動蕩,相比起再尋新出路,此種沉沒成本一汽集團並不在乎。

然而,一汽集團在改革實戰中遇阻並不僅僅只有面上這一層。

自主品牌毀譽參半 改革仍在醞釀

徐留平所主導的激進式變革之路,2019年是否還會掀起大規模人事調整?內部改革何時能結束、目前成效幾何?有一汽內部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改革仍在持續中。

“我們目前屬於改革期間,不方便對外做回應,改革之後公司會對外做統一公布。”該人士對時代財經稱,因改革還在醞釀中,且公司有規定,不方便對外透露改革進程細節。

徐留平曾表示,“要背水一戰,盡快爭取通過3-5年左右的拚搏,堅決把自主品牌搞上來,使一汽集團成為中國汽車業第一品牌,世界上的金字招牌。”然而,透過數據,一汽自主品牌顯然是道阻且躋。

一汽自主乘用車板塊,主要有紅旗和一汽轎車。其中,調整後的一汽轎車旗下僅剩奔騰和馬自達。由於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存在,這也就意味著一汽轎車唯一的、核心的自主業務為奔騰品牌,但2018年奔騰銷量僅僅為8.86萬輛,同比下滑23.2%。

另一邊,在2019年1-4月銷量實現近十倍增長的紅旗品牌,一邊被外界大讚改革初見成效,一邊被質疑仍難擺脫“官帽”。就紅旗今後如何打開私人消費者市場大門,時代財經致電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海嵐,到截稿止其未回復。

不知是徐留平未精準落子,還是恰逢2018年中國車市遇冷,一汽自主機板塊整體上並未大放異彩。當時代財經問起這一場改革何時會結束時,一汽內部人士透露“改革會很快結束。”

高層大易位 自主沉浮不由己

相比剛上任時,徐留平現今低調許多。可誰也不能說這是暴風雨來前的寧靜。一汽集團旗下所有子品牌領導在大換血和大易位後,上演的是“生死”時速。

今年3月份,一汽轎車(000800,SZ)發布公告稱,柳長慶將擔任公司總經理。 按照公開競聘公告,一汽轎車總經理任期核心指標為:2019年~2021年利潤總額目標分別為3億元、5億元和10億元,自主銷量目標分別為15萬輛、27萬輛和41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一汽轎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5億元,同比下滑44.88%;2018年全年整車銷售量為21.12萬輛,同比下滑11.82%。

此外,身負強大中國汽車產業的紅旗品牌,其任務更重,需向2020年銷量10萬台級,2025年30萬台級,2035年50萬台級邁進。為此,徐留平親調長安“老將” ——原長安鈴木中方執行負責人(常務副總)況錦文任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一汽紅旗銷售公司總經理。值得注意的,隨著鈴木多年業績羸弱而退出中國市場,長安鈴木便成為沒有發展起來的失敗例子。那麽,況錦文實力何在?

高盛預測,2019年中國車市銷量恐再下滑7%。這意味著,處於重要變革期的一汽自主機板塊在2019年仍在涉川履險。

徐留平定下的任職條件在前,擺在況錦文和柳長慶面前的任務頗為艱巨。有業界觀點認為,哪怕大刀闊斧改革加持,哪怕人事調動謀發展,一汽自主品牌的未來也是沉浮不由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