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V神出手,試圖拯救ICO,空氣幣將不複存在?

文 | 來笑

2018年,將是ICO“歸零元年”。

微信上,各種“維權群”和“清算群”取代了“3點鍾群”,成為了“永不休眠”區塊鏈的新話題。

以太坊創始人V神曾經“保守地”預言,有90%的ICO項目都會歸零。但現實可能更加殘酷:99.9%或許是個更準確的數字。

看到如此亂象,V神在2018年1月,提出了ICO 2.0版本——DAICO。

這種通過智能合約的新版ICO,能否挽救汙名化的行業?

01天生畸形兒

近日,“超級明星”項目團隊跑路,幣價已經歸零。

曾經一天完成10億人民幣募集的“太空鏈”,涉嫌白皮書嚴重造假和挪用資金,目前已經走在了“歸零”的邊緣。

“超級明星”和“太空鏈”只是ICO亂象的冰山一角,90%以上的ICO項目已經破發,市場上也出現了傳說中的“歸零幣”。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ICO曾被認為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創業者們終於實現了“先致富後創業”的夢想,投資者們則可以對層層剝削的傳統投資機構狠狠得出一口惡氣。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全球ICO融資總額超過450億美元,而同一時間段傳統VC投資額僅為130億美元,不及ICO的三分之一。

ICO向傳統金融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挑戰。

然而,ICO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天生的畸形兒。

其最大的畸形,就是資訊不對稱。

ICO從一開始,創業者就掌握了幾乎所有資訊;而投資者,除了一份或真或假的白皮書外,幾乎沒有掌握任何資訊。

這樣的不對稱模式,必須建立在兩個“不可能”的假設上,才能運行:

假設創業者都懷有好的初衷和夢想,能抵擋財富的誘惑,不會騙人;

假設投資者都是理性的,並且具備對項目的理解和判斷能力,並且忠貞不渝。

這種假設,在浮躁的社會,有些過於完美和天真。

區塊鏈一直在強調共識,而這個共識,也會被技術來保護。

但,恰恰最大的諷刺就是,創業者和投資者的共識,卻毫無保障。

因此,ICO這個模式一上來,就決定了它今日的命運,必然跌入欲望深淵。

02ICO2.0

ICO暗淡的前景,讓以太坊的未來也蒙上了陰影。

正是預見到這種危險,V神在痛斥“空氣項目”的同時,在近期,提出了“DAICO”概念。

這是一個怎樣的新玩法?

將DAO的理念引入ICO,為投資者和創業者之間,再加一層智能合約,保護易碎的“共識”。

在解釋DAICO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DAO”理念。

DAO的理念,最早發源於比特幣,並隨著比特幣的壯大而逐漸衍生。

比特幣是一個“自治”的組織。

創造比特幣後,中本聰逐步淡化自己的作用,最終銷聲匿跡。這在傳統公司,就相當於CEO消失了。

但和傳統公司不同,比特幣並不依賴某一核心人物或組織,CEO不見了,依然可以飛速生長。

DAO的思想,就是一個純去中心化、自治的管理模式。

它會將公司或機構的運行規則,用程式固定下來,自動執行,不需要管理人員。

就像現代的民航飛機,在所有流程和路線被寫定之後,沒有飛行員的操作也可以完成起飛和降落。

實際上,這個模式已經有過實踐。

2016年成立的去中心化自治風投基金“The DAO”,是DAO理念的踐行者,它採用token投票的方式,來管理基金事務和選擇投資標的。

一個月內,The DAO就募得超過等值1.5億美元的以太坊,刷新了眾籌記錄。

共一萬多名投資者參加了眾籌,最大的股東持有不到4%的token,前100位股東合計持有46%的token,持股的分散程度遠大於傳統公司。

遺憾的是,The DAO 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手腳,很快就因為智能合約設計上的漏洞被黑客利用,導致三分之一的token被黑客取走而告吹,並直接導致了以太坊的分叉。

之後,The DAO項目宣告失敗,而DAO的運動,也陷入低潮。

不過,DAO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理念,並沒有因此消亡。

DAO如果和ICO結合,會產生怎樣的神奇魅力?

將DAO的理念引入之後,就會在ICO上加上一層智能合約。

這相當於給募集的數字資金,加了一個“資金閥”。

這意味著,募集的以太坊,不會一下全部給項目方,而是像一個水龍頭,定時定量的釋放資金。

比如,某個項目募集1萬個以太坊。

在此之前,創業者和投資者就會事先簽訂一個智能合約,每個月初,會有1千個以太坊自動解鎖,流入創業者账戶。

當然,根據業務性質不同,資金閥門打開的條件也不同。

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創業項目完成一個既定目標,比如“用戶達到10萬人”等條件。

這件事情最有趣的是,投資人還擁有“投票權”。

如果項目方急需用錢,可以投票決定,是否將資金提前解鎖;如果投資者對於創業者的表現不滿意,也可以投票,把投資額收回。

總之,創業者無法在募集完成後馬上拿到錢,因此就不存在“跑路”的客觀條件。

相反,創業者必須在項目上完成既定目標,不然,投資者可以發動投票收回資金。

這相當於給了投資者製約對方的武器,創業者不再可以為所欲為,如果是這樣,“空氣項目”將不再存在。

目前,DAICO的模式已開始落地。

某電子遊戲售賣平台已公開DAICO,成了實際使用這個理念的第一個案例。

03未來難題

那麽,DAICO能否解決所有問題,成為終極模式?

首先,DAICO的確是通過智能合約,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層保護。但是智能合約就像一台發動了就無法停止的機器,如果合約有問題,則無法迅速止損。

比如,在The Dao案例中,黑客找出漏洞,按照智能合約的規則轉移以太坊,投資者只能眼睜睜看著乾著急。

其次,DAICO抑製了項目方的惡,卻忽略了投資者的惡。

比如,投資者參於項目,也許僅僅是為了盡快獲利套現,並不想長期參於項目的發展,也對深度參於項目的投票治理,毫無興趣。

在股市中,這樣的投資者被稱為“投機者”,但是他們往往在數量上佔大多數。

注意,在股市中,這些“投機”股民,一般並不經常參與到上市公司的治理和投票決策中。

而在DAICO模式中,這種參與是必須的。

那麽,投機者會不會投出不負責任的票,甚至交易自己的投票權?這些問題都有待驗證。

最後,DAICO模式是否能適應初創企業的發展規律,也有待考驗。

每一個企業都不是平滑發展的,對於資金的需求也不一定是線性的。

比如,在商戰激戰正酣的時刻,會突然要求大量資金迅速到位。這時候,慢吞吞的“投票”、博弈,就難以適應。

而且,一個偉大的企業,可能是在很多次失敗的嘗試、轉型後才會成功,但DAICO可能不會容許多次失敗的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愛迪生當年采取DAICO的方式研發燈泡,那他一定不會成功。

目前來看,DAICO確實可以暫時解決“空氣幣”的問題,但恐怕還不是終極模式,而只是一個過渡方案。

在股市這個機制中,有監管的介入,依然問問重重,所以我們無法苛求,一個模式一上來,就能解決所有“痼疾”。

但這個嘗試,彌足珍貴。

如果說ICO是對人性赤裸裸的考驗,那麽顯然它已失敗了。

人性需要規矩的製約才不會成為野獸。DAICO將規則智能化引入,重新建立投融雙方博弈的平衡。

可以說,DAICO在區塊鏈融資的路線上,比ICO進步了一個層次,但仍有不足。

未來會如何發展,DAICO能否成為下一個熱潮?拭目以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