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糖收榨臨近 糖市消費季節表現值得期待

  鄭糖3月9日最低跌至5604元的20個月新低,4月18日,主力盤中最低跌至5408元/噸,5400關口勉強守住。在4月這個敏感的時間視窗,巴西開榨、泰國印度收榨、我國甘蔗糖收榨、甜菜糖播種等等,一大波影響基本面的大事即將陸續來襲。

  國際氛圍即將轉好

  巴西預期減產,巴西中南部榨季從每年4月1日開始,2018/19榨季巴西甘蔗壓榨量預期穩定,但甘蔗老齡化加重,加上乙醇扶持政策的推出和乙醇收益的提升,預計最終食糖產量將下滑至3132萬噸。可以說巴西的食糖減產預期和乙醇的加速發展是當前低迷的國際糖市最重要的有利希望。

  印度泰國收榨臨近,4月下旬印度和泰國的食糖生產將陸續步入尾聲,供應壓力最高峰將逐漸過渡至出口和消費左右的階段,消費端維持穩定小幅增長為主。出口總量預期雖然比較高,但短期內可以實現的出口量並不大。

  泰國方面,雖然出口量有刷新歷史記錄高位的可能,但其對我國,對台灣等曾經的主要出口地區都直接或間接因為我國的出口限制政策遇阻。印度方面,直接原因就是其國內價格過高,出口虧損太多,而每噸高達近1000元的價差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和補貼落地才有出口至國際市場的可能。其他增產大國,比如歐盟的情況與印度類似,高額的出口虧損需要時間更需要金錢才能解決。

  收榨臨近,供應壓力高峰即將過渡

  我國2017/18榨季的食糖生產已經進入尾聲,甜菜糖廠已全部收榨,甘蔗糖廠除雲南省外,其他地區大部分糖廠已收榨。4月19日 廣西龍州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龍一糖廠順利收榨,截止目前廣西累計收榨90家糖廠,僅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香山糖廠1家糖廠未收榨,預計4月25日廣西將結束本榨季生產工作。

  雲南省本榨季共有56家糖廠開榨生產,比去年減少了兩家。截止4月19日雲南已收榨15家,同比減少1家。廣東省截止3月末也有超過22家糖企收榨,其中湛江收榨糖廠在15家以上。

  現貨銷售值得期待

  3月份,重點製糖企業成品白糖銷售均價5851元/噸(2月為5971元/噸),其中甜菜糖銷售均價6180元/噸(2月為6086元/噸),甘蔗糖銷售均價5837元/噸(2月為5961元/噸)。

  甜菜糖價格從3月份開始回升,年後2月份,甜菜糖集中生產期間,供應充足,兌付糖料款壓力和銷售壓力也最為集中,導致2月甜菜的價格下降較多,3月份,甜菜糖廠已經收榨完畢,銷售壓力和資金壓力已經從最高峰過渡完畢,隨著庫存的消耗,需求逐漸增多,甜菜糖在3月份價格回升了近100元/噸。

  甘蔗糖價即將迎來回升視窗。年後至今依然處於甘蔗糖集中壓榨生產的階段,新糖供應充足,陳糖銷售也並未完全結束,甘蔗款兌付壓力也最大,對應的銷售壓力也處於年度高峰,所以甘蔗糖在2月和3月份持續處於降價走量回籠資金的格局中。但4月份,主要產區收榨在即,甘蔗款兌付也已經過半,銷售壓力和資金壓力都大大減輕,現貨已經沒有了繼續大幅降價銷售的壓力,隨著夏季備貨和銷售季節的來臨,現貨已經具備了穩定價格的條件和基礎。

  從食糖行業終端消費來看,去年開始,包括原材料、人工、運輸等費用在內的成本要素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最終導致企業通過直接上調產品價格或者更新換代的方式間接提升售價。另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和消費觀念的改善,尤其是三四線城市需求得到更大的釋放太空,差異化產品溢價也越來越容易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預計今年食品飲料行業整體都將有比較良好的表現,特別是國內乳製品的消費量將迎來較大的復甦,冷凍飲品行業近兩年的發展勢頭最猛,今年的消費預期比較樂觀。其他含糖食品消費結構也漸趨穩定。

