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展戰略調整 上市公司募資用途變更增多

  □本報記者 齊金釗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共有31家上市公司發布變更募集資金使用用途的公告,同比增長明顯。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巨集觀經濟及市場環境多因素疊加,催生上市公司調整發展戰略,投資者要注意公司變更募集資金投向背後的深層原因及後續影響,以及公司在變更資金投向過程中是否存在程式違規或資訊披露不充分等問題。

  募資投向變更明顯增多

  近期,選擇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上市公司明顯增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共有31家上市公司發布變更募集資金使用用途的公告,涉及變更事項共71件,總變更金額接近170億元。在2018年同期,A股共13家上市公司披露27件募集資金使用用途變更事項,涉及變更金額約為35億元。

  對於募集資金投向的變化,上市公司公告的措辭大多以“發揮募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費用”“戰略調整”概括,具體投向可分為新項目投資和補充流動性資金兩大類。

  1月29日,神州長城宣布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1.38億元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神州長城的上述募資完成於2015年10月,原計劃用於公司海外行銷網絡建設項目、第二階段資訊化建設項目等。與神州長城類似,今年還有新潮能源、開爾新材、鹽湖股份等多家公司終止或暫停原募投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此外,福達合金、電魂網絡、蘇博特等公司選擇新的投資項目用於替換原募投項目。

  多因素導致發展戰略調整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募投資金變更同比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一輪戰略轉型。市場環境疊加產業政策的變化,促使上市公司適時作出戰略調整。

  “2018年下半年以來,A股持續震蕩,巨集觀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導致很多上市公司的經營環境和並購計劃發生變化,因此進行戰略調整,表現在資本運作層面就是募集資金的投向發生變更。”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上市公司募投事項變更頻繁與當前A股所處的特殊轉折期有關,一些公司之前確定了擴張戰略,但現在短期內可能趨於謹慎,或者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做一些調整。

  “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實質是把資金投入到更有利於企業發展、更能獲取收益的領域,這是公司管理層能說服董事會及股東大會通過相關決議的前提。”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指出,在經濟周期的轉換中,市場上的資產價格也在下行,上市公司投資的機會增多。如果與原計劃相比,公司的募集資金有更具價值的投資機會,那麽主動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的動力也會有所增強。

  此外,監管政策的調整也是上市公司變更募資投向的原因之一。2018年11月,證監會在從嚴加強對上市公司融資的監管基礎上,對再融資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上市公司通過配股、發行優先股或董事會確定發行對象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資金的,可以將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投行人士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緩解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資補充資金的壓力,對於一些暫時存在資金流動性困難的企業而言,利用募投資金緩解流動性困難的管道有所拓寬。

  關注潛在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通過正常程式合法合規進行募投項目變更無可非議,但投資者仍需深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防止個別公司利用規則漏洞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對於上市公司頻現募集資金投向變更,監管部門保持密切關注。2019年以來,對於白雲山、和邦生物、電魂網絡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募集資金投向變更計劃,證券交易所發出問詢函或關注函,要求相關公司詳細說明變更的原因和合理性。

  “對於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用途要進行深度研究,不能一概而論。”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投向關係到公司後續可持續發展及市場資源的配置,投資者要根據公司的實際基本面情況來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公司的戰略調整對未來發展將產生正面還是負面效應。

  此外,付立春提醒,投資者在面對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變更事項時,要充分考慮背後的潛在風險。首先,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前期募投項目調研不充分進而後期“任性”變更的狀況;其次,公司在進行募投項目變更時,是否存在程式合規以及資訊披露完整性方面的瑕疵;再次,公司是否存在主營業務等基本面惡化等潛在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