  綜上,食糖消費需求彈性較低,我國食糖行業的客觀需求和產需缺口也是真實存在的,終端消費行業整體表現良好,尤其進入夏季,全行業備貨情況較低,加上糖價處於低位,夏季消費比較樂觀,值得期待。

  進口維持地量,打擊走私高壓持續

  2017/18榨季製糖年中國累計進口食糖89.28萬噸,同比去年134.87萬噸大幅減少45.59萬噸。1月進口3.08萬噸,同比下降37.97萬噸,減幅92.7%。2月進口2萬噸,同比大幅降低了16.25萬噸,3月進口38萬噸,同比提升8萬噸,基本符合預期。當前進口限制政策持續,進口總量將繼續維持地量,年度進口預期為250萬噸左右。

  市場消息150萬噸進口配額許可的第一批75萬噸許可已經發放,但相關政策要求嚴格,大多加工復出口為主,而且從目前加工糖廠的情況看,實際恢復生產銷售的企業少之又少,短期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較小。

  配額外進口關稅將在5月22降低5%至90%,原有的低關稅進口地區名單也將重新被評估,進口量超過3%的國家將被排除在低關稅進口地區。在此之前,不排除有些企業將突擊進口,防止到期加稅,但路途較長,關卡眾多,真正入關流入國內還需時間,短期總量不大。

  國際糖價跌破生產成本後,進口利潤持續攀升,美糖12-13美分,配額外利潤在400-500元/噸左右,配額內利潤在2300-2500元/噸左右,走私糖利潤再次放大,但走私量並未隨之增長,在“國門利劍”行動的指揮下,在有關部門不斷施壓的大力整治下,在各地區密切配合下,短期內走私糖階段性明顯減少。以雲南為首的打擊走私行動可以說是政策和行動密切配合的典範,基本排除了走私糖上市流通的可能,打私成效突出,今年的走私總量預計將降低至170-180萬噸。

  年度供需壓力低於預期

  甘蔗壓榨生產逐漸步入後期,隨著收榨糖廠數量的增加,我國年度食糖產量也將逐漸明朗。榨季以來,主產區和全國的食糖產量預估值不斷調低,目前看,廣西和全國的產量可以達到協會預估的590萬噸和1020萬噸已屬不易,而造成目前產量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就是榨季中後期低溫降雨對甘蔗糖份和糖廠生產的影響大於預期所致。

  預計2017/18年度我國食糖產量1020萬噸,進口將恢復至250萬噸,非法貿易量180萬噸,消費1490萬噸,拋儲50萬噸,期末庫存將小幅降低至1143.56萬噸,其中包含國儲庫存400萬噸左右。最終的庫存消費比將從上榨季的76.3%小幅降低至76.03%,不僅沒有加重供需壓力,反而在增產的前提下實現供需壓力的小幅釋放,如果未來拋儲增加,或者走私更加嚴格,庫存壓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綜上,4月過後,印度、泰國和歐盟等國陸續收榨,巴西新榨季生產開始,巴西的減產和泰國印度歐盟等出口量和時間的較量將成為決定因素,目前絕對價格較低,預期巴西減產將成為市場主流,對國內氣氛帶動以及走私和進口抑製氛圍較好。

  我國進口維持地量,打擊走私高壓持續,拋儲也暫停,外部糖源被有效控制後,國內增產低於預期,導致年度供需壓力較預期下降。4月下旬後,收榨臨近,供應壓力也將從最高峰逐漸緩慢下降,市場的焦點也將從榨季產銷逐漸過渡至純消費季節,即將從生產左右的市場過渡至消費左右的市場。當前中間商和終端消費的庫存都明顯偏低,夏季消費高峰和備貨期也逐漸臨近,加上國內食糖絕對價格偏低,已處價值窪地,投機、投資和套保的吸引力都在增強,需求和缺口都是客觀存在的,現貨銷售值得期待,尤其在甜菜糖的增產壓力不急預期後,9月合約的階段性走勢值得期待。

  階段性的風險點在於正在播種的甜菜面積增加情況和甜菜主產地新增產能落實情況,這也將是5月前後即將得到市場檢驗,如果超預期發展,對階段性的行情將有明顯壓力,尤其對遠月合約的預期壓力更大些。

  李曉威 一德期貨產業投資部 高級分析師